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类型一共分为8种,分别是廉租房、公租房、安置房、小产权房、商品房、房改房、集资房和经适房。
不同类型的房产的房屋产权归属、土地归属和交易条件不同。不是每种类型的房产都可以办理抵押贷款,本文主要针对个人能否办理对应的房屋抵押,不涉及房屋所属的单位或公共部门能够通过其办理抵押。
【1】公租房
由国家提供政策支持,各种社会主体通过新建或者其他方式筹集房源,专门面向中低收入群体出租的保障性住房,公租房不归个人,而是归政府或公共机构。
土地性质:国有划拨
房产证:无
交易状态:不允许
产权:国家或公共机构
土地出让金:无
因此,公租房不可以办理抵押。
【2】安置房
政府进行城市道路建设和其他公共建设项目时,对被拆迁住户进行安置所建的房屋,即因城市规划、土地开发等原因进行拆迁,而安置给被拆迁人或承租人居住使用的房屋。
土地性质:集体,国有划拨(有限产权),国有出让(完全产权)
房产证:有
交易状态:集体不允许出让;划拨土地补缴土地出让金后可交易
产权:个人,集体
因此,安置房在满足条件下可以办理抵押。
【3】商品房
由房地产开发企业开发建设并按市场价出售的房屋,只要购买者本人不被限购政策限制就可以购买。
土地性质:国有/出让
房产证:有,个人归属
购房资格:限购政策外都可购买
产权:个人
土地出让金:需缴纳
因此,商品房可以办理抵押。
【4】集资房
由国有单位出面组织并提供自有的国有划拨土地用作房建地,国家予以减免部分税费,由参加集资的职工部分或全额出资建设,房屋建成后归职工,不对外出售。
房产证:有,单位
产权:整体产权归单位,个人拥有使用权
土地出让金:无需缴纳
购买对象:本单位无房户和符合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家庭。
注:集资房不能在市场上自由转让
因此,集资房不可以办理抵押。
【5】房改房
也称“已购公有住房”,是城镇职工根据国家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政策规定,按照成本价或标准价购买的已建公有住房。
按照成本价购买的,房屋权归职工个人;按照标准价购买的,职工拥有部门房屋权,一般在5年后归职工个人。
土地性质:国有划拨,国有出让(交易),土地出让金
产权:成本价购买归个人,标准价购买归个人和单位共有,5年后归个人
土地出让金:上市交易后补缴1%,另外还有0.5%的土地收益金
交易状态:
按市场价购买的房改房,产权归个人,可随时上市交易;
按成本价购买的房改房,产权归个人,一般5年后上市交易;
按标准价购买的房改房,部分产权归个人(具体百分比计算公示:标准价/成本价),交易时,应事先补足标准价合成本价之间的价差。
交易条件:
已取得房地产权证;
出售的,已按标准价或成本价付清房款;
交换、赠与的,已按成本价付清房款;
缴纳应分摊共有建筑面积价款;
已按规定缴纳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因此,房改房可以办理抵押。
【6】经济适用房
经济适用房是指已经列入国家计划,由城市政府组织房地产开发企业或者集资建房单位建造,以微利价向城镇中低收入家庭出售的住房。它是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商品住宅。具有经济性和适用性的特点。经济性,是指住房的价格相对同期市场价格来说是适中的,适合中等及低收入家庭的负担能力。适用性,是指在房屋的建筑标准上不能削减和降低,要达到一定的使用效果。
土地性质:划拨
土地出让金:出售交易需缴纳1%
交易状态:一般5年后上市交易
购买对象:
具有当地城镇户口;
家庭收入符合市、县人民政府划定的低收入家庭收入标准;
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人民政府规定的住房困难标准。
必须满5年,且向房管局补缴土地出让金,政府有优先回购权。
因此,经济适用房可以办理抵押。
【7】廉租住房
政府以租金补贴或实物配租的方式,向符合城镇居民低生活保障标准且住房困难的家庭提供社会保障性质的住房。廉租房的分配形式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和租金减免为辅。
廉租住房是解决城镇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住房保障制度,各地条件不一样,但是基本上都要求是低保户。一般是由当地房管局或者房改办负责审批,但是申请要向所在地居委会。
产权:国家
土地出让金:免收
申请对象:
申请人具有5年以上当地城市常住户口;
申请人必须是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
申请人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在15平米以下,且家庭住房总建筑面积低于60平米;
申请人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抚养关系,并在一起共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