光大银行回应记者称,根据分期协议的约定,客户如果需要提前结清分期欠款,需要致电该行客服进行办理,但芦小姐还入欠款后并未致电办理提前结束分期业务。因此,根据之前协议约定的分期期数,仍在按期结算分期利息,导致逾期。另外,注销信用卡也需要通过致电银行客服处理,阳光惠生活App没有注销信用卡功能。经核实,芦小姐也没有注销信用卡账户,而是注销了阳光惠生活App账户。
虽然欠款撤销了
但芦小姐的不良记录仍在
记者注意到
今年4月
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
披露了一起
因信用卡被盗刷
导致个人征信记录不良的案件
男子信用卡未设密码被盗刷还背上不良征信记录
某日,宋先生的轿车在夜里被砸毁玻璃,放在车内的一张未设密码的信用卡被盗。很快宋先生就收到了一堆消费提醒,信用卡被消费了17笔,消费签购单签字均为“李某”。随后宋先生立即报警,并向银行进行了挂失。几个月后,宋先生发现自己存在不良征信记录,所涉的逾期未还款项均是信用卡遭盗刷的金额以及相应逾期违约金。于是,宋先生将信用卡中心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要求信用卡中心撤销不良征信记录。
信用卡中心认为,宋先生未设置信用卡刷卡密码,未尽到妥善保管义务,存在主观过错,应承担逾期责任。
法院经审理认为,信用卡遭盗刷是盗窃者采取暴力手段取得后所为,而非宋先生未妥善保管所致。根据《信用卡申请表》约定内容,设定交易密码仅为合约的推荐内容,持卡人可以自行选择设置与否,银行不能据此苛责持卡人承担未设置所产生的不利后果。而信用卡签名有误,表明信用卡中心未对盗刷交易尽到审慎审核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损失。据此,浦发新区法院判决信用卡中心撤销宋先生的不良信用记录。一审判决后,被告不服提出上诉,二审法院维持一审判决。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
审理的一起案件
则更显出银行的疏漏
银行工作疏漏被判侵犯用户名誉权
2017年刘先生在银行办理了一笔贷款,并于次年7月偿还了本金,未偿还贷款利息及逾期还款利息。同日,银行出具《个人贷款结清证明》,确认刘先生在该行的个人贷款已于当日结清。2022年,刘先生因创业所需查询个人信用报告,发现该笔贷款仍显示呆账。刘先生认为当时与银行协商只需归还本金,无需归还贷款利息及逾期还款利息,故以名誉权纠纷为由将银行诉至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要求银行撤销该条不良征信记录。
银行表示,呆账信息指的是本金,不认可当时双方约定了不偿还贷款利息及逾期还款利息,但认可按照常规应该是结清了本金和利息之后才能出具《个人贷款结清证明》。结合银行已为刘先生出具《个人贷款结清证明》的情况,法院对刘先生的主张予以采信,最终判决银行撤销刘先生的不良信用记录。
据了解
导致产生不良信用记录的行为
主要有四类
一是贷款或信用卡没有按期还款,具体表现为未按合同约定的日期、方式、金额,把当期应还款金额转至合同约定的还款账户;二是对外提供担保的贷款没有按时偿还;三是因违法违规或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造成的行政处罚信息及法院判决未执行记录;四是被他人冒用身份形成的不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