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继承人的先后顺序有哪些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二、财产继承人继承财产怎么分配的

首先,在同一顺位的继承人之间,他们所应分配的遗产比例,应当保持大体平等。

然而,在某些特定情形下,例如对于那些生活上遭遇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来说,在分配遗产时,应当给予特别的关照和扶持。

其次,对于那些并非继承人身份,但依赖于被继承人供养的人士,以及那些对被继承人提供较多抚养帮助的非继承人,也可以适当地分得部分遗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

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又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三、财产继承人的顺序占比是多少合适

在法定继承中,财产继承人的次序以及各自所能获得的遗产份额,并无固定且公认的“适宜”比例,而需要根据实际情形来加以确定。

此外,对于那些在被继承人的生活中承担了主要抚养责任或者与其共同生活的继承人而言,在进行遗产分配时,他们有权获得更多的份额。反之,如果有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的继承人却未能履行抚养义务,那么在进行遗产分配时,他们将可能无法获得任何遗产,甚至可能会被要求支付相应的罚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在法律规定的继承范畴内,财产继承人的优先级依次为: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含婚生、非婚生、养子女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父母(含生父母、养父母及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若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包括兄弟姐妹(含同父母、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养及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THE END
1.《民法典》继承新规:这4种财产不能继承!(详解+法条)第一千一百二十二条 【遗产的定义】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https://www.yueyang.gov.cn/sfj/58105/58109/content_1814955.html
2.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摘要: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合法有效继承。相对于遗嘱继承,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那么,其法律特征是什么?它和遗嘱继承的关系是什么?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是什么?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3.死亡继承人有什么顺序律师普法死亡继承人顺序,具体如下: ( 1)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 2)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能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继承需要什么材料 1、申请人的身份证或户口簿的及其复印件;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委https://www.110ask.com/tuwen/159411743397197747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