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不婚者立遗嘱6年增12倍,超25万份遗嘱见证国人观念变迁,3月21日,《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对中华遗嘱库当前登记保管的251322份遗嘱进行了大数据分析。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订立遗嘱的人数每年持续增长,2013年订立遗嘱人数仅为6804人,从2016年起,每年订立遗嘱人数保持在3万人以上。十年间,立遗嘱人群的平均年龄从77.43岁逐年降至68.13岁。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上海地区共有25979人通过中华遗嘱库立遗嘱,占全国总量的10.81%,其中以60-70岁老人为主。
未婚不婚者立遗嘱数量首次公布
中华遗嘱库首次公布未婚不婚者立遗嘱数量。《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截至2022年底,共有1369名未婚不婚者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遗嘱。2017年至2022年六年间,这个数据总量增长了12倍,且呈现逐渐攀升的趋势。2022年全年有344位未婚不婚者订立了自己的遗嘱,其中女性未婚不婚者占比达71.51%。
中华遗嘱库管委会主任陈凯介绍,未婚不婚者遗嘱的受益人通常是其父母,父母继承占到48.46%,指定朋友等非法定继承人的比例也有18.18%。也有1.72%的未婚不婚者将遗产指定由子女继承。
上海中青年立遗嘱人数占比突出
《2022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从2017年开始,16岁-60岁的中青年群体立遗嘱人数逐年上升。截至2022年,中青年订立遗嘱的群体中,30-39岁年龄段人数的比例为29.74%。中青年群体立遗嘱的原因主要有,“防止财产下落不明”占19.48%,“隔离自身婚姻风险”占13.98%,“隔离子女婚姻风险”占15.37%。中青年立遗嘱群体中,离异和再婚人群分别占到12.09%和10.44%。“隔离自身婚姻风险”和“隔离子女婚姻风险”这两个原因,随着立遗嘱人年龄的增长,重要性逐渐走高。自身婚姻以及子女婚姻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对立遗嘱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