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riageandFamilyandInheritanceLaw
一、课程基本信息
学时:32(实验学时8)
学分:2.0
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
中文简介:
本课程是面向社会工作专业的选修课。婚姻家庭与继承法法是个适用范围极为广泛的法律,涉及到结婚、离婚、家庭关系、法律责任等多个方面,而且它与宪法、民法、刑法、劳动法、行政法、国际法等法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现实生活中,婚姻家庭纠纷多、复杂,处理难度大。婚姻家庭法是非常重要非常实用的部门法,作为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有必要系统地学习、全面地掌握这一部门法所涉及的法理、原则,包括具体的法律法规、法条的理解和运用。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婚姻法和继承法的基本原则,结婚的要件,禁止结婚的情形,离婚的条件和程序,继承的开始,遗产的分配等基础知识,并要求学生在此基础上具备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婚姻家庭和继承纠纷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拟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三)借助多媒体、网络信息等现代教学手段,不断补充、更新教学内容,扩大学生的知识吸收量,开拓学生的眼界。
(四)在教学过程中,综合采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团队合作、课堂讨论、调查研究和社会实践等现代教学手段,并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分配
第一章婚姻法、继承法概述
2
第一节婚姻法、继承法的概念和特征
掌握
第二节中国婚姻、继承立法的发展
重点与难点:婚姻法、继承法的概念和特征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了解中国婚姻、继承立法的发展
第二章婚姻制度、继承制度概述
3
第一节婚姻家庭制度概述
了解
第二节继承制度概述
重点与难点:婚姻家庭制度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了解继承制度
第三章婚姻法、继承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婚姻法基本原则
理解
第二节继承法基本原则
重点与难点:婚姻法基本原则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掌握继承法基本原则
第四章亲属制度
第一节亲属、亲属法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亲属的种类和范围
第三节亲系、亲等
第四节亲属的发生、效力及其终止
重点与难点:亲属的种类和范围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掌握亲属的发生、效力及其终止
第五章结婚制度
第一节结婚制度概述
第二节结婚条件
第三节结婚程序
第四节婚约
第五节夫妻可互为对方家庭成员
第六节婚姻无效与撤销
重点与难点:结婚条件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掌握婚姻无效与撤销
第六章离婚制度
第一节离婚制度概述
第二节登记离婚制度
第三节诉讼离婚制度
重点与难点:登记离婚制度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掌握诉讼离婚制度
第七章离婚的效力
第一节离婚时夫妻身份效力
第二节离婚后子女的抚养教育
第三节离婚时夫妻财产效力
重点与难点:离婚时夫妻身份效力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掌握离婚时夫妻财产效力
第八章婚姻的效力
第一节夫妻的人身关系
第二节夫妻财产关系
重点与难点:明确夫妻的人身关系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掌握夫妻财产关系
第九章父母子女关系
第一节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
第二节继子女、养子女
重点与难点: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掌握继子女、养子女
第十章收养关系
第一节收养制度的基本原则及意义
第二节收养的成立与终结
重点与难点:收养的成立与终结
衡量学习是否达到目标的标准:能运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
第十一章继承
第一节法定继承
第二节遗嘱继承
第三节遗赠与遗赠扶养协议
重点难点:法定继承
实验环节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实验4
实验项目名称
离婚案例
婚姻财产分割
收养案例
继承案例
实验目的
培养分析案件能力
实验内容与要求
要求运用学过的法理分析给出的案例
实验类型
验证
实验教学方式
分组讨论、课堂发言及展示
学时数
分组情况
5人一组
主要实验仪器
无
考核办法和评价标准
课堂发言、小组展示效果计入平时成绩
五、推荐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源
(一)推荐教材
陈苇:婚姻家庭继承法学,群众出版社2017年版
(二)参考书
1.陶毅主编:新婚姻家庭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2.巫昌祯:婚姻与继承法(第五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