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有哪些(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

第1127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1129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抚养较多的,可以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民法典》第1111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0条: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民法典》第1131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①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②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2条:养子女与生子女之间、养子女与养子女之间,系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在继父母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情况下,继父母子女享有双重继承权: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1条: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在继兄弟姐妹之间形成扶养关系的情况下,继子女与继兄弟姐妹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3条:继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权,因继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关系而发生。没有扶养关系的,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继兄弟姐妹因形成扶养关系发生继承权的,并非以继父母子女间形成扶养关系为依据,而是以继兄弟姐妹之间形成扶养关系为依据。继父母子女形成的扶养关系,不能及于继兄弟姐妹之间。如果继子女仅与继父或者继母有扶养关系,而与继兄弟姐妹彼此之间没有扶养关系,则他们只能分别与继父或者继母互有继承权,而彼此之间没有继承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问题解答: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且前述的子女除婚生子女外,还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

【引言】父母过世了,未留,留下来的由所有继承人平分——这即是法定继承情况下的遗产“均分”原则。关于这个原则,可能很多人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必定均分么?不是。当一个家庭发生法定继承时,“均分”原则只处于最低优先级。在其之上还有三个更高优先级的原则,适用于不同的家庭情况。以上结论,即来自...

问题解答: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先全部继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继承,在没有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的情况下,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

专利纠纷当事人的纠纷案件范围是:专利纠纷;有关申请公布后,授予前,他人实施发明的费用纠纷;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纠纷;关于对职务发明人奖励和报酬的纠纷。如果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构成对专利权人的侵权。一、专利纠纷当事人的纠纷案件范围是什么?专利管理机关是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

法院受理劳动争议范围的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例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纠纷。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这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纠纷。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例如劳动者因被用人单位除名...

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1、遗产继承纠纷起诉的时效是三年。2、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

问题解答:无继承人的法定继承顺序是:如果有遗赠的,归受遗赠人继承;如果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无人继承的要经过公告程序后,没有继承人的,才能按照无人继承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THE END
1.2018年遗产继承中关于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律师博文2018年遗产继承中关于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 导读:立遗嘱是公民的一种自有权利,表现为公民对个人财产的自由处分,财产所有权的流转,所以遗嘱继承的效力会受到财产所有权效力的影响。发生了遗产纠纷,为了促进财产流转,充分利用财产,不让财产承受人躺在权利上睡觉,https://m.maxlaw.cn/lawyerarticle/details/916419772822
2.继承时效的最新规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最新规定 遗产继承 1.79万人问过 找法网咨询顾问已解答 获取解答 > 遗产继承时效有规定 遗产继承 1.66万人问过 平台特邀律师已解答 获取解答 > 继承的法定时效 遗产继承 1.45万人问过 综合律师团队已解答 获取解答 > 还有疑问?直接咨询律师 > 继承时效的最新规定 3456 位律师在线解答https://wap.findlaw.cn/wenda/q_46722665.html
3.民法典规定法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久法定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法定遗产的继承是没有时效的,并不会因为没有办理继承公证,遗产就会属于他人。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https://www.5858.com.cn/article-558014.html
4.2020年最新遗产继承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法律常识2020年最新遗产继承法诉讼时效法律规定是什么 新的《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继承法》及其相关解释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由新的司法解释颁布替换。 遗嘱继承在本质上是财产所有权的流转,所以遗嘱继承的效力会受到财产所有权效力的影响。为了促进财产流转,充分利用财产https://wap.lawpa.cn/changshi/521443.html
5.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法定继承诉讼时效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哪个优先 什么是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法定继承的法律特征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意思表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 第七章 代理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二节 委托代理 第三节 代理终止 第八章 民事责任 第九章 诉讼时效 第十章 期间计算 第二编 物权 第一分编 通则 http://www.jiangmen.gov.cn/jmzrj/gkmlpt/content/2/2095/mmpost_2095897.html
7.有人故意拖着不分遗产怎么办(遗产继承过了3年还能起诉吗)2022年当事人父亲因车祸去世,可以拿到100多万元赔偿款,段某和她孩子要求作为继承人分割遗产。https://www.dalvlaw.cn/question/483431.html
8.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律师普法民法典遗产继承规定如下: 一、遗产范围: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所有合法财产。只要是自然人合法取得的财产,都属于遗产,都可以被继承,包括:网络财产、虚拟货币等。 二、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1、配偶 2、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3、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抚养关系的继父https://m.110ask.com/tuwen/11380771550926968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