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法司法解释有几个(民法典中有关继承法新规)

围绕上述问题的争论在我国理论和司法实践中由来已久,并未因为《民法典》的颁布而消弭。本文以前述问题为分析对象,立足于《民法典》的规范体系,有机结合域外法律经验,厘定形成抚育关系之继父母子女的法律关系性质,在此基础上确定其继承权的规范依据,并从体系化角度解释《民法典》第1127条的适用条件。

一、继父母子女之间主张继承权的规范依据

(一)继父母和继子女不因抚养教育事实产生拟制血亲关系

1.依抚养教育事实认定拟制血亲关系缺乏要式性

2.依抚养教育事实认定拟制血亲关系会引起身份关系冲突

虽然《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规定,形成抚养教育关系的继父母子女之间适用该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但无论原《婚姻法》和原《继承法》,还是《民法典》本身,均未将继父母子女关系等同于真正意义上的拟制血亲关系。

4.依抚养教育事实认定拟制血亲关系不符合意思自治原则

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需以当事人意愿为基础,婚姻家庭关系亦是如此。在继父母与继子女间建立拟制血亲关系,涉及双方当事人及其近亲属的重大身份利益,应由当事人通过意思表示决定。例如通过收养设立拟制血亲关系的,需要送养人、收养人以及8周岁以上未成年人的同意(我国《民法典》第1104条)。部分欧洲国家正在尝试通过法院命令为继父母设立一定范围内的照顾权,而此种照顾权的设立前提之一便是法定父母双方的同意。

虽然未成年人与继父母共同生活是生活常态,但不能就此推定继父母子女之间有产生拟制血亲关系的意愿。现实生活中继父母对继子女承担抚养义务的原因复杂,并非均是出于自愿,其可能是对现任丈夫或妻子的辅助行为,或因为顾及夫妻感情而为之,且继父母接纳继子女共同生活或承担抚养教育义务的事实,并不意味着其愿意在将来继续承担该义务。继子女被抚养教育时尚未成年,处于被动状态,更无法推定他们同意与继父母产生父母子女关系。若不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意愿,仅凭继父母单方实施的抚育行为便强行认定拟制血亲关系,不仅有违意思自治原则,也不利于鼓励继父母照顾继子女,甚至会损害继父母之生子女的利益。若他们期望产生拟制血亲效果,完全可以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03条的规定通过收养实现。

5.依抚养教育事实认定拟制血亲关系缺乏比较法基础

从比较法角度看,大多数国家的法律均认为继父母子女仅为姻亲关系,不存在实质性权利义务,也不属于法定继承人。例如美国《统一遗嘱验证法典》(UniformProbateCode)和大多数州均没有规定继子女和继父母的继承权。在德国,继父母仅可协助生父母一方共同决定子女的日常生活事项,继父母子女之间没有扶养费请求权,也没有继承权。

将继父母子女视同拟制血亲关系的情形极为少见,如1965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家庭法典》第47条第1款曾规定,继父母对继子女有共同照顾权。朝鲜继承法规定,继子女的继承地位等同于婚生子女,无须认定继父母子女之间是否具有扶养关系;继父母、继兄弟姐妹也有相应的继承权。

(二)《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之立法本意再探讨

在再婚家庭中,继子女仍保有与生父母的亲子关系,继父母又为继子女的生活与成长承担了实际责任,由此发生了“法律上父母”和“事实上父母”之分裂。法律的任务即在于对法律上的父母、承担实际责任的父母与子女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衡平,其中又以维护子女最大利益为基本原则,兼顾其他二者的合理期待。一方面,应尊重继父母与继子女业已形成的事实关联,在日常生活、子女交往等方面为其设定参与权利;另一方面,应注意此种参与权是较低位阶意义上的辅助照顾权,而非真正的父母照顾权,不能取代生父母权利。

(三)解决之道:对《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的缩限解释

缩限解释指的是法律规定的文义过于宽泛,与立法者欲表达的意图不符,没有排除特定情形,导致立法者的意图难以实现,故须将适用范围缩限于立法者原本希望适用的案件类型或特定法律关系。如前所述,若将《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理解为在继父母子女之间形成拟制血亲关系,会造成法律政策矛盾和法律适用冲突,故继父母子女之间即使存在抚养教育关系,也只能产生某种介于姻亲关系和血亲关系之间的特殊姻亲关系。应通过缩限解释的方法探求《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的适用范围,明确特殊姻亲关系的权利义务,避免亲属关系之间的冲突。

父母权利又称为亲权或父母照顾权,具体包括生活照料权、教育权、继承权、姓名权、监护权和代理权等。根据《民法典》第1084条,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父母子女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并没有失去监护权和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职责,除非生父母根据《民法典》第36条被撤销监护权。也正因为如此,继父母即使承担了抚养教育职能,也不能取代生父母获得完整亲权。

综上,继父母子女不因抚养教育事实而产生拟制血亲关系,只能针对日常生活照料形成弱式意义上的辅助照顾权,故继父母和继子女不能根据《民法典》第1072条第2款结合第1070条相互主张继承权,只能根据第1127条主张继承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父母的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相对《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1月1日失效)》有以下变化:变化1新增了2种立的方式新的继承规定,增加了2种合法有效的立遗嘱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此外要注...

为增强闽清人民的法治观念和法治意识,增强法治氛围,更好地维护民众的合法权益,建设和谐美好的闽清,近期,闽清县司法局组织各村居法律顾问及司法所深入各乡镇各村各户展开系列宣传活动。活动中,普法志愿者通过向居民发放《》等宣传材料的形式,对居民进行了《民法典》等法律宣传,并向居民详细讲解了《民法典》中涉...

1、协议的男女双方须有合法的夫妻身份。2、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须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3、协议离婚的双方当事人须有离婚的合意。4、协议离婚时必须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作出恰当、合理的安排,并达成一致的协议,对的分割做出适当的处理。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关系,终止...

1、父母双方为了孩子买的婚房,各自的出资部分以及对应的增值部分,都属于个人财产,在时不作为共同财产进行分割。2、《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等。一、婚前父母帮子女买房的出资属于个人财产婚前父母帮子女买房的出资是个人财产还是归夫妻共同...

2020年12月30日,最高人院发布了首批《》司法解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家庭编的解释(一)》(下称“新司法解释”)共有91条文,涵盖一般规定、、夫妻关系、父母子女关系、、附则六个部分。新司法解释虽与之前的内容高度相同,但也存在不少修改和亮点。本文分为上、下篇,在此...

[案情简介]2020年8月17日,原告李某某起诉孙某某、姜某某民间借贷一案在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人院立案。2020年2月13日至2020年7月24日期间,孙某某以做生意资金周转为由向原告借款206万元,口头约定了以15%的年利率计算利息,并承诺在2020年8月15日前偿还借款本息。但是,还款期限届满...

一、后孩子的”>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归谁1、协议处理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书上写明关于子女随哪方生活。在离婚之诉中,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法院会尊重其协议,但是双方协议由父方或母方抚养子女对子女正常...

1、起诉孩子的的判决为:(1)不满两周岁的孩子由母亲抚养;(2)已满两周岁的孩子,可由父母协商决定;(3)已满八周岁的孩子,应当遵从其个人意愿。2、依据:《》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

不是儿戏,婚姻的缔结需要达到法定的年龄,这样婚姻才会被所保护,男生年龄要求未22周岁,女性则为20周岁。现在规定几岁可以由于婚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要求,结婚只有达到一定的年龄,才能具备适合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也才能履行夫妻义务,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所以,尽管我国法律赋予每个公民结婚的权...

对后孩子的抚养的规定是法36条规定,父母和子女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并不会因为离婚而进行消除,但是离婚之后,父母对于子女仍然是需要承担相关的抚养和教育的义务的,这就体现在用的支付方式当中。《婚姻法》第三十六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

THE END
1.扶养的法律适用原则主要包括哪些?扶养法律原则含广义狭义之分。狭义指平辈间如夫妻、兄弟姐妹的扶养义务,广义则包括赡养、扶养、抚养。若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664822.html
2.遗赠扶养协议公证(精选10篇)受诉法院经审理后认为,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以家庭承包方式承包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发生继承问题,所以该遗赠扶养协议违背相关法律规定,确实无效,原告渠某不能取得该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原告渠某以被告展乙侵犯其土地承包经营权为https://www.360wenmi.com/f/file5qxd01mr.html
3.扶养是什么意思扶养的解释是什么前者称为扶养义务人,后者称为扶养权利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扶养是指一定范围的亲属间相互供养和扶助的法定权利义务。它没有身份、辈分的区别,是赡养、扶养、抚养的统称·即包括长辈对晚辈的抚养、晚辈对长辈的赡养和平辈亲属间的扶养。我国继承法、刑法使用扶养一词·即采用广义的解释。从国外立法来看·大https://www.hao86.com/ciyu_view_9aa1b043ac9aa1b0/
4.《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完结)(我的真朋友)剧评《我的真朋友》涉及法律问题交流(序)房屋买卖、租赁一般涉及如下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建设施工一般涉及如下法律、法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10186367
5.[渝粤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婚姻与家庭法复习题13.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可撤销婚姻的请求权主体是() A.双方当事人 B.受胁迫方本人 C.当事人的近亲属 D.与当事人共同生活的近亲属 14.我国法律规定配偶在继承上的顺位是() A.独立顺序法定继承人 B.随从顺序法定继承人 C.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2004585
6.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7.论遗嘱自由之限制:立法干预的正当性及其路径除了遗嘱不得与法律规定相抵触、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善良风俗外,综合看,大陆法传统和英美法传统的遗嘱继承法中,限制措施主要有特留份制、遗产先取权、特殊贡献份额、扶养费请求权、因结婚而致无效、赋予法庭“修改遗嘱”或“重写遗嘱”的权力等,其中特留份制最为普遍。遗嘱人用遗嘱处分自己财产的意思表示,只有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13083.htm
8.注意!父母的这些财产,独生子女也无法继承!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法定继承人,有扶养能力,不尽扶养义务的,应当不分或者少分遗产。 哪些人可以分遗产? 同一顺序的继承人如何分割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https://www.bj148.org/wq/szfdw/bjssfj/202304/t20230405_1649537.html
9.独生子女与继承遗产10篇(全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也是遗产, 保护工作需要查阅许多历史、地理、人文等方面的书籍, 同时需要购买一些先进的器材 (如音像器材、录音、鉴别设备、数据库设备等) , 各项调查、考证、申报、管理、展示、保护工作, 在用人、用车、用料等具体工作上耗资大、耗时长, 若没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很容易给工作造成被动。目前https://www.99xueshu.com/w/ikeyw6ar259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