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0年土地确权完成以来,农村建房标准相应提高,许多农民也面临宅基地继承问题。
随着一户一房政策的实施,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越来越规范,那么农村宅基地到底能不能继承什么情况下可以不继承让我们了解一下2021年的宅基地政策!
农村宅基地能继承吗
我国的《土地管理法》早有规定:
农村宅基地、自留地的所有权都归村集体所有,而不是归农民所有。
农民只拥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按照国家一户一宅的原则,一旦每户家庭实行分户,宅基地就无法继承。
所以想要达到继承的条件,你就必须拥有当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格。对于非农业户口的居民,宅基地是不能被继承的,而且房屋不能进行修缮、翻新和重建,只有等房屋倒塌以后,才会被村集体回收。
由于宅基地的特殊性,许多户口已经迁移到城市的农村人口就会担心长辈留在老家的宅基地还能够继承吗
因此过去几年里办理好住宅的确权是必要措施,否则未来子女将无法继承。
而现在21年已经到来,正在实施的《民法典》对确权有了全新标准,今后无论是农村户口还是属于城市户口,都可以享有继承农村宅基地的权利,当然多子女家庭的情况将有所变化,农村户口在继承权上的优先度更高。
什么情况不能继承农村宅基地
1、不是一户一宅
农村实行一户一宅的政策,也就可以避免农村出现一户多宅的现象,即使子女与父母分户了,也可以同样拥有新的宅基地。
分户之后,父母死亡后的宅基地将无法被继承,只能够继承宅基地上的房屋,而且禁止子女翻建和新建新的房屋。
2、五保户的宅基地
在以前,农村五保户的宅基地可以由亲属来继承,不过这存在很大的问题,也就是一户多宅的现象,如果五保户自愿退出宅基地,那么宅基地将会被收回,即使是他的亲属也无法继承。
3、宅基地闲置超过两年
宅基地被闲置的现象在农村比较常见,比如那种没有建房,也没有参与种植树木的就处于闲置状态,闲置超过两年的宅基地将会被回收,宅基地自然也是无法被继承的。
4、超出规定的部分无法继承
现在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了,有部分的农户为了扩大自己的宅基地面积,会进行住房扩建,这属于占用了公共村集体土地,超出土地确权面积的房屋无法被子女继承。
农村宅基地继承手续
在农村,宅基地继承或者买卖属于农村土地使用权发生了转移,在继承之前,需要办理宅基地使用权变更登记手续:
提交当地的土地管理部门,在15个工作日内可以完成审核。办理时需持有关证明文件、材料,比如土地确权证书和户主户口簿等,审批通过后,会加盖县、市人民政府印章的土地证。
这里介绍一下农村宅基地的继承政策,中国的农村土地政策是面向农民的,即农村家庭的每个成员在宅基地的使用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宅基地以户为单位生存,在此期间,宅基地使用权不能分割。个别家庭成员死亡并不意味着宅基地使用权消失。
综上所述,宅基地不是个人财产,不能作为遗产继承。一般来说,每个人只继承宅基地使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