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政策叠加,楼市回暖明显,专家:当下是买房最友好的时期

多重政策叠加,楼市回暖明显,专家:当下是买房最友好的时期腾讯网|2024-11-2315:42自9月24日以来,中央及各部门推出了涵盖金融、税收、土地等一系列房地产利好政策,降低购房成本,激发需求,带动了10月和11月市场的回暖及房价的企稳。那么在政策组合拳下,未来楼市会如何走?购房者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每经房产×腾讯房产联合推出【楼市洞察】第三期,邀请广东省城乡规划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张波、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做客直播间,深度分析政策“组合拳”之下的楼市新变化以及未来趋势。

受政策影响,近两个月的楼市市场表现显著改善。三位专家一致认为,不管是线上的找房热度、一二手房的成交量,还是房价企稳,市场都表现出了积极变化。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二手房成交量创历史新高,业主降价卖房意愿减弱,新房成交量在二手房市场带动下,尤其是改善型大户型,增长明显。

随着住房交易税费优惠政策的落地,专家们认为这一政策特别利好一线城市。该政策出台后,税费大幅降低,可以加快整个二手房市场的流通,促进一二手房置换链条的传导。同时,三位专家也认为,当前是史上最友好的买房时期,建议有购房需求的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了解市场动态。

关于未来还可能出台的楼市政策,李宇嘉认为该出的楼市政策都已出,未来重点在于政策落实。张波则指出,楼市回暖程度将取决于经济大环境的改善,同时,一线城市限购政策还有优化空间,房贷利率也有下调空间。宋红卫认为,地方政府还有多项储备政策,如打通“以旧换新”链条、降低人才购房门槛、加大人才购房补贴等,以进一步刺激市场。

以下是部分精彩观点实录:

多重政策驱动下,楼市市场明显回暖,二手房议价空间收窄

张波:第一个现象,10月份一线城市新房和二手房找房热度,都超过了9月份相应的水平,但11月上旬表现不及10月。然而,11月继续跟进了一揽子政策,而且是全国层面的政策,特别是增值税和契税的调整,受益的城市更多,11月中旬市场热度再次回升。

第二个现象,新房和二手房的成交差异在11月表现明显。新房热度下降明显,而二手房热度下降很小,甚至一二线部分城市热度还在持续上涨。虽然现在二手房议价空间在收窄,但是以价换量的现象还存在,大部分的房东还是愿意通过降价来快速将手里的房子卖掉。目前整体来看,还是一个对买方更加有优势的市场。

李宇嘉:此次新政实施已接近两个月,效果仍然显著。特别是以深圳和成都为代表的部分城市,市场表现非常积极。

市场主要出现了几个积极的变化,一是换房需求不仅带动新增挂牌量的上升,交易量也在增长,因此整体挂牌量没有明显攀升;二是二手房业主降价卖房的动力有所减弱,议价空间收窄;三是二手房成交量增长,跟新房之间形成了相互驱动的现象。也就是说,业主可能会卖掉二手房去买新房,很多刚需群体借助小户型二手房上车,带动改善型次新房和大户型新房成交量明显增长。

宋红卫:从全国来看,政策对一线城市的影响更明显,对三四线城市的影响效果相对较弱。从政策效应来看,政策对市场信心的影响要大于政策内容本身的影响。

还有一个新现象,新房市场中,性价比高、保值性强的具有投资性的楼盘更受欢迎,比如杭州、上海套均总价1亿的高端楼盘去化更好。而二手房市场中60%-70%去化是“老破小”房源。有钱群体对资产配置和保值需求明显增加,而大部分借助政策具备了购房资格的刚需群体,购买力相对偏弱,转化率也偏低。

住房交易税费优惠政策落地,一线城市受影响最大,未来住房交易或接近“零成本”

李宇嘉:对于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的标准,我有几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个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一线城市跟全国政策看齐了,原来一线城市普通住房与非普通住房的间隙是很清楚的,而且对普通住房有惩罚性的税,这次就跟全国看齐了。一线城市的房价跌幅是比较大的,意味着新市民、年轻人在一线城市对住房支付能力确实是比较弱的。这一次跟全国其他城市看齐,就意味着不再有惩罚性的税率,我觉得这个对一线城市的新市民来讲是更大的利好。

第二个是这个政策肯定对一线城市更利好。一线城市原来二套都是3%的契税,现在如果是90-139平米可以降到1%,我觉得对于一线城市很多年轻人,不管是刚需还是改善,都有很大的利好。

第三个是这次对新房更加利好,因为这些政策有助于刺激改善性需求,对于改善型需求,如果大家着重于90-139平米面积段,肯定是新房产品,三房和四房产品更好,二手房里面这种产品是相对比较少的。

这个政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信号意义,在房地产交易循环链条越来越不畅的时候,要把交易环节的税费砍掉。不管是契税、个税、增值税,包括开发商前期缴的比如土地增值税,未来都可能降到很低甚至取消。我觉得把税收放在后端,并不是征收房产税,而是让后端能够更多的用税收做房产存量的维护。一方面有助于前端交易的形成,把交易量做大;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存量房时代对于房屋养老金的补充。

宋红卫:二手房领域税费偏重,尤其是改善型房源,税费加大了交易成本,影响整个交易的流畅度。这个政策出台后,对核心城市二手房是比较大的利好,可以加快整个二手房市场的流通。尤其在一线城市,比较典型的特征是一二手联动性、传导链条比较紧密。之前我们做过一个测算,上海二手房交易中37%是置换性需求,即100套房子里,有37套房是卖掉后再去买新房。虽然契税、增值税、个税重点集中在二手房本身,但一定程度上对于新房市场的带动也有置换链条传导的影响。”

对于一线城市来说,本身交易的税费就高且房价总价也高,现在税费政策优化,可以节省出一辆新能源车的费用了,因此政策效果一定有,对于大面积段改善的利好是明显的。但是也必须看到,限购放开之后,外围区域往高能级城市买房的现象在增多,也就说政策对于一些中小城市未必有直观的改变,但对高能级城市是确定的利好。

化债是稳定房地产的长效机制,是修复市场信心的关键举措

李宇嘉:我认为化债与其他常规房地产调控政策是两个基调,常规房地产政策着重于短期对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的纾困,而化债其实是稳定房地产的长期政策,或者是长效机制,或者叫风险缓释。

地方政府的债务这次置换的是隐性债务,不是增加10万亿放水来刺激楼市,其实总的债务额度并没有增加,只是用长期、低利率正规的债务兑换短期、高利率隐性债务。这对房地产的影响是非常大的,现在地方政府为了保住自己的融资平台、融资功能,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来还债。债务是由城投或国企来承担,城投和国企如果来偿还债务,具体做的就只能是甩卖资产,抵押物基本上都是不动产。如果甩卖资产,对于地价和房价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另一方面,在贵州、河南等地的化债过程中,需要地方政府出让土地,而出让土地,对楼市的供求关系是重大的扰动。

我认为,如果从长期的、正规的、低利率负债置换隐性债务,有利于稳定地价和房价,防止市场受到大量低价资产的冲击,从而修复市场信心。

另外,如果化债能够把地方城投和国企解脱出来,我觉得土地供给端就会掐断,就会减少无谓的土地供给。很多地方是当地最大的消费主体,特别是三四线城市的县城。债务置换后,地方政府的短期压力就会减小,正常的支出就可以有保障。正常的支出有保障了,欠开发商的钱就可以还了,欠一些国企的钱也可以还了。欠开发商的钱还了,开发商资金就好转了,那么开发商也就不会大规模去甩卖资产。

而地方政府支出的正常化,对三四线城市的收入和楼市需求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未来一线城市限购政策仍有放松空间,其他更多在于落实已出台政策

张波:第一,目前的政策相对来说比较宽松了,未来楼市走向将取决于经济环境和市场复苏情况。

第二,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仍有放松空间,尤其是北京和上海,还可以针对一些外围区域继续放松,但是我认为这个政策今年不会再出了。如果要出,应该是在明年而且是春节之后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因为春节前,不是大家买房的时候,春节期间也不是,但是开春之后,大家开始回归到正常的工作生活之后,就开始买房了。在这个阶段,如果市场的热度没有出现明显提升,后续出政策的概率是比较大的。

宋红卫:地方政府仍有多项储备政策,比如加快“以旧换新”的进程。我们之前监控到的“以旧换新”的几个项目,流失率会达到57%,也就是说选定了新房后,二手房卖不掉,我认为现在二手房交易税费减免之后,可能会加快“以旧换新”的力度,打通二手房向一手房传导的链条。

还有人才购房补贴,现在核心城市一直在做的就是让购房者加杠杆的逻辑,降首付等等。其实要让这些不同的人才、普适性的人才得到实惠,一定要给他们实实在在的优惠,包括税费的减免,同时,可能要求开发商给一定的折扣力度的优惠,政府也要拿出一定的住房补贴。一线城市还有一些储备政策,三四线城市,基本上政策空间很小了。

李宇嘉:其实容易出的政策都已经出了,未来重点在于落实已出台的政策,如降低“以旧换新”的成本、放开一线城市外围区域落户限制、货币化安置城中村、收回存量土地房源、处置闲置土地、投放白名单贷款、修复问题项目和投放专项债等。

当下是史上最友好的买房阶段,但不同买房群体买房逻辑需要转变

宋红卫:比较急需用房的纯刚需群体,只要负担得起就可以入市了,但在购房过程中一定要识别资产价值。存量市场阶段,资产会重构,过去普涨的很多房产是被行情带动起来的,未来可能会面临一定价格的调整。而工作年限比较短,工作不稳定群体,切忌不要盲目加杠杆,降低风险。

考虑购置多套房产的人群,或者本身就有多套房产的这部分人,我建议要重新做资产配置,未来不是所有房子都是保值升值的。而对于已经拥有一定量住房,且生活压力较大的这部分人群,我建议可以考虑降级置换,考虑适度往外围走一走,购置总价比较低、风险比较小的房子。

李宇嘉:我认为当前对购房者来讲是史上最友好的买房阶段,不管是首付、利率、税率等等,还是可挑选的区域、产品、范围、城市,宽松度都非常大。比如你是外地人现在想去深圳买房,原来没法买,现在在深圳外围放开限购的区域都可以买。

张波:我给购房者三点建议。

第一,不是有了15%的首付,就可以上车了。无论是置换、还是首套购房者,都要更加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的收入情况。过往10年或再早一些,一般建议大家都是跳一跳、够一够,因为当时房价处于不断上涨阶段,现在情况不同了。

第二,整个房地产行业的止跌回稳,不等于每个城市、每个区域、每个小区的房价都止跌回稳,未来市场是分化的。当下要买房,不能偷懒,需亲自了解市场动态,了解挂牌量、价格变化,这是非常重要的功课。

THE END
1.深圳上周二手房签约量2132套环比增长8.8%单周深圳市二手房市场观点网讯:11月25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第47周(11月18日至11月24日),深圳二手房市场签约量达到2132套,环比增长8.8%。 这一增长标志着深圳二手房单周签约量再次突破2000套大关,显示出市场在波动中前行的趋势。 本文源自:观点网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S959510519QIKK.html
2.深圳上周二手房签约量2132套环比增长8.8%签约新浪财经观点网讯:11月25日,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发布最新数据,2024年第47周(11月18日至11月24日),深圳二手房市场签约量达到2132套,环比增长8.8%。 这一增长标志着深圳二手房单周签约量再次突破2000套大关,显示出市场在波动中前行的趋势。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estate/integration/2024-11-25/doc-incxhutk4858999.shtml
3.房地产行业周报:北上深取消普宅标准34城新房成交环比+6%11 月18 日北京、上海分别宣布自2024 年12 月1 日起取消普通住宅标准,11 月19 日深圳跟进取消普宅标准。上海住建委提出,对个人转让住房未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房屋原值和应纳税额的,根据规定实行个人所得税核定征税,以转让收入的1%核定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https://stock.hexun.com/2024-11-24/215750214.html
4.开源证券研究报告内容1、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房地产行业周报有效。 2、地方层面:(1)上海:取消普通住房和非普通住房标准,有关个人住房交易税收事项,对个人转让住房未提供完整、准确的房屋原值凭证,不能正确计算房屋原值和应新房成交面积同环比增长纳税额的,根据规定实行个人所得税核定征税,以转让收入的1%核定应纳个人所http://www.yanbaohui.com/doc-67baf08a936c70febfbd5b652cd76573.html
5.网页链接夜读何时可以抄底一线城市住宅?2024年9月,众多楼市】2024年9月,众多楼市新政出台,很多城市的住宅交易量显著上升。万得数据显示,2024年10月第三周和第四周,北京、上海、深圳二手房交易面积比9月同期分别上升了66.8%、80.6%、140.4%(广州尚未披露相关数据)。 不少朋友担心房价上升,怕错过时机,到处咨询该不该抓紧买房。笔者无法精准判断购房时机,但是可以提出两个标准https://weibo.com/2660807713/P28b1d1Ug
6.深圳房地产研究报告深圳房地产研究报告资讯–加倍考研网【关注百家号乐居财经,洞悉房产市场风云变化。】文章来源:观点地产网 展开 悠悠荡荡 第一太平戴维斯第三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概述报告发布 10 月 15 日,第一太平戴维斯2020年第三季度深圳房地产市场概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深圳企业复工复产进展良好。目前已知第二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三产业增加值https://www.kaoyankaoyan.com/zixun/shenzhenfangdichanyanjiubaogao.html
7.漩涡中的“石榴”十问十答北青地产独家对话崔巍9、北青地产:桑春华发布的声明与对你个人和石榴集团的指控,你怎么看? 崔巍:对于桑春华的指控,石榴集团及相关主体已经发布声明,并将召开新闻记者会,澄清真相和法律依据。桑春华的行为已经构成了诬告和侵害商业信誉的行为,石榴集团已经就其违法行为向公安机关报案并获得受理。再次重申: https://xw.qq.com/cmsid/20230914A015YF00?f=newdc
8.电商周报10月第二周:总融资超2.77亿元各领域电商发生了哪些神州租车发布十一出行报告:日均预订量同比增长35% 10月9日,神州租车官微发布了《2021年十一出行大数据报告》。报告显示,国庆期间,神州租车日均预订量较2020年同比增长近35%。从出行半径上来看,用户行驶总里程数突破1亿公里,其中,最长行驶里程达到3867公里,相当于从沈阳开到三亚。 http://www.100ec.cn/index/detail--6602026.html
9.2018年1月行业资讯新闻[腾讯将入股海澜之家 受让后者5%股份、价值约25亿元] 1月29日,上交所公告,海澜之家等个股因重要事项未公告于早间临时停牌。1月30日,海澜之家即发布公告,拟出让5%股份引进战略投资方,双方将合资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并将于2月5日前公告进展并申请复牌。此前已有征兆,1月26日下午,海澜之家股价大幅拉升逾6%,创https://www.ret.cn/news/1711.html
10.企业高层参考第25期企业高层管理者参考四川企联网据悉,为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支持中小微企业成长,财政部和税务总局6月28日发布《关于延续实施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股息红利差别化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 《公告》明确,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超过1年的,对股息红利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人持有挂牌公司的股票,持股期限http://www.scecea.org.cn/show-46-3511-1.html
11.企业中高层时事解读课2020第22期(总期22期)在线培训课程银保监会表示,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自贸试验区均可按此指导意见实行。重大问题及时向银保监会报告。 银保监会发布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 据悉,为适应银行保险监管体制改革的需要,规范及统一银行业和保险业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近日,银保监会发布《行政许可实施程序规定》(下称《程序规定》)。 https://www.zzqyj.net/?list_89/1226.html
12.腾讯00后研究报告:行业赢得00后青睐,5大关键值得关注为了帮助品牌系统性地把握00后群体背后蕴藏的商业潜力和营销机遇,腾讯广告TMI腾讯营销洞察联手腾讯用户研究与体验设计中心(CDC),发布了《进取的00后——2019腾讯00后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以00后的价值观为基础,深度探究00后群体真实的日常生活与消费主张。 https://www.hizcn.com/thread-1-7066.html
13.记录短视频生态兴趣电商直播带货及更多商家和达人在发布短视频时,在“作者服务”内勾选“关联店铺”,即可将店铺链接挂在视频下方。 据悉,该功能一方面可以帮助商家为自己的店铺引流,另一方面也能增加达人通过分销赚取佣金的渠道。只要达人短视频挂载店铺的自建商品被用户下单,其就能获取相应的佣金。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363872.html
14.www.jxmzxx.com{$woaini}>www.jxmzxx.com{$woaini}有许多吃瓜的网友都发现在这场旷日持久的网友与叶珂的大战中,黄晓明仿佛美美隐身了。 除了公开官宣叶珂的那次,他再也没有对于叶珂遭受到的非议,公开出面说些什么。 虽然很多确实都是叶珂自己的言论所导致的,但是毕竟是因为黄晓明的官宣,才引来了这么多和这么广大的关注度。 http://www.jxmzxx.com/appnews/827433
15.腾讯房产独家发布:3·15贵阳楼市白皮书腾讯房产独家发布:3·15贵阳楼市白皮书 2017年,随着住宅市场库存的进一步减少,贵阳楼市量价齐涨,尤其在春节后不久迎来传统的金三银四,市场销售热度猛增。在相关政府部门的领导和带动下,贵阳房地产市场高速发展,行业越发规范。但是在市场繁荣的背后,从不良企业虚假宣传到黑心房开的合同陷阱,从装修行业鱼龙混杂水平参差不https://kl.loupan.com/html/news/201703/2630300.html
16.京东2015年10月17日,腾讯集团与京东集团在京联合宣布推出全新战略合作项目-京腾计划,双方以各自资源和产品共同打造名为“品商”的创新模式生意平台。腾讯公司CEO马化腾说,全球范围内也没有社交和购物联合的先例,这是中国两大类平台的首次尝试。 2015年10月10日,京东集团发布公告称,因C2C(个人对消费者)模式当前监管难度http://qwbaike.cn/doc-view-3313.html
17.科技“复仇”升级,马斯克手撕阿尔特曼 新品酷玩 更多 华为Mate70 全系新品,开箱上手 OPPO Reno 13果味儿十足!超凡的人像体验 平板还是电视?我竟然花4000块钱买了个闺蜜机 取代游戏机?iQOO 13上手评测 牙膏全挤爆!骁龙至尊全家桶现场实机演示 纯血鸿蒙正式发布,现场体验全新功能特性 https://it.sohu.com/
18.2024年值得关注的7个产业趋势和8个政策主题国内厂商将负责供应传感器、锂电池、扬声器、外壳框架等硬件设备,并提供代工组装等服务。“果链”重回中国内地,也将进一步增强中国内地在全球消费电子供应链中的地位。此外,腾讯2024年底可能在中国大陆独家代理销售Meta VR头显,并在其代理销售的VR眼镜中提供腾讯出版的游戏及其他App。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705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