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上海报道
当前促销费无疑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手段,而为了刺激消费,各路金融机构纷纷降低借贷利率。
无疑,像夏明这类工作稳定、信誉良好且有充足存款的人群,是各类金融机构抢占的放贷对象,尽管对银行、互联网助贷机构、互联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保险公司们来说,在促消费的大背景下,并非人人都可获得低利率资金,但是各类机构普遍降低小金额放贷利率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以花呗、微粒贷等为例,原先超过12%的年化利率也在近期打了七折,不到8%,而几家互联网银行的借款利率甚至打了对折,在7.5%左右。
“我们银行大消费贷款的利息还是比较低的,对于优质老客户们,我们甚至有5万元借15天只要75元的优惠贷款券,年化利率只有3.65%,相当于公积金贷款了,主要还是为了增加客户粘性,3个月以上的30万元左右借款利率也从原先的7%以上降至5.7%左右。”7月29日,上海某股份制商业银行个金部负责人盛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在他看来,不同的金融机构消费贷、经营贷等都有自己针对的客户群,银行利率低并不代表市场份额小,而各种助贷机构利率高也要承受更大的风险。
银行消费贷利率最低破4%
7月28日,记者梳理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等手机APP上的消费贷(包括装修、教育、大件消费品、旅游等不同用途)利率发现,相比之前普遍7.5%以上的年化利率降了差不多两个百分点,这是仅限于银行自身的消费贷产品利率下降;而作为银行下设的消费金融公司,其推出的一些消费贷、经营贷等产品的利率仍然高达12%左右,相比之前接近18%也是降幅明显。
“今年5月之后,各地频频出台扶持经济和消费的政策,加之疫情得到控制后消费需求提升,银行推广消费贷的意愿增强,而金融管理部门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对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整个市场利率处于下行通道,消费信贷利率也存在下调空间。消费贷利率仍较高的银行,可能会针对优质客户继续下调,实施优惠利率,下降幅度已较大的短期下行空间则有限。”一家总部在上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消费金融部负责人7月29日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是如此,事实上国有大行也是如此,只是国有大行实施优惠贷款的“门槛”会更高。
据记者了解,目前,工农中建四大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均已下调至4%,对于符合标准的用户,农行网捷贷年化利率低至3.7%,建行快贷年化利率最低4%,工行融e借年化利率最低3.75%,中国银行中银e贷年化利率最低3.9%。
消费贷利率下调成为大趋势
优质客户自有银行去争取,但是银行渠道之外的助贷机构之间的竞争同样激烈。
“保单借款除非遇到必须要借钱的事情,因为有现金价值的人身险保单对于普通客户来说,也借不到多少。保险公司更多的还是针对企业主、高净值人士的百万级保费推出的促销活动。”7月29日,上海一家大型寿险公司资金运营部负责人周韦(化名)受访时表示。
对于包括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推出的消费贷优惠利率活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指出,从大环境看,为应对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国内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财政、金融政策发力,市场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市场利率中枢下移,自然带动消费贷等小额信用贷款成本下降。
“另外,从供需角度看,由于散发疫情等因素超预期冲击,经济放缓,并对国内消费贷等小额信用贷需求构成拖累,随着国内疫情受控,纾困助企、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消费需求快速回暖,部分金融机构也希望通过加大折扣更多获客、拓展业务。”周茂华称。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也表示,大力发展消费信贷有助于通过信贷实现稳增长、稳消费,对整个经济运行大盘具有促进作用。个人消费贷款利率下调将成为趋势,有助于降低消费信贷持有人的成本,促进对消费信贷的需求,进而促进消费,对经济稳增长大有益处。
而就在7月13日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表示,上半年住户贷款增加2.18万亿元,其中消费贷款增加6468亿元。
责任编辑:徐芸茜主编:公培佳
华夏时报资深记者,常驻上海。“深度观察金融资本市场,输出原创价值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