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产继承中,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是否存在遗嘱。
1.如果存在遗嘱,那么继承将依照遗嘱规定的顺序和比例进行划分。
2.若不存在遗嘱,则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的规定,继承顺序分为两个层次:
(1)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
(2)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3)若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则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在同一顺序中,继承人的继承份额应当均等。
当配偶去世时,房产的继承分配方式需视房产的性质而定。
1.如果房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首先应进行析产,以分割出被继承人的份额。
(1)被继承人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
(2)若无遗嘱,则由第一顺位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按照遗产的分割方式平均分割被继承人的部分房产。
2.若房产属于被继承人的个人财产,则首先按遗嘱继承,无遗嘱时则按法定继承处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
(1)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2)有遗嘱的,则按照遗嘱继承或遗赠办理;
(3)有遗赠扶养协议的,则按照协议办理。
1.在父母财产继承中,分配比例原则上应当均等。
2.对于生活有特殊困难且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予以照顾。
3.有扶养能力和条件的继承人,若不尽扶养义务,则在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少分。若继承人协商同意,也可以不均等分配。
这一规定源自《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条,确保了遗产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你对财产继承还有疑问吗?法律快车法律小助手随时为你解答,确保你的权益得到保障。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