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员解惑:新旧法律规定不一样《民法典》的代位继承能否适用以前的继承

什么是代位继承?举个例子,贾先生高寿、去世时享年九十八岁,其有二名子女贾A和贾B,贾B不幸在老爸贾先生之前过世,此时贾B有权继承贾先生的遗产份额由贾B的子女来继承,这就是代位继承的概念。

新旧法律规定不一样,《民法典》的代位继承规定能否适用施行前的继承案件,是很多人的困惑。鄞源公证处用最近受理的几个案例来解惑。

被继承人何四(化名)于二〇二〇年初去世。何四生前未婚未育,父母双亲、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先于他亡故;何四有兄弟姐妹三人:何大、何二、何三。何大、何三均先于何四过世,且均生育有子女。二〇二一年秋,何二向我处申请办理继承公证要求单独继承何四的遗产,何大、何三的子女向我处提出异议,要求与何二一同继承何四的遗产。

在本案中,被继承人何四在我国民法典施行前去世、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且其第二顺序继承人尚有亲姐姐何二在世,虽然其遗产在二〇二一年一月一日前未处理完毕,但关于他的遗产继承适用继承法的规定,因此何大、何三的子女不享有代位继承权。

今年八月,宁波市鄞源公证处又办结了两起涉及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的继承公证。

被继承人刘某(化名)今年去世。他生前未婚未育,父母双亲、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先于他亡故;刘某共有多名兄弟姐妹,其中一名兄弟姐妹先于刘某过世,先过世的这名兄弟姐妹生育有子女。

在本案中,被继承人刘某在我国民法典施行后去世,关于他的遗产继承适用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因此先于刘某去世的这名兄弟姐妹的子女享有代位继承权,有权与刘某其他尚在世的兄弟姐妹们共同继承刘某的遗产,当然,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被继承人郭某(化名)于二〇一七年去世,郭某生前未订立遗嘱。他生前未婚未育,父母双亲、祖父母、外祖父母都先于他亡故;郭某共有一名兄弟姐妹,也就是其姐姐郭大某,郭大某先于郭某过世并有一女郭小某。今年八月,郭小某向我处申请继承舅舅郭某的遗产。

《民法典》的代位继承适用以前继承的条件

为什么《民法典》之前的继承,有些适用《民法典》的代位继承,有些却适用《继承法》,兄弟姐妹的子女不能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在我国民法典施行前死亡时,适用兄弟姐妹子女代位继承的规定有诸多前提条件:第一,遗产依据继承法属于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第二,遗产在民法典施行前尚未处理完毕;第三,代位继承人应当主动请求代位继承,具体方式包括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向公证机构申请办理继承公证等;第四,代位继承人仅限于兄弟姐妹的子女。

民法典赋予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有利于平等兄弟姐妹的继承权,不因去世早而丧失参与遗产分配的权利;第二,有利于保护个人的合法财产,尽可能使财富留在家族内部传承。兄弟姐妹属于我国法定的第二顺序继承人,以上现实意义将对我国未来的独身人士、孤寡老人群体的遗产继承产生切身影响。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地址:宁波市鄞州区南部商务区永强大厦五楼(天童南路639号)邮编:315000E-mail:yy99813520@163.com

THE END
1.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有遗嘱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一顺序先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关于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的问题,下面由华律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https://www.66law.cn/laws/1766976.aspx
2.法定继承顺序的规定是什么?法定继承顺序的规定是什么? 导读:法定继承的顺序分为了两个顺序,第一顺序包括了配偶、子女以及父母,第二顺序包括了兄弟姐妹、祖父母以及外祖父母,那么在继承遗产时会由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先进行继承,当第一顺序的继承人无法继承遗产时,那么这时遗产也是会由第二顺序的继承人进行继承的。https://www.64365.com/zs/1118105.aspx
3.法律规定继承人的顺序是怎么样的?继承法律常识1.法律是如何规定继承人的顺序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http://www.gdxclawyer.com/news/579.html
4.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摘要: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合法有效继承。相对于遗嘱继承,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那么,其法律特征是什么?它和遗嘱继承的关系是什么?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是什么?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5.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是什么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有遗嘱按照遗嘱继承,没有遗嘱按照法定继承。法定继承的顺序: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第一顺序先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https://mip.findlaw.cn/ask/question_jx_164626.html
6.继承人顺序的法律规定及意义弘扬正义、公平与效率是制定并执行继承人顺序法律规定的核心目标。这些规定不仅有助于满足个体对自身财产安排以及家族传统延续的要求,还有助于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解释继承人顺序在法律中的基本原则和功能 根据我国《继承法》,我们可以确定继承人的顺序,即先确定第一顺位继承人,如果没有第一顺位继承人,则确定第二顺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275659.html
7.快速法律咨询继承法法律知识专题听律网遗产继承是指生前享有财产因死亡而转移给他人的死者为被继承人。遗产继承的方式有四种遗嘱继承、遗赠、遗赠抚养协议、法定继承。 快速法律咨询继承法相关内容 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快速法律咨询继承法相关内容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快速法律咨询继承法 一、法定继承人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 法律分https://m.471.cn/zt/2264546.html
8.《民法典》继承新规:这4种财产不能继承!(详解+法条)(详解+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对父母的房产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也就是说,“继承权”新规,2021年起,父母房产统统按“新规”处置。 变化1 新的继承权增了2种立遗嘱的方式https://www.yueyang.gov.cn/sfj/58105/58109/content_1814955.html
9.论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及顺序我国继承法规定:配偶、子女、父母为第一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其直系卑血亲代位继承。另外,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女婿,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是由婚姻关系和血缘关系而产生的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973839.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民法典中的一部分,于1985年通过,自1986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规定了个人财产的继承方式、继承顺序、继承权利和义务等内容,对于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本法规定了继承人的继承权利和义务,继承财产的种类和范围,以及继承的顺序和方式。 https://www.fljg.com/baike/448991.html
11.继承法颁布近30年未修改多内容不适应现实需求新闻“这起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继承顺序,这种争议在继承权纠纷案件中相当普遍。若能合理调整配偶和父母在继承中的顺序,将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纠纷。”陈昶屹说,“国外继承法规定,父母通常是第二顺序继承人,与子女、孙子女不在同一继承顺序上。而我国继承法,依照尊老的传统习惯,将父母与配偶、子女规定为第一顺序继承人。虽然http://news.cntv.cn/2014/07/23/ARTI140608120457852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