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字民法典里的24个禁字,195个不得,132个热词社会新闻

设置离婚冷静期、禁止高利放贷、完善高空抛物责任……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6月1日,民法典全文正式公布。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审议通过后的民法典共7编,1260条,十万余字,采取总则加分编的结构,围绕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以及附则全面确认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民事权利,“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贯穿法典编纂全过程。

据了解,去年底,首个“完整版”民法典草案提请审议,今年两会期间,又作了100余处修改,其中实质性修改40余处,如明确物业不得用停电、停水、停气等方式催交物业费、对隐私和个人信息的保密义务的主体范围扩大等等。

【代表委员、专家谈民法典】

*根据媒体公开报道梳理。

民法典,这部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两会期间成为“爆款”话题。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张业遂5月2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十次通过中国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累计收到42.5万人提出的102万条意见和建议。

谈到民法典,代表委员、专家们常常用上“时代宣言书”“新篇章”“重大贡献”“全时空”“百科全书”等鲜明修辞。“这次提交大会审议的《民法典》,承载了几代法学家的梦想。”民法专家、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对南都记者表示,“它更应是一部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的法律。”栗战书委员长作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时提到,“(民法典)是我国法治建设的一个标志性重大成果。”

【总则编·热词及亮点】

统领全篇,“法人”“民事”较高频

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中国法学会民法典编纂项目领导小组副组长王利明接受南都采访时表示,我国民法典在系统总结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采用七编制的体例。这种体系创新是我国民法典对世界范围内民事立法作出的重大贡献。他也曾提到,总则编采取“提取公因式”的办法,将民事法律制度中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引领性的内容规定其中,既构建了我国民事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也为各分编的规定提供依据。

【物权编·热词及亮点】

新增“居住权”,“抵押、登记”较热

对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间届满续期问题,民法典作出原则性规定——“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期限届满的,自动续期。续期费用的缴纳或者减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办理。”

此外,本次立法新增“居住权”制度,也引发广泛讨论,清华大学法学院院长申卫星对此表示,“居住权设立将有利于满足离婚妇女、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住房需求,也有利于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同时满足不同群体对房屋财产权益的不同需求,达到‘住有所居’”。

【合同编·热词及亮点】

涉“合同”条款占四成,回应“霸座”“高利贷”

民法典中,合同编条款高达526条,在全文占比四成多,是7编中内容最多的部分。对“霸座”“抢夺方向盘”“高利贷”“业主权利”等一系列民生热点问题都有回应。

在改编中,“合同”出现500余次,涉及合同的订立、效力、保全、变更、转让、权利义务终止等,并对典型合同进一步用条款规定,如买卖合同、赠与合同、借款合同、租赁合同等。

此外,合同编中还出现了颇具前瞻性的内容,在数字经济和电子商务发展背景下,完善电子合同订立规则,增加了预约合同的具体规定,完善了格式条款制度等合同订立制度。

【人格权编·热词及亮点】

独立成编,向“性骚扰”说不

人格权编共6章51条,规定了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肖像”“信息”等词出现频次较高。

人格权编中,对“职场/校园性骚扰”“网络侵权行为”“遗体捐献”等话题均作出回应。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人格权的商品化利用,人格权编还全面回应了人格权保护在科技与信息时代面临的各种挑战。比如明确“AI换脸、伪造声音侵犯肖像权声音权”“明确要求基因编辑等新技术不得违背伦理道德”等。

【婚姻家庭编·热词及亮点】

“收养”“离婚”频次高,“离婚冷静期”有热度

自审议民法典以来,和婚姻家庭有关的“离婚冷静期”“婚内单方举债是个人债务还是共同债务”等问题热搜不断,成为全民话题。人大网公布的数据显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征求意见征求期内有21万人参与,提出27万余条意见。

【继承编·热词及亮点】

尊重被继承人意志是最大亮点

去世后如何处理社交账号?叔叔去世后,侄子能否继承房产?民法典继承编中给出答案。

继承编共4章45条,是7编中内容相对较少的部分,“继承”是民法典继承编出现次数最多的词,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以及遗产的处理等章节。此编热度排名靠前的词还包括“继承人”、“遗嘱”、“遗产”、“遗赠”等。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杨立新认为,民法典继承编草案最大的亮点是尊重被继承人的意志。关于遗嘱形式的完善、遗产管理人制度,都体现了这种精神。

【侵权责任编·热词及亮点】

“责任、侵权”频次高,明确禁止高空抛物

侵权责任编共10章95条,对侵权行为作出详细规制。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梳理发现,该编中,“责任”“侵权”“损害”等成为热词,出现超过100次。

今年两会期间,“完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规则”“完善网络侵权处理规则”等成为亮点。例如,对于全民热议的“头顶上的安全”问题,民法典回应关切,明确“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拒绝高空抛物从一种倡议正式成为法律层面的一项禁止性规定。

中国法学会民法典起草领导小组成员、侵权责任编总召集人张新宝认为,侵权责任编是在全面依法治国大背景下的侵权责任法升级版,更加符合公平正义的理念,强化对权利和合法权益的救济,更强调过错对责任构成、责任承担和责任免除及减轻的意义,以实现对人们正当行为自由的保护。

【民法典中的数字】

16个数字须牢记

2/3、1/2、30……一个个数字嵌入1260个条文中,为保障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织就精密针脚,这些数字,值得被记住。

比如,为未成年人设定“2”“8”“40”的年龄界限,守护他们的意愿与安全:“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收养八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应当征得被收养人的同意”“无配偶者收养异性子女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当相差四十周岁以上”。

【条款红线】

“禁止、不得”筑牢法律边界

既“温柔”又“霸道”,民法典用周全的条文撑起“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也用“禁止”“不得”等字眼,框定了法律红线。民法典全文中,“不得”出现195次,“禁止”出现24次,其中,有的为婚姻搭建守则,比如“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也有的为技术明确边界,比如“信息处理者不得泄露或者篡改其收集、存储的个人信息”“不得以丑化、污损,或者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伪造等方式侵害他人的肖像权”。

THE END
1.面向未来的继承制度改革分析民法典2023中的遗产继承条款在法律的发展历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遗产继承问题的关注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遗产能够得到合理分配和使用,中国政府决定对现行的《民法典》进行修订,并在2023年正式实施了新的《民法典》。本文将深入探讨新《民法典》中关于遗产继承的一系列变革,以及这些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80572.html
2.民法典继承法的新篇章亲属继承与遗嘱执行规则变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民法典继承法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重大变革。这些变化不仅影响了家庭关系,也对遗产分配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的法律框架下,亲属继承和遗嘱执行规则发生了显著变化。 首先,关于亲属继承方面,民法典明确规定了亲属之间相互间依照直系血缘关系确定优先顺序,即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等。这种规定旨https://www.1lhyh3ij.cn/ke-pu-dong-tai/425865.html
3.民法典继承法解读新时代家庭财产的传承之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深入,民法典继承法在保障家庭成员之间财产关系公平合理、便于遗产顺利传承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天,我们就以“民法典继承法”为主题,探讨如何在新时代中正确理解并应用这一法律规定,以确保家庭财产能够得体地流转。 https://www.xtssu.cn/nong-ye-zi-xun/564354.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第六编 继承 第一章 一般规定 第一千一百一十九条 本编调整因继承产生的民事关系。 第一千一百二十条 国家保护自然人的继承权。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条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相互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难以确定死亡时间的,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亡。都有其他继承人,辈份不同的,推定长辈https://www.gskanglexian.gov.cn/klx/zfxxgk/xzbmxxgk/xzrmzf/jgz/fdzdgknr/GGFLFW/art/2023/art_6e4918b2c5414d75aced8206324e37ad.html
5.《民法典·继承编》知识解读(之二)问:张律师,法定继承、遗嘱、遗赠扶养协议的顺序是怎么样的呢? 答:《民法典》第1123条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继承开始后,在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同时存在的情况下,首先适用遗赠扶养协议,然后适用遗嘱,最后适用法定继承。遗https://hhrb.dbw.cn/Html/szbz/20220614/szbz90500.Html
6.杨立新:《中国民法典释评·继承编》新书推荐书名:中国民法典释评·继承编 书号:978-7-300-28239-8 作者:杨立新 装祯:精装 出版时间:2020-08-1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作者简介 杨立新,男,1952年1月出生,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民商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世界侵权法学会主席、东亚侵权法学会理事长。兼任http://www.law.ruc.edu.cn/lab/ShowArticle.asp?56586.html
7.[共同关注]打开民法典草案·继承编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侄甥可代[共同关注]打开民法典草案·继承编 扩大法定继承人范围 侄甥可代位继承相关推荐 [三农长短说]河南济源 太行猕猴上演“猴王争霸” [国防军事早报]天舟八号将送“月壤砖”到空间站 [决战沙海]新疆阿克苏 荒漠变果园 “冰糖心”中的“甜蜜”收获 [从全球农场到中国餐桌]第七届进博会特别报道 从全球农场到中国https://tv.cctv.com/v/v2/VIDEY6VjHsJDbhGciaPudvBZ200516.html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案例注释版(第五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案例注释版(第五版) 高清PDF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案例注释版(第五版) txt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案例注释版(第五版) 电子书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 继承编:案例注释版(第五版) 在线阅读 https://topbester.com/ebook/download/182111.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理解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已于2020年5月28日公布,将于2021年1月1日起施行。民法典颁布后,做好民法典的贯彻实施工作,是人民法院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任务。特别是民法典施行后,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民法总则九部法律同时废止,最高人民法院此前颁布的与上述九部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84937
10.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11.《民法典》之《继承编》与原有《继承法》的修改与变化(1)此次民法典继承编草案对继承遗产的范围做了改变,将《继承法》中遗产范围,公民的收入、房屋、林木、文物、著作权等一一列举的方式删除,将遗产范围扩大为“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插图1 立法上采取了概括的方式,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可以被继承,最大限度地保障私有财产继承的需要https://m.jl.huatu.com/2020/0525/15327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