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浅析涉外法定继承之诉讼时效的同案异判现象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作者:叶海涛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

·此文系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上海市律师协会立场·

先来看一起较为典型的涉外法定继承案例。

//

一、涉外法定继承之典型案例

案件人物关系简图见下:

二、案例简析

(一)法律适用

本案的法律适用还是比较清晰的。因被告张2系美国国籍,本案为一起典型的涉外民事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法定继承,适用被继承人死亡时经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动产法定继承,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本案被继承人张母死亡时的经常居所地以及不动产所在地均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因此本案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二)张母是否享有涉案房屋的部分产权

(三)诉讼时效的认定

在司法实践中,原告主张法定继承的诉讼时效是否已经超过法律规定,存在不同的审判观点。纵观司法实践,也已经出现了不少同案异判的情况。

审判观点一: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死亡时,发生继承的事由,随着继承的开始,被继承人遗产的所有权即应从被继承人转移到各继承人,被继承人张母去世后,其继承人并未明确表示放弃遗产,在继承人均未表示放弃继承且遗产也未进行分割的情况下,遗产应当归全体继承人共有。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遗产处于各继承人共有状态,继承人主张继承分割遗产的权利为共有物分割权。共有物分割请求权实质为形成权,故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审判观点二:

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被继承人张母死亡时之日即本案继承开始之日为1992年,而张1提起诉讼之日为2016年,已经超过了法律规定的二十年诉讼时效,原告的诉讼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最终不能获得法院的支持,被驳回。

三、案例引发的思考

美国著名法官、法学理论家本杰明·卡多佐曾经指出:“如果有一组案件所涉及的要点相同,那么各方当事人就会期望有同样的决定。如果依据相互对立的原则交替决定这些案件,那么这就是一种很大的不公。如果在昨天的一个案件中,判决不利于作为被告的我,那么如果今天我是原告,我就会期待对本案的判决相同。如果不同,我的胸中就会升起一种愤怒和不公的感觉。”同案不同判,毫无疑问会严重影响到法律的权威性和司法的公信力,也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

显然,以上对诉讼时效的两种不同裁判观点会导致截然相反的裁判结果。为避免同案不同判情形的反复出现,减少社会不稳定的因素,极有必要对此现象做一厘清,以为及早统一司法实践的指导思想提供一点有益参考。

首先,之所以会产生本案诉讼时效之争,究其本质,还是因为不同法院在法理基础上存在不同的认知分歧,即:法定继承遗产分割是共有遗产析产关系,还是单纯的继承权实现关系。

坚持共有遗产析产关系的主要依据是《物权法》第29条和最高人民法院1987年10月17日做出的《关于继承开始时继承人未表示放弃继承遗产又未分割的可按析产案件处理的批复》(〔1987〕民他字第12号)。

由此,在共同共有状态下,案件诉讼时效不应受继承法第八条的调整,法定继承人可随时主张权利,无诉讼时效的限制。

坚持单纯的继承权实现关系的主要依据是《继承法》第8条。

《继承法》第8条明确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由此,继承开始后,案件诉讼时效应受到继承法第8条的调整,法定继承人必须在上述诉讼时效内及时主张权利。

法定继承中的遗产分割纠纷是否适用诉讼时效,正是因为这个问题至今法律仍无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因为是否适用诉讼时效分歧形成大量的“同案异判”,所以诉讼当事人也为此问题而不断上诉和申请再审。

其次,在本案情形下,一刀切地对继承权诉讼时效说Yes还是No,都有其两面性。说Yes,虽有利于对其他继承权人的最大限度保护,但极有可能因继承人怠于行使法律规定的权利而使法律事实状态处于长期不确定的不稳定状态,不利于唤醒沉睡的法律权利,可能导致继承关系无法终结;说No,虽法律适用清晰明确,但又不利于对其他继承权人的充分保护。

从某种意义上说,继承法律关系其实是一个动态的继承权向静态的遗产所有权转化的过程,究其本质,还是继承权的实现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确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人接受继承或放弃继承的意思表示、继承人应继承份额的确定、继承人应保留份额的处理、遗产的保管与分割以及继承权的丧失等。不能武断地一刀切地认为非此即彼。

第三,在对涉外继承案件的诉讼时效适用上,最高院应充分考虑到以下司法实践发展的客观现实,尽早出台统一的审判指导意见以统一法律适用,规范自由裁量权。

我国虽然不是判例法国家,但案例指导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制定法规范的不足,确保类似案件的法律适用基本统一,避免“同案异判”。

(二)实现减少讼争的作用

四、我们的建议

随着人们的法律意识增强,不少人已经开始尝试通过遗嘱、信托、保险等方式提前对自己的财产作出安排。但不可否认,法定继承仍然是现代社会遗产继承的主要方式之一。在目前最高院尚未出台统一的指导意见的情况下,司法实践关于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诉讼时效的争论仍未停歇。两种观点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为防患于未然,减少不必要的纷争和避免因上述法律适用的不统一而出现法律风险,站在专业人士的角度,我们还是建议:

(1)当事人及早树立财富传承意识,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通过遗嘱等提早规划,避免真空和失权;

(3)涉及继承人较多、且分散在全球各地时,当事人应取得和及时更新所有继承人的通讯方式,避免因部分继承人失去联系而导致遗产处理只能确定共有份额而无法实际处分遗产的情况;

(4)涉及父母一方较早过世,遗留的房产较为久远,可能涉及到公房租赁、集资房屋、动拆迁等情况,当事人应及时留存上述财产的原始资料,以免等到本案的类似情形发生时,难以查明当初房产的分配、出资,以及购买情况等;

(5)针对个人及家族的实际情况,及早梳理现状,如果发生本案的类似情形,尽可能先内部协商,协商不成则通过专业律师和适当的法律途径维权,以结束遗产长期未分割的不稳定现状,避免将纷扰传给下一代,甚至再下一代。

上海律协投稿通道:

shlxwx@lawyers.org.cn欢迎来稿~

原标题:《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浅析涉外法定继承之诉讼时效的同案异判现象》

THE END
1.关于继承的诉讼时效法定继承权的诉讼时效 关于法定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问题,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解决此类纠纷的方式有三种:一是双方协商,直接沟通以达成和解;二是调解,请第三方协助双方和解;三是诉 全部3个答案 > 1.64万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 关于遗产继承的诉讼时效为3年。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您可以选择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46367.html
2.新民法典遗产继承诉讼时效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来说是三年。一般诉讼时效为三年,所以这里继承权的诉讼时效应为三年。继承开始https://www.lawtime.cn/ask/question_34185028.html
3.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存款继承 法定继承常见问题解答 放弃继承权后可以反悔吗 什么情形下会丧失继承权 法定继承诉讼时效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哪个优先 什么是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4.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二庭商事审判若干实务问题解答(二)王成律师18,此类案件诉讼时效的特别规定 为了依法保护金融债权,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金融不良债权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自2001年4月至今,最高人民法院相继下发了《关于审理涉及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收购,管理,处置国有不良贷款形成的资产的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对的答复》,《关于处理担保法生效前发生前发生保证行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02.html
5.2018年遗产继承中关于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律师博文《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但对下列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一)支付存款本金及利息请求权;(二)兑付国债、金融债券以及向不特定对象发行的企业债券本息请求权;(三)基于投资关系产生的缴付出资请求权https://m.maxlaw.cn/lawyerarticle/details/916419772822
6.存款继承纠纷答辩状篇3:存款继承纠纷答辩状 一、新疆物业纠纷调解现状 2011 年- 2014 年新疆物业纠纷情况据统计, 2011 年全区调解物业纠纷1841 件, 2012 年2952 件, 2013 年4483 件, 2014 年4767 件, 可以明显看出物业纠纷是呈每年递增趋势在逐年增加。我区物业纠纷情况主要有城市物业纠纷、城乡结合物业纠纷和企业物业纠纷三种主要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e6pdv0h.html
7.遗产继承纠纷向谁起诉,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是什么被继承人生前可能有不同的住所,比如一个是户籍所在地,一个是经常居住地;其财产也可能置于不同的地方,比如房产在上海,存款在北京,家具、电器等日常用品在。 1、为了便于确定继承开始的时间、继承人与被继承人生前的关系、遗产的范围和分配等问题,使继承遗产的纠纷得到正确解决,民事诉讼法规定,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的诉http://m.fabao365.com/channel/baoxianlipei/83195/
8.山西省高院:贷款超过诉讼时效,银行无权直接扣划借款人在银行的至于原、被告在贷款合同中关于被告在原告不能按期还款时有权从原告账户直接扣收贷款本息的约定,乃是对还款方式的一种约定,并不意味着被告可通过自行抵销的方式行使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债权。综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二十九条第一款“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应当遵循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9455998.html
9.父亲去世留下200万存款和基金杭州蒋先生取钱遇上难题:怎么证明我是他王巧珍说,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如果有异议可以提起起诉或协商解决,遗嘱继承永久有效,但遗嘱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 遗嘱上有没被列入的财产怎么办呢? “就要按法定继承来”,也就是按第一顺序、第二顺序的继承人顺序进行分配。王巧珍建议,在立遗嘱时,可以把个人财产归谁所有的大方向写进去,去世后,涉及比如https://hznews.hangzhou.com.cn/shehui/content/2023-07/13/content_8577837_2.htm
10.保险纠纷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专家导读 保险纠纷的诉讼时效分为三种情况,其一是非寿险之诉讼时效,人寿险之外的其他保险诉讼时效是两年;其二是人寿保险的诉讼时效,从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五年;其三是海上保险的诉讼时效,诉讼时效是两年,从事故发生之日开始计算。 保险纠纷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一、保险纠纷诉讼时效规定是什么? 《保险法》https://m.64365.com/zs/1423376.aspx
11.诉讼时效(六)基于存款关系的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请求权; (七)基于债券关系的还本付息请求权。 本条规定诉讼时效的客体为请求权,但列举规定以下七种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1)规定抚养费、扶养费、赡养费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理由是,受抚养、扶养或受赡养者一般是年幼、年老或其他缺乏劳动能力的人,抚养费、扶养费、赡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