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母异父和同父异母从医学角度来说哪种比较亲一点?

人和高等动物每个体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两套遗传物质。产生配子的时候,无论精子还是卵细胞,遗传物质都只保留一套。精卵融合形成的受精卵有两套遗传物质,其中含有来自精、卵各一套,受精卵经复制和分裂发育成子代。可见,子代细胞核中拥有的两套遗传物质是父、母双亲各提供一套。

以人为例,人类体细胞核内有23对染色体,包括22对常染色体和一对性染色体。子代的23对染色体就是父亲的23条加母亲的23条,两两配对。性染色体方面,女儿有一对X染色体,父母双亲各提供一条;儿子则是X、Y染色体各一条,X染色体来自母亲,Y染色体来自父亲。X染色体比Y染色体大得多,前者携带有804个基因,后者只有63个基因。因此可以说,女儿和父母双亲几乎一样亲,而儿子和母亲更亲一些。

除细胞核外,细胞质的线粒体中也有一套独立的遗传物质。由于精子中几乎不含细胞质,子代的线粒体全部来自卵细胞。因此无论儿子还是女儿,线粒体DNA都是完全承自母亲的,和父亲没有什么关系。此外,母亲十月怀胎,妊娠期间胎儿的所有营养物质都由母亲提供。新生儿出生后,母亲还要提供哺乳,并承担抚育幼儿的主要任务,人和多数高等动物都是如此。从这一角度来说,母亲对新生儿的影响也更大。

因此,从高等动物遗传重组的过程来看,子代和母亲的血缘关系比和父亲略微近一些。总的来说,同母异父同胞是比同父异母同胞更亲一些。

不过,同母异父同胞一定比同父异母同胞亲吗?也未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单从性染色体和线粒体角度做一下粗略分析。

姐妹:同父异母姐妹一定含有一条相同的X染色体,是由她们共同父亲的那条X染色体复制来的。而由于她们母亲不同,其另一条X染色体必定不同,线粒体DNA也不同。

同母异父姐妹,来自各自父亲那条X染色体必定不同。母亲提供的X染色体也只有50%的概率相同,因为母亲有两条X染色体,不一定是哪一条。线粒体DNA倒是一致的。

X染色体上携带的基因(804)远比线粒体中(37)多,因此同父姐妹有一半概率比同母姐妹明显亲一些,另一半概率略疏远一些。

兄妹&姐弟:同父异母的异性同胞虽然同父,但来自父亲的性染色体却一个是X、一个是Y,因此是不同的。由于异母,来自母亲的X染色体也必定不同,线粒体也不同。

同母异父的异性同胞,父亲提供的性染色体不同,母亲提供的X染色体有一半概率相同,线粒体相同。可见同母的兄妹&姐弟明显要比同父的亲一些。

兄弟:同父异母兄弟有一条相同的Y染色体,而X染色体来自不同母亲,线粒体也不相同。

同母异父兄弟Y染色体必定不同,但X染色体有一半概率相同、一半概率不同,线粒体相同。

论重要性,X染色体(804)>Y染色体(63)>线粒体(37)。所以,同父兄弟有一半概率明显比同母兄弟疏远,另一半概率略亲些。

同母异父同胞的各种形式,包括姐妹、兄弟或者兄妹、姐弟,血缘关系都是一样的。只看性染色体和线粒体,血缘关系排序是:同父异母姐妹>同母异父同胞>同父异母兄弟>同父异母兄妹&姐弟。

需要注意的是,人类基因组有2-2.5万个基因,绝大多数位于常染色体上,例如1号染色体上携带有3180个基因,2号染色体上有2093个基因。与之相比,X染色体(804)、Y染色体(63)、线粒体(37)的影响都是微不足道的。由于常染色体是父母双方的影响均等,因此同父异母和同母异父在遗传学上的血缘关系几乎是一样的,差距很小。

要论亲不亲,遗传学的影响比不上社会生物学。食肉动物、野生灵长动物和早期的人类都是母系社会,母亲承担抚育后代的主要任务,氏族和领地传女不传男,后代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种情况下同母异父同胞就等于是亲兄弟姐妹了,而同父异母同胞几乎不会有社会联系,甚至比不上姨表亲。

后来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如按照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同父异母现象很普遍,子女都随父姓,同父的就是一个家族的亲兄弟。而母系伦理关系受到轻视,直至不被承认,母亲一旦脱离父亲,就与原家族包括自己的亲生子女脱离了关系,同母异父的同胞甚至连亲戚都算不上。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说一下,何谓亲无论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既使同父同母,这几种关系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血缘关系,按道理应该都亲因为有共同的基因,但是血缘归血缘,亲不亲和血缘没有绝对的联系,我有三个同母异父的弟妹,三个同父异母的弟妹,一个同父同母的兄长,我在众兄弟姐妹中排行老二,我生下来就给人了其实并不远同城同县,直至现在我和兄长一母同胞的弟妹有来往,但是,和同父异母之弟妹连面都没有见过,既使见过也是陌路人,其实我从来没有打算见他们,试想连自己的亲生父亲都把我拒之门外,弟弟妹妹相见可能吗是的他们都有地位有身份,但那都与我没有关系,他们还真不如邻居同学或者朋友,此时你能说血缘亲吗什么是亲亲是付出亲是给予亲是关爱和无微不至的关心,亲是牵挂亲是强者对弱者的扶持和帮助。

这个问题真的很复杂,不可一概而论。

从亲缘的角度,同父异母,异父同母本来亲近程度是一样的。

但从宗族姓氏角度衡量,同父异母应该更亲近:在中国传统认知中这是一个枝上的叉。新中国成立前不是一夫一妻制,而是一夫多妾制,妻妾的儿女们之间就是同父异母关系。他们之间按出生早晚排序,生活在一个大家庭中。在父亲的权威下,相安无事,保持着亲情。这是第一种情况。

在封建伦理下,异父同母情况并不普遍。女性被休改嫁、死了丈夫改嫁才出现异父同母的情况。这个时候要看子女归谁抚养。

女性被休,不可能带子女走;女性被抛弃,才可能带着子女;死了丈夫的女性,也可能带着子女。这就出现了第二种情况:母亲带着子女再嫁,跟新的丈夫又生育了子女,这些子女在一起生活成长,自然是一家人。维系家庭的是母亲,母亲带来的孩子自然视弟弟妹妹的父亲为父亲,这样也维系了家庭。人们常说“一母同胞”“一奶同胞”,兄弟姐妹都吃同一个母亲的奶水长大,这就形成了“血浓于水”的局面。从这个角度说异父同母关系就更近一层。可能有后妈但没有后爹。亲近不亲近看是不是跟同一个母亲在一起生活。从所谓的“医学”角度看,当然是吃同一个母亲奶水长大的人之间关系更亲。

当今社会普遍一夫一妻(极个别另当别论),没有妻妾子女在同一屋檐下的情况。

但当今社会离婚再婚现象却相当普遍,同父异母、异父同母现象也很普遍。这时就要看离异时子女归属了。这就出现了第三种情况:子女归父亲,父亲再娶再生育,后妈不偏爱,子女之间又同一个姓氏,当然是一家亲。如果后妈偏爱自己生的孩子,或者后生的弟妹对原来哥姐不好,也可能“生分”,这是特殊的第四种情况,它与第一种情况相似,略有差异。

至于子女的亲妈后来又跟别人生育了,与这一家人无关。这应该算第五种情况。这也是异父同母,但不在同一屋檐下生活过,虽有血缘关系,但亲情基本没有。

离婚时子女归母亲,母亲再婚再生育。虽然都在同一个锅里吃饭,也是母亲在维系这个家庭,但子女不同姓(这个很重要),应该说够亲近的。这接近第二种情况,但姓氏始终是一堵墙,哪怕是薄薄的一层纸墙。这是第六种情况。

大致是这六种情况。从人类学角度看,亲情受宗族姓氏伦理、血亲伦理等多种因素影响,特别是还要受是不是在一起生活成长的因素影响。

曹禺的剧本《雷雨》就反映出来一些同父同母同父异母异父同母的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符合生活真实。

题主明显是想引诱我们从父系氏族、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说:同父异母的关系比同母异父要亲得多。

男性的X染色体都是母亲提供的,因为已经确定了他的Y来自于父亲,所以男性和姨兄弟的基因能达到100%的相似度。女性没有Y染色体,所以两个X分别来自父亲和母亲。

这当中还有一个起到决定性因素的问题:

Y染色体里承载的基因特别少,相较于X来说,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所以我们甚至可以说出这么可怕的结论:

只有女儿才是男性的后代。男孩子绝大部分遗传来自妈妈。

所以对于男孩子来说,肯定是从母亲那里继承的更多,从全人类的角度看,也应该是给予更多基因遗传的母亲,在亲疏关系中有更加重要。

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更容易建立感情,而同父异母的话,母亲的敌意很可能在耳濡目染中,让孩子产生敌意。

详见:

都是一家人都一样亲。如果非要从生物医学角度论证哪个更亲,我认为应该是同母异父更亲。原因如下。

当然基于以上理论,并不是说胎儿遗传学上受母亲影响更大,会更像母亲。事实上,子女虽然拥有父母双方各一套的遗传物质,但具体基因在表达时还有显隐性之分,又有表观遗传学的差异,所以表现在个体有些人就是和父亲特别像,有些人和母亲长得特别像,就是我们所谓的有些家庭(如王宝强)基因很强大,大家长得一个样。从血缘上,同母异父姊妹/同母异父兄弟「娘姊妹/娘兄弟」、从母姊妹/从母兄弟「姨姊妹/姨兄弟」比同父异母姊妹/同父异母兄弟「爹姊妹/爹兄弟」、从父姊妹/从父兄弟「叔伯姊妹/叔伯兄弟」亲。

孩子基因多随母。从血缘上。「姨娘亲」亲于「叔伯亲」。「从母血亲」亲于「从父血亲」。姨娘亲拥有共同的姥姥,共同的线粒体遗传基因。很多人说从生物学角度上讲是同母异父的亲,从血缘基因角度上讲是同母异父的亲,从母系社会角度上讲是同母异父的亲,从父系社会角度上讲是同父异母的亲。实际上,是同母异父的姊妹兄弟更亲,因为一个人从母亲身上获取的物质。是比从父亲身上获取的物质多的,线粒体基因都是由母亲供给的。

男性的X染色体都是由母亲供给的。所以男性与姨兄弟的基因达到100%相似度。而女性没有Y染色体。无论女男的性遗传都是母系遗传。线粒体基因遗传。男性还有一套父系遗传,Y染色体遗传基因。但是太小,承载的基因太少。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有女儿才是男性的后代。而且现实中众多的例子表明也确实如此,同母异父姊妹兄弟、从母姊妹兄弟的容易建立感情,而同父异母姊妹兄弟、从父姊妹兄弟。由于各自母亲之间的敌意,也很容易受感染。

THE END
1.父母分开后,现在想改和父亲一起生活要如何处理?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71325.html
2.同母异父兄妹父亲死了财产怎么分割同母异父的兄妹在法律上被归类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当父亲离世且没有遗嘱等特殊情形时,他的遗产将会由第一顺序继承人来继承,这里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以及父母。倘若第一顺序继承人不存在了,那么同母异父的兄妹就可以参与到遗产的继承当中。一般来讲,他们在分配遗产时应当按照人数进行平均分配。不过呢,具体https://m.64365.com/question/25896413.aspx
3.孩子户口和母亲一起,父亲去世后户口能迁到父亲那边吗?如果需要针对性解答,可以直接向我咨询并描述您的情况,本地专业律师将24小时在线解答。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183375.html
4.FLKC法律快餐农村实用法律知识百问不做带给别人痛苦的事情 前言 为了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农民群众法律意识,服务农村改革发展大局,营造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环境,省委依法治省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司法部关于开展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服务农村改革发展》主题宣传活动的要求,组织力量收集整理编印了这本《法律快餐——农村实用法律知识百问》,力求简http://sft.shaanxi.gov.cn/zt/ncsyflzsbw/15970.htm
5.父亲没了,母亲还在,怎么继承房产律师普法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https://www.110ask.com/tuwen/182391616997462098.html
6.父亲去世了母亲健在房子如何继承(父亲死了母亲还在房产由谁继承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http://www.027yaju.cn/hunyinjicheng/381656.html
7.九岁男童告同父异母哥哥:父亲的房产分割给我新闻原标题:九岁男童告同父异母哥哥:父亲的房产分割给我 因为黄涛才9岁,他的母亲张女士当起了代理人。张女士向法官表示,儿子起诉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想通过遗嘱继承纠纷案件,确定房屋归属,进而实现她落户宁波的目的。 张女士是河南人,1992年到宁波务工,1999年与老黄相识并同居,并与2005年生下儿子黄涛。老黄1990年离异http://news.cntv.cn/2014/07/30/ARTI1406690275611125.shtml
8.19岁学霸少年两次错失高考,律师都怒了!家里的生活不成问题 现在缺的就是孩子的户口 然而 老刘曾经有过一段婚姻 第一段婚姻中的大儿子 也就是小刘同父异母的大哥 现在是父亲的监护人 他不同意 三个孩子在父亲名下上户口 所以上户口的事情就卡住了 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 小刘却从小成绩优异 https://m.gmw.cn/2023-04/16/content_13033444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