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是指继承人在法定期限内未行使其继承权,该权利消灭的一种法律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分为两种:一是普通诉讼时效,二是最长诉讼时效。
1.普通诉讼时效
普通诉讼时效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继承人应当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两年内提起诉讼。这一期限适用于大多数继承权纠纷案件,如遗嘱的效力、遗产分配等。在普通诉讼时效期满后,继承人将丧失起诉权,即使法院受理了案件,也可能因为超过诉讼时效而被判决驳回。
2.最长诉讼时效
最长诉讼时效是指在特殊情况下,继承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延长诉讼时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这一期限适用于以下几种情况:
(1)继承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已经连续五年以上无法行使起诉权的;
(2)继承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由于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或其他正当理由,未能在两年内提起诉讼的;
(3)继承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已经连续三年以上向侵权人主张权利,但侵权人拒不履行义务的;
(4)继承人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已经连续两年以上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寻求解决纠纷,但未能达成协议的。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