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子女能不能继承父母房产?2021年起,房产继承有新规!

独生子女能不能继承父母房产?2021年起,房产继承有新规!

继承父母房产新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其中就对父母的房产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也就是说,“继承权”新规,2021年起,父母房产统统按“新规”处置。

??1、新的继承权增了2种立遗嘱的方式

??立遗嘱在我国并不普及,因为在常人的观念中,遗嘱就等同于“将要去世”,有种不安的感觉。如果亲戚朋友或者邻居听到了谁家要“立遗嘱”,第一想法就是这个人是不是出现什么问题了,或者精神错乱了?没事儿立什么遗嘱。所以说,即便是很多老年人有立遗嘱的想法,但是除非必要,他们是不愿意公开立遗嘱的。

??在以往,立遗嘱的常见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去公证处进行公证,但是有很大的弊端和局限性,想要立遗嘱的人一般都是年迈的老人,既然年纪大了,那么行动自然迟缓和不便,还有的老人只能坐在轮椅上,公证处动辄几十上百公里路程,老人们经不起这样折腾。

??新的继承规定,增加了2种合法有效的立遗嘱方式:录像遗嘱和打印遗嘱。这可就减轻了老人们的很多麻烦事儿,例如很多老人不识字、年老了认识不清,可以录像。

??2、为了防止立遗嘱被迫无奈,新增了“见证人”规定

??现在的一线城市房价4-8万元,二线城市房价也在1万元以上,如果没有父母们的资金支持,年轻人想要纯粹依靠自己买房子不那么容易,即便是买房上车了,可能这套房子不是自己唯一的一套房子,有研究显示,家庭1个孩子出生,就需要至少1套房子,随着这个孩子成年,家里至少需要3套房子(不管是置换还是总计3套)。一套房子几百万元,这可是很多人半辈子才能挣到的钱了。

??所以为了争父母的房产,有很多兄弟姐们出怪招,例如事先跟父母讲一些事情,要求父母必须按照自己的意见立遗嘱,不然就就有严重后果。所以,为了防止这种事情发生,规定必须有2名见证人在场才行,确保遗嘱出自老人内心的想法。

??3、新增加遗嘱的“宽恕”制度

??顾名思义,就是给老人立遗嘱一次反悔的机会,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见到子女们不孝顺父母,但是为了获得父母的房产表面一套背后一套。所以“反悔”制度就给了父母们另外一道保障,有机会修改遗嘱。

??4、新规定设定“遗嘱最新第一”原则

??5、新规增加了有效继承人范围

??虽然说现在有序开放了二胎,但是社会文化水平也在逐渐提高,为了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愿意生育,更愿意独善其身,随着家庭缩小化越来越明显,可能很多家庭没有第一第二合法有效继承人,那么这些人奋斗一辈子的财产和房产最终讲给谁?新规定增加继承人范围,外甥、外甥女、侄儿、侄女都位列其中。都可以依法继承房产了。

??这些就是新民法典中关于继承的改变。关于继承,并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简单,如果一不小心,可能就会失去继承财产。

这五种财产不能被继承

独生子女也不行!

“独生子女无法继承父母的房产了!

实际上还真不一定,

今天就跟您聊聊五种子女不能继承的财产。

??第一种情况,被继承人与他人共有的财产中,属于他人的部分

??什么意思?就是财产表面上看来是属于被继承人的,实际上被继承人并不拥有全部的所有权,最常见的情况是夫妻共有财产。

??我给您举个例子您就明白了。

??老张夫妇有两个儿子,夫妇俩婚后买了一套房子,登记在老张名下,老伴去世后老张和小儿子一起住着。现在老张也去世了,留下一份遗嘱写明房子归小儿子。

??那是不是大儿子就分不到房了?不是,大儿子还能分到1/6的房产。为啥啊,我给您看张图您就明白了

??我们看图:

??您看,实际上老张的太太也有1/2房子的所有权,如果老张的太太去世前没立遗嘱,那按照法律规定,老张的太太手里1/2的房产会由老张、大儿子和小儿子平分。

??分配结果就是,老张占2/3产权,大儿子和小儿子各占1/6产权。而老张的遗嘱只能决定这房子2/3的产权归属。

??网上说独生子女有可能不能继承自己的房子,也是这个道理。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简单,立个遗嘱说明白就行了。

??第二种情况,使用权不能继承

??最常见的是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和公有住房使用权。

??先说农村宅基地,农民对宅基地只有使用权,而这块儿土地是归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所以,宅基地不能算个人的遗产。但是,宅基地上建成的房屋是个人财产,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而且就算儿女的离开农村转成城市户口也能继承。

??再说公有住房,个人对公有住房只享有使用权,而它的产权归国家或单位所有,因此不属于个人遗产。不过,如果公房“房改”后转为产权房,就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了。

??第三种情况,有些权利是不能被继承的

??第四种情况,死亡赔偿金、抚恤金是不能被继承的

??因为这份财产一般是在被继承人因事故或因公死亡之后获得,是对死者近亲属的经济补助和精神抚慰。注意了!这是给死者近亲属的,因此不属于死者的遗产,不能被继承。

??第五种情况,保险金

??保险金是否可以作为遗产被继承,看情况。一般来说,如果保险指定了受益人,那么被保险人死亡后,保险金应该属于受益人,而不是被保险人的遗产,当然特殊情况除外。

继承、买卖、还是赠与?

三种房产过户方式主要交啥税?

??假设:小明(已成年)无房,父母在大连有一套“满五唯一”普通住宅,90平米。

??下面,我们根据这个案例,分析一下继承、买卖、赠与这三种方式涉及的税费吧!

??政策补充:

??个人所得税: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8号)第一条规定,符合以下情形的,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一)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

??(二)房屋产权所有人将房屋产权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

??契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契税暂行条例》:契税税率为3—5%.契税的适用税率,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前款规定的幅度内按照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并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根据《辽宁省契税暂行实施办法》第三条:契税税率为4%。对个人购买普通住宅的,税率暂减按3%征收。

??增值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一、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

??......

??(三十六)涉及家庭财产分割的个人无偿转让不动产、土地使用权。

??家庭财产分割,包括下列情形:离婚财产分割;无偿赠与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兄弟姐妹;无偿赠与对其承担直接抚养或者赡养义务的抚养人或者赡养人;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依法取得房屋产权。

??印花税: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房屋赠与应当按照产权转移书据税目缴纳印花税,税率为万分之五。

??个人所得税:

??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无偿受赠房屋有关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78号)第一条规定,符合以下情形的,对当事双方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三)房屋产权所有人死亡,依法取得房屋产权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

??契税: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有关契税问题的批复》:

??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土地、房屋权属,不征契税。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承受死者生前的土地、房屋权属,属于赠与行为,应征收契税。

??契税: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调整房地产交易环节契税营业税优惠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23号)第一条规定,关于契税政策:(一)对个人购买家庭唯一住房(家庭成员范围包括购房人、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下同),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契税。(二)对个人购买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面积为90平方米及以下的,减按1%的税率征收契税;面积为90平方米以上的,减按2%的税率征收契税。家庭第二套改善性住房是指已拥有一套住房的家庭,购买的家庭第二套住房。

??增值税:根据《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个人住房转让实施差别政策。其中,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之外的地区,个人将购买不足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按照5%的征收率全额缴纳增值税;个人将购买2年以上(含2年)的住房对外销售的,免征增值税。

??个人所得税:《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08号),对住房转让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时,以实际成交价格为转让收入。纳税人申报的住房成交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且无正当理由的,征收机关依法有权根据有关信息核定其转让收入,但必须保证各税种计税价格一致。

??对转让住房收入计算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纳税人可凭原购房合同、发票等有效凭证,经税务机关审核后,允许从其转让收入中减除房屋原值、转让住房过程中缴纳的税金及有关合理费用。

??对个人转让自用5年以上,并且是家庭惟一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1994)财税字第20号)规定:“二、下列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六)个人转让自用达五年以上、并且是唯一的家庭生活用房取得的所得。”

??(二)“家庭唯一生活用房”是指在同一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纳税人(有配偶的为夫妻双方)仅拥有一套住房。

THE END
1.2024年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新规是什么导读:独生子女也不一定在任何情况下都能继承父母房产,在遗产继承开始以后,如果父母有遗嘱就应该执行遗嘱,可父母在遗嘱中是可以把遗产房给法定继承人以外的其他人的,父母没有遗嘱的,除了子女之外,配偶及父母的父母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 2024年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新规是什么 https://www.64365.com/zs/1322966.aspx
2.独生子女补贴2020新规定独生子女费发放新规定20203、所以如果是独生子女的话,是可以根据《继承法》规定,继承父母的房产的,但是并非全部继承。需要与父母的父母,也就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共同享有平等的继承权,都是*顺序继承人。 以上就是关于独生子女补贴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齐装网CCTV展播品牌,深耕互联网装修8载,比熟人更靠谱。https://www.qizuang.com/baike/24595.html
3.独生子女继承房产有哪些规定律师普法被继承人的子女和父母同时平等的享有房子的继承权。如果父母在去世时有立遗嘱,按遗嘱继承,没有遗嘱的,按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继承。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新规定是,独生子女不一定可以继承到父母的房产的。独生子女https://www.110ask.com/tuwen/1818818834882481380.html
4.明年起,父母的房子全部按“新规”继承!这五种财产,独生子女不能继承这五种财产,独生子女不能继承 2021 继承父母房产新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其中就对父母的房产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也就是说,“继承权”新规,2021年起,父母房产统统按“新规”处置。https://www.meipian.cn/3bjshwu9
5.独生子女如何继承父母房产最新政策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的主要方式包括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如果父母生前已经立下遗嘱指定由独生子女继承房产,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45917.html
6.法律规定独生子女怎样继承父母房产孙侠律师 房产纠纷领域推荐律师 咨询我 律师解答: 法律规定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可以按照继承顺序(第一顺序包括:配偶、子女、父母)进行法定继承,第一顺序的继承人享有平等的继承权,独生子女可能无法全额继承父母房产;还可以通过被继承人在生前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进行遗嘱继承,将其可以全额赠与给独生子女。 法律依据: 2021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127378.html
7.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的相关法律规定及遗嘱认证的重要性此外,父母还可以考虑将房产转让给孩子,以确保孩子能够全额继承父母的财产。 独生子女无法全额继承父母房产是根据法律规定的,但通过遗嘱认证可以确保孩子能够继承父母的财产。父母应及早做好遗嘱认证,明确财产分配意愿,以保障独生子女的权益。同时,父母也可以考虑将房产转让给孩子,确保孩子能够全额继承父母的财产。https://www.jiwu.com/baike/101002.html
8.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到底需要交钱吗?答案都在这里独生子女继承房产 到底交不交钱? 独生子女真的无法100%继承 已经故去父母的房子吗? 继承父母的房子 需要交多少钱? 父母赠与、直接继承、把房子卖了变现 哪个方式更合适? 答案都在这里 近日,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印发了《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公告里对个人受赠房屋的相关问题进行https://m.jnnews.tv/zxbk/p/2019-09/10/717917.html
9.再闹也没用,2022年继承父母房产一律按新规办,独生子女也不例外2022年房产继承出新规了!大家一直以来都觉得,独生子女继承父母的房产是无可厚非的事情。但新规告诉你,除了独生子女,其他人也有继承你父母房产的资格! 其实民法典也明确规定,除了子女,配偶和父母都是个人日常的第一顺位继承人,本身独生自己完全继承父母异常就有风险。要是父母领养的孩子,同样享受同等权力的继承权。 http://www.shuohenglaw.com/article/1971.html
10.未来独生子女无法继承父母房产?中国法学会回应地方人民网北京8月2日电 (朱紫阳)7月31日,国新办举行民法典及其实施有关情况吹风会。针对独生子女继承父母房产有关问题,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委员王利明做出解释。 王利明指出,民法典1128条在代位继承中增加兄弟姐妹死亡情况下,其子女可以代位继承。但根据此条解释出将来独生子女可能不能继承父母的财产,是值得http://m.people.cn/n4/2020/0803/c3630-14314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