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新闻网-玉林晚报讯(记者黄清)如今,提前立遗嘱被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接受,但如何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遗嘱,成为不少人面临的难题。在2023年1月起实施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养老服务条例》中,鼓励和支持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为老年人提供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并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服务”列入了该项服务内容当中,为老年人妥善安排自己的财产问题提供了指导方向。
老人立遗嘱可以享受哪些服务和法律保障?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了解。
中华遗嘱库
免费帮60岁以上老人提供遗嘱服务
“中华遗嘱库广西分库向广西年满60岁、家庭财产不超过一套房(房产面积不超过140平方米)的老人开展免费的遗嘱预约、咨询、起草、登记、保管等业务,辖区的广大适龄市民都可从中受益。”中华遗嘱库广西分库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中华遗嘱库是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与北京阳光老年健康基金会于2013年共同启动的公益项目,截至2023年底,已在全国设立69个分库,其中在广西南宁设立了服务点,服务对象、内容同步辐射到玉林。遗嘱服务内容包括:遗嘱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判断(精神评估)、遗嘱专业咨询、专业起草、现场密室登记、发放遗嘱证、遗嘱独立保管和传递、遗嘱执行等服务。
一些失独家庭、丁克家庭的老人普遍担忧自己未来会老无所依,先行指定好将来照顾自己的人,确保在自己失能后的生活照管、医疗救治、财产管理、维权诉讼和死亡丧葬等事宜,为解决孤寡老人晚年无人照顾的问题,目前中华遗嘱库已在全国招募了超过200名“安心都护使”,为此类特殊群体提供养老服务。安心都护的流程包括:提前沟通—签署委托协议—起草监护协议—办理签约协议—定期访问—实地核查—确认监护—持续监督。
玉林市一家养老机构的院长卢俊秀介绍,住养老机构的老人如有立遗嘱需求,考虑牵涉到个人家庭权益问题,养老院通常会主动与老人家属进行对接;当发生财产纠纷时,也会与民政部门、司法部门对接处理,寻求解决方案,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
在家立遗嘱和在公证处、中华遗嘱库立遗嘱有何不同?
自己在家立遗嘱和在公证处、中华遗嘱库立遗嘱有何不同?据了解,2018年起,中华遗嘱库系统接入“司法电子证据云平台”,通过区块链技术进行备案,可供法院法官在庭审中直接查看和核验。公证部门也可以通过向中华遗嘱库发出协助调查函查明遗嘱信息,确保遗嘱公证程序的公平公正。
有需要到公证部门立遗嘱的老人,需要先提供可以证明其有行为能力的司法鉴定报告,公证时,有配偶的老人需要与配偶一起前来公证机构,并带上房产证等财产证明,在公证员的见证下,对立遗嘱全过程录音录像,当中有表达不明或口齿不清等可能中断公证的情形的,需要再次进行录音录像,确保老人的真实表达意愿得到合法保障,实现整个公证行为公平、客观、公正。
遗嘱的法定形式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打印遗嘱、录音录像遗嘱、口头遗嘱和公证遗嘱。除自书遗嘱和公证遗嘱外,其他都需要两名以上见证人在场。自书遗嘱只要立遗嘱人书写签名即可。录音录像遗嘱需要体现立遗嘱人的声音和面容。口头遗嘱只有在危急情况下才适用。打印遗嘱需要见证人逐页签字。公证遗嘱需要向公证机构支付一定的费用,其效力与其它遗嘱形式相同。由此可知,每种遗嘱形式都各具特点,立遗嘱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
原标题:老人立遗嘱那些事,您知道多少?遗嘱有多种法定形式,立遗嘱人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