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房屋纠纷的诉讼时效常见问题法律知识

房产纠纷+婚姻继承+拆迁分家=专注房产案件代理

正文:

【案情介绍】

马某某与马某是姐弟关系。二人的母亲、父亲分别于1981年3月、4月去世,留有位于朝阳区某村某号院的宅基地上的房屋三间。二人均明确表示要求继承父母的遗产。1984年,马某某将原有房屋三间拆除,新盖房屋四间,马某未提出异议。2002年11月,马某提出要求分割新盖的四间房屋,但马某某认为此房是自己翻建的,不是父母遗产而是自己的财产,双方发生争议,马某诉至法院要求依法分割马某某翻建的房屋。

第一种意见认为:马某的要求分割房屋的请求,已超过继承法规定的两年诉讼时效,不应支持马某的诉讼请求。

第二种意见认为:继承开始后,马某与马某某对父母的遗产形成共有关系,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应支持马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判决】

本案最终经过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一审、二审、再审,最终驳回了马某要求分割新房四间的诉讼请求。本案系真实案例,但考虑到当事人隐私,做了些许变动。

一、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之间就遗产形成共有关系。

根据《物权法》第十四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自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时发生效力。”该条规定了,不动产物权的取得,是以登记为原则的。

但同时《物权法》在第二章(关于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的规定)第三节其他规定中第二十九条规定:“因继承或者受遗赠取得物权的,自继承或者受遗赠开始时发生效力。”第三十一条规定:“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条至第三十条规定享有不动产物权的,处分该物权时,依照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

也就是说,因继承取得物权的,是在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的,但若继承人要处分继承的不动产的,需要经过登记方可处理。在本案中,在马某和马某某的父母去世后,继承就开始了,此时,马某和马某某对本案中的三间房屋是一种共有关系。

二、继承人要求对形成共有关系的遗产进行分割的权利,是继承人作为物权人的权利,不应适用诉讼时效的限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77条规定:“继承的诉讼时效按继承法的规定执行。但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视为接受继承,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延长,均适用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尽管该条后被最高法院废止,但该条关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就遗产形成共有关系的规定,是与物权法的规定相一致的。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是遗产的共有物权人,继承人要求分割、处分遗产的权利,属于继承人作为物权人的权利。

根据诉讼时效的理论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的规定,可以看出,诉讼时效,仅适用于债权请求权,而物权作为对世权,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三、遗产被翻建后,原遗产已经灭失,继承人就原遗产享有的物权,因物权标的物的灭失而不存在,不能再行使物权或物上请求权,只能向侵权人主张侵权责任。

梁老师,在讨论物权法建议稿时,曾指出:““物权请求权”是专门针对“物权”的法律救济措施,是“物权”的特殊保护方法。物权请求权的优点,在于其“构成要件简单”,因此物权请求权行使的程序就特别方便,只须证明自己享有“物权”就足够了,法院也仅凭原告享有“物权”这一点就给予保护。这就使请求权人避免了就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举证的麻烦。

因此,民法在侵权责任制度之外,特别规定“物权请求权”制度,作为保护“物权”的特殊救济措施。反过来,物权请求权也有局限性,这就是行使物权请求权一定要有“物权”存在。“物权”什么时候存在?“标的物”存在,“物权”就存在。标的物一旦“毁损、灭失”,例如房屋都已经烧毁,汽车已摔下悬崖变成一堆废铁,手机已经灭失,这时“物权”(所有权)已经消灭,你就不能再行使物权请求权遗产房屋纠纷的诉讼时效,你只能向法院提起侵权责任之诉。不动产或者动产一经毁损,原物权已不存在,行使物权请求权的基础已经丧失,受害人只能依据侵权责任请求保护,无所谓物权请求权存在。”

四、遗产被其他继承人擅自翻建时,其他继承人的权利救济。

当遗产被其他继承人擅自翻建时,作为权利受到侵害的继承人,应区分情况进行救济:

第一种情形,当遗产尚未被完全推翻、翻建时,即物权的标的物尚存在时,权利受到侵害的继承人,可以基于《物权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造成不动产或者动产毁损的,权利人可以请求修理、重作、更换或者恢复原状。”和物上请求权的效力,可请求擅自翻建的继承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或恢复原状。

第二种情形,当遗产已经被完全推翻、灭失,并被翻建后,此时,物权的标的物已经灭失,被侵害的继承人不能再行使物权或物上请求权,而只能根据《物权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侵害物权,造成权利人损害的,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和《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向侵权人主张侵权责任。此时,其他继承人原有的物权及物上请求权已经转化为要求侵权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侵权之债。

五、其他继承人要求擅自翻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侵权之债,是有诉讼时效限制的。

《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当事人可以对债权请求权提出诉讼时效抗辩……”。

本案中,1984年,马某某将原有遗产推翻重建时,马某对此时知情的,其当时未及时行使其对遗产所享有的物权及物上请求权,在遗产被翻建成新房后,马某也未及时向马某某提出侵权责任之诉。自马某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其诉讼时效就应该起算,马某在2002年起诉时,早已超过了诉讼时效。

THE END
1.继承人间的房屋遗产纠纷不适用诉讼时效而物权法第三十四条至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分别对应返还原物、排除妨害、消除危险三大物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原因是我国制度的立论基础不同,域外立法明文规定时效制度同时约束物、债两类请求权者并不鲜见。 本案中,诉争房屋为遗产且继承开始后尚未分割,双方当事人均享有继承权且未表示放弃继承,应视为继承完毕,故https://www.chinacourt.org/article/detail/2013/02/id/893801.shtml
2.房屋遗产继承时效是多久?导读:房屋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的时间。因为根据我们国家《民法典》第188条,当中明确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的时间,最长的诉讼时效是20年的时间,因此发生继承纠纷,可以到法院起诉。 一、房屋遗产继承时效是多久? 因房屋继承产生纠纷的,向人民法院起诉时,诉讼时效是3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https://www.64365.com/zs/1443705.aspx
3.遗产房屋继承诉讼时效针对遗产房屋继承纠纷,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多种方式解决。协商是一种成本较低的方式,可以就遗产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83154.html
4.房产遗产继承时效怎么算?房产遗产继承时效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人在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犯之日起的二年之内,其遗产继承权纠纷确在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期间,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以下是中止诉讼时效的情形:1、在诉讼时效期间内,因不可抗拒的事由致继承人无法主张继承权利的,人民法院可按中止诉讼时效处理https://m.loupan.com/ask/1242579.htm
5.2018年遗产继承中关于诉讼时效有什么规定?律师博文李XX于2000年搬入301号房屋,与父亲共同居住15年。李XX对父亲尽到了主要赡养义务,且李XX是五个子女中唯一一个没有房子的。李XX3岁时左眼摘除,现在一直是假眼,属于残疾人,就业有限制。父亲自书遗嘱将301号房屋留给李XX继承。母亲的遗产份额自1994年至今已经21年,李XX认为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在母亲去世后没有发生https://m.maxlaw.cn/lawyerarticle/details/916419772822
6.房屋遗产分割超过三年还能胜诉吗(房屋继承只判了份额怎么分割)元甲律所婚姻家事团队“以诉促调”,促成一家人和平解决矛盾,帮助当事人获得151万元房屋折价款!北京市https://www.dalvlaw.cn/question/483323.html
7.继承法关于财产继承的最新规定继承父母遗产有时效吗继承资格的争议:因在被继承人死亡时,法定继承人均未表示放弃继承,案涉遗产已经处于各被继承人共同共有状态,此时继承人的权利性质属于继承人基于继承不动产而产生的物权请求权,故此类纠纷应参照共有财产分割的思路,不适用有关诉讼时效的规定,即便被继承人去世超过20年,继承人主张要求分割房屋遗产也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https://www.fljg.com/baike/637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