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有哪些(遗产继承纠纷诉讼时效)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或女婿)、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有抚养关系的继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抚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民法典》

第1127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1129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抚养较多的,可以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民法典》第1111条: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本法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

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0条: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以依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适当的遗产。

《民法典》第1131条:对继承人以外的依靠被继承人扶养的人,或者继承人以外的对被继承人扶养较多的人,可以分给适当的遗产。

①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②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2条:养子女与生子女之间、养子女与养子女之间,系养兄弟姐妹,可以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被收养人与其亲兄弟姐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在继父母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情况下,继父母子女享有双重继承权: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1条:继子女继承了继父母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父母的遗产。

继父母继承了继子女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生子女的遗产。

在继兄弟姐妹之间形成扶养关系的情况下,继子女与继兄弟姐妹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第13条:继兄弟姐妹之间的继承权,因继兄弟姐妹之间的扶养关系而发生。没有扶养关系的,不能互为第二顺序继承人。

继兄弟姐妹之间相互继承了遗产的,不影响其继承亲兄弟姐妹的遗产。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继兄弟姐妹因形成扶养关系发生继承权的,并非以继父母子女间形成扶养关系为依据,而是以继兄弟姐妹之间形成扶养关系为依据。继父母子女形成的扶养关系,不能及于继兄弟姐妹之间。如果继子女仅与继父或者继母有扶养关系,而与继兄弟姐妹彼此之间没有扶养关系,则他们只能分别与继父或者继母互有继承权,而彼此之间没有继承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问题解答: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且前述的子女除婚生子女外,还包括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

【引言】父母过世了,未留,留下来的由所有继承人平分——这即是法定继承情况下的遗产“均分”原则。关于这个原则,可能很多人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必定均分么?不是。当一个家庭发生法定继承时,“均分”原则只处于最低优先级。在其之上还有三个更高优先级的原则,适用于不同的家庭情况。以上结论,即来自...

问题解答: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是:配偶、子女、父母先全部继承,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不继承,在没有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的情况下,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按照下列顺序继承:(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二)...

专利纠纷当事人的纠纷案件范围是:专利纠纷;有关申请公布后,授予前,他人实施发明的费用纠纷;专利申请权和专利权归属纠纷;关于对职务发明人奖励和报酬的纠纷。如果是未经专利权人许可实施其专利,构成对专利权人的侵权。一、专利纠纷当事人的纠纷案件范围是什么?专利管理机关是国务院各部委和地方人民政府根据...

法院受理劳动争议范围的纠纷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例如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是否存在劳动关系的纠纷。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这包括劳动合同的签订、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等方面的纠纷。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例如劳动者因被用人单位除名...

继承纠纷的诉讼时效是多久1、遗产继承纠纷起诉的时效是三年。2、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

问题解答:无继承人的法定继承顺序是:如果有遗赠的,归受遗赠人继承;如果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归国家所有,用于公益事业;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无人继承的要经过公告程序后,没有继承人的,才能按照无人继承办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THE END
1.民法典关于继承诉讼时效关于继承遗产的诉讼时效 关于继承遗产的诉讼时效问题,您知道遗产继承纠纷的诉讼期限为三年吗?在此期间,您可以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处理纠纷。协商是直接双方沟通达成一致的方式;调解则是 全部3个答案 > 1.61万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新民法典继承诉讼时效 继承诉讼时效是三年,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23210.html
2.继承案诉讼时效是多久免费法律咨询继承案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从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存在特殊情况,比如https://www.66law.cn/question/49497693.aspx
3.继承案诉讼时效是多久针对继承案的诉讼问题,协商、调解和诉讼是常见的解决方式。在选择解决方式时,需综合考虑效率、成本和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69190.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司法解释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类别焙姻赡养U养继承遗嘱遗赠继承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二十四号批准日期发布部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发布日期1985,04,10实施日期1985,10,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法律唯一标志2368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http://www.zhuangpeitu.com/article/51358751.html
5.继承的诉讼时效多长,继承诉讼时效有哪些阻却事由?我国继承法第8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2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二、继承诉讼时效有哪些阻却事由 诉讼时效的阻碍是指因出现一些情形而导致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我国民法通则和有关司法解释还规定了诉讼时效的中止、中断等http://m.fabao365.com/channel/yichanjicheng/129236/
6.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与司法解释第七条【继承权的丧失】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一)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二)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三)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四)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第八条【诉讼时效】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109/08/7293128_343758576.shtml
7.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
8.注会经济法知识点免费11篇(全文)5.司法解释: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 (1)凡属于法院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法院进行解释。 (2)凡属于检察院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法令的问题,由最高人民检察院进行解释。 (3)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解释如果有原则性的分歧,报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8c8sbb7.html
9.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法定继承诉讼时效 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哪个优先 什么是法定继承 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 法定继承的法律特征 1、法定继承是遗嘱继承的补充。法定继承虽是常见的主要的继承方式,但继承开始后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