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天下产业网

1.中央坚持住房居住属性,强化金融监管降杠杆

图: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关键内容

图:各部委部署房地产调控及长效机制建设工作任务

表:2018年上半年中央及各部委出台关键政策一览

1.2中央强化金融监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中性

2.1地方调控政策强化与扩围并存

图:2016-2018.6出台调控政策城市

图:2016-2018.6出台限购及限售政策城市分布

图:海南调控政策的演变

山东半岛地区政策调控强化与深化并重。青岛调政策升级,开始对户籍居民实施住房限购措施,并增加限售条款。威海、聊城强化对新建住房价格控制。济南济阳县首次出台限贷、限售和限价政策。德州齐河县首次出台调控政策,针对不同户籍家庭实施差别化限购、限售政策。淄博对城区不同区域实施差别化限售政策。临沂沂水县针对不同户籍家庭不同实行差别化限售政策。

除了传统的限购、限售、限贷等政策,2018年上半年政策非常注重市场监管的强化,通过监管的强化,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合理购房需求。上半年,超过40市县(区)、以及湖北、海南、湖南、新疆和辽宁5省出台房地产市场监管政策。其中,湖北、福建、海南、辽宁、福州、江门、长春和绍兴柯桥出台措施强化住房价格监管。湖南、重庆、西安、长沙、石家庄、丹东、嘉兴、淄博、宁乡市、北京、贵阳等省市出台措施,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监督检查,查处违法违规行为。武汉、佛山和赣州加强对住房销售监管。海南省、南京强化对新房网签备案管理。济南市重点查处房地产开发领域非法集资行为。长沙、成都、武汉、西安、佛山、杭州、高安、嘉兴、西安、青岛高新区等出台公证摇号销售政策。住建部等七部委对北京、上海等30城市开展治理房地产市场乱象专项行动。

表:2018年上半年各省市监管政策一览

2.2优化供应结构,加快租赁住房、政策性住房建设

住建部发布的《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到3-5年内热点城市租赁住房、共有产权住房用地占新增住房用地供应50%以上。从地方来看,上半年各地已在持续推进租赁住房、政策性住房建设。

租赁住房方面,国土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函同意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州、佛山、肇庆、成都等11个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方案后,各地持续发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2018年上半年,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南京、重庆、成都、杭州、厦门、合肥、郑州、武汉、佛山等城市相继加大租赁住房供应力度。

政策性支持住房方面,北京提出将限价房中可售住房销售限价与评估价比值不高于85%的,收购转化为共有产权住房,从供给端增加共有产权住房的规模。深圳着力构建长周期住房供应体系,明确商品房、人才住房和安居型商品房、租赁住房比例分别为40%、40%、20%。上海大幅增加住房土地供应规模,增加政策性支持住房及租赁住宅的土地供应。广东提出在广州、深圳、珠海、佛山、茂名5市先行探索试点共有产权住房政策,试点时限为1年。

3.地方发力人才引进,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3.1各地发布人才政策,争抢各类人才

各地出台政策争抢各类人才。2018年范围有吉林、辽宁、山东、海南、四川、浙江6省,25城市和4区(县)出台约40条人才引进政策。其中,3省18城市降低落户门槛,1省21城市提供住房保障,3省13城市给予高额人才奖励,3省7城市解决引进人才的子女入学问题;此外,海南、新余和漳平等城市保障引进人才配偶的就业安置。

表:2018年上半年各省市出台人才政策

表:2018年上半年监测到的各地人才政策一览

3.2海南全岛建设自贸区、自贸港,粤津闽深化自贸区改革

党中央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恰逢海南经济特区30周年,党中央提出决定支持海南全岛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支持海南逐步探索、稳步推进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分步骤、分阶段建立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这是彰显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推动经济全球化决心的重大举措。在中共中央、国务院4月14日正式对外发布的《关于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指导意见》中,提出一系列推动海南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措施。按照指导意见,海南将致力打造成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国家重大战略服务保障区。目前,我国已成立的11个自贸试验区面积基本在120平方公里左右,海南将自贸试验区扩展到全岛,面积逾3.5万平方公里,这意味着海南将成为我国的自贸试验区,开放力度进一步加大,预期将在我国扩大对外开放中起到示范作用。

粤津闽深化自贸区改革。国务院印发《进一步深化中国(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进一步深化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改革。提出到2020年,广东要率先对标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建立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贸易中心和金融业对外开放试验示范窗口相适应的制度体系,打造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先行区、高水平对外开放门户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天津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努力构筑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增创国际竞争新优势,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福建率先建立同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形成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打造开放和创新融为一体的综合改革试验区、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示范区和面向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开放合作新高地。

3.3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资源融合

4.2018年下半年展望:有效供给匹配有效需求,长效机制加快建立,共同推动市场稳定

关于供应端的调节,整体还是围绕保证有效供给。住房供应方面,住房发展规划或土地供应计划将集中出台,推进住房供给结构改革,住宅用地供给量将得到保障,中小型住房、租赁住房、保障房比重将大大提高,专业化住房供应主体将争相出现,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将会进一步完善。中长期来看,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政策性支持住房、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建设将同步加快;棚改方面,虽然今年棚改计划仍有序开展,但在地方隐性债务高企背景下,棚改政策适度调整优化,货币化安置的力度会大概率走低。

其他基础性长效机制的建设方面,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资产证券化、不动产登记联网、个税、房地产税等方面的新一轮制度改革及创新都将快速推进、互相衔接,推动房地产长效机制的建立。同时,乡村振兴、粤港澳大湾区、雄安新区、海南自贸区等区域协同发展规划都将快速推进或落实建设,将有效推动城乡资源互补共享,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格局。

THE END
1.中国房地产政策新闻汇总列表中国房地产产业链资源整合第一传媒。聚集6万家房地产开发商、80万家供应商服务商、200万房地产从业人员。以“新闻+智库+商务+社区”为引擎,为房地产开发商及供应商、服务商搭建信息及沟通平台。http://news.dichan.com/news/01.html
2.信用房地产2024年第三季度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报告发布 2024年第三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企业各类不良信用信息共计87812条。 信用房企 2023年中国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状况白皮书发布 截至2023年底,房地产信用平台收录了全国具有房地产开发资质的开发企业共约14.03万家。 开发企业信用白皮书 http://credit.fangchan.com/
3.FESCO政策通查城市 查政策 社保 公积金 稳岗补贴 疫情期间政策https://eptmobile.fesco.com.cn/
4.2023年房地产行业政策及总体情况分析2023年全国房地产政策呈现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的特征。其中,7月份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的变化。随后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明确要积极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 总结起来,政策方向重点关注了住房需求和风险防范化解的问题。其中,住房需求方面,落实了“三把斧”政策,即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和行政政策,方向均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39506.html
5.国务院最新定调!房地产支持政策将应出尽出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政策方向非常清晰,即二季度各地要继续优化房地产政策,预计二季度各地将再次迎来房地产政策放宽潮,包括地方政府、房企、售楼处、购房者等要意识到这个重要方向和趋势。同时,强化各类政策统筹,确保同向发力、形成合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国常会还新增了“系统谋划相关支持政策”“有效激发潜https://www.cls.cn/detail/1628120
6.宁波市房地产抵押管理规定宁波市房地产抵押管理规定是一项由宁波市政府相关部门颁布的文件。引言 宁波市人民政府令 (第25号)《宁波市房地产抵押管理规定》,已经一九九四年一月十七日市人民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施行。代市长 许运鸿 一九九四年一月二十日 具体内容 宁波市房地产抵押管理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和完善宁波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1%E6%B3%A2%E5%B8%82%E6%88%BF%E5%9C%B0%E4%BA%A7%E6%8A%B5%E6%8A%BC%E7%AE%A1%E7%90%86%E8%A7%84%E5%AE%9A/16808085
7.国常会再提优化房地产政策!2024房地产政策会放松吗?3月2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情况的汇报。那么2024房地产政策会放松吗?接下来就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及时楼市资讯,就上楼盘网 长按识别二维码,查看详情! 3月22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关于优化房地产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https://m.loupan.com/hz/news/202403/5262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