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需要注意,两种方式都需要有两个人以上在场作为见证人,并且需要注明年月日。
二、新增订立遗嘱“见证人”规定为防止老人被胁迫订立不符合内心真实意愿的遗嘱,民法典新规要求,必须有2名或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但要注意以下三类不能作为见证人:
四、父母可将房产交给子女外的第三人以后父母的房产不一定只能留给子女!《民法典》已经明确规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均可以成为扶养人并获得遗产。
老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扶养人照顾自己,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同时也有义务在离世后将遗产赠与扶养人。
温馨提醒:
《民法典》规定,当遗赠扶养协议与遗赠、遗嘱继承并存时,应当优先执行遗赠扶养协议处理所涉遗产。
过去公证遗嘱法律效力最高。不管子女们持有任何形式的遗嘱,只要有公证遗嘱的存在,最后房产继承分配都会以公证为准。但从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取消了这一规定,改为:
六、有效继承人范围扩大了,今后侄子外甥也能继承房产在法定继承人方面,子女被安排在第一顺位继承人里,后面还有第二顺位继承人。《民法典》新规扩大了法定继承人范围:新增了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作为代位继承人,可以依法继承房产。
但这并不意味着侄甥们就能与自己的孩子分房子。
只要有第一顺序继承人,即配偶或孩子或父母仍健在,就轮不到别人来继承。
继承分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而且遗嘱继承享有效力优先性。在并未订立遗嘱的情况下,一般法定继承按顺序进行。
七、当心已设立居住权的房屋《民法典》新增了房产“居住权”的用益物权。居住权通过遗嘱、签订书面合同和向登记机关登记后设立。
当房屋居住权设立后,即便子女继承了该房屋,也不能把居住权人赶走。只有当居住权期届满或居住权人死亡后,居住权才消失。
被继承人与他人共有的房产中,属于他人的部分。比较常见的情况有:父母共有的房产。
举个例子,老张夫妇有两个子女A和B。妻子离开后,未留下遗嘱,老张此后与其中一名子女生活。
后来,老张立下遗嘱后也走了,遗嘱明确房产归一起生活的子女A,那么子女B是否就无法继承房产了呢?答案是否定的!
因此可以看出,即便老高立遗嘱指定了唯一继承人子女A。子女A也只能继承2/3房屋产权,无法继承房产共有部分。
不过,如果公房“房改”后转为产权房,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了。
写在最后:
现在城市建设的新趋势是旧改替代棚改,大拆大建成为过去式,而那些留下来的房子也不会凭空消失。按照阿里创始人马云的说法,预测未来一对年轻人起码可以继承5套房产。
因此关于房产继承的变化新规确实应当引起重视。或许顺利继承现有的房子固然重要,但回过头想,父母花费半生积蓄换来了几代人的安乐窝也并非易事,作为子女还是更应多尽孝道与陪伴,更好地让父母安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