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全文(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为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制定本法。

第二条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

第三条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包括:

公民的收入;

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

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

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

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

公民的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利;

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

第四条个人承包应得的个人收益,依照本法规定继承。个人承包,依照法律允许由继承人继续承包的,按照承包合同办理。

第六条无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

限制行为能力人的继承权、受遗赠权,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为行使,或者征得法定代理人同意后行使。

第七条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

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

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

第八条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二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是,自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

第二章法定继承

第九条继承权男女平等。

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

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

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第十二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岳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第十三条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

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应当予以照顾。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

有扶养能力和有扶养条件的继承人,不尽扶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应当不分或者少分。

继承人协商同意的,也可以不均等。

第三章遗嘱继承和遗赠

第十六条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

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

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第十八条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

继承人、受遗赠人;

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第二十条遗嘱人可以撤销、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

第二十一条遗嘱继承或者遗赠附有义务的,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应当履行义务。没有正当理由不履行义务的,经有关单位或者个人请求,人民法院可以取消他接受遗产的权利。

第二十二条无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

遗嘱必须表示遗嘱人的真实意思,受胁迫、欺骗所立的遗嘱无效。伪造的遗嘱无效。

遗嘱被篡改的,篡改的内容无效。

第四章遗产的处理

第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或者知道被继承人死亡而不能通知的,由被继承人生前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通知。

第二十四条存有遗产的人,应当妥善保管遗产,任何人不得侵吞或者争抢。

第二十五条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两个月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第二十六条夫妻在关系间所得的共同所有的财产,除有约定的以外,如果分割遗产,应当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

遗产在家庭共有财产之中的,遗产分割时,应当先分出他人的财产。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遗嘱继承人放弃继承或者受遗赠人放弃受遗赠的;

遗嘱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

遗嘱继承人、受遗赠人先于遗嘱人死亡的;

遗嘱无效部分所涉及的遗产;

遗嘱未处分的遗产。

第二十八条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胎儿出生时是死体的,保留的份额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第二十九条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

不宜分割的遗产,可以采取折价、适当补偿或者共有等方法处理。

第三十条夫妻一方死亡后另一方的,有权处分所继承的财产,任何人不得干涉。

第三十一条公民可以与扶养人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扶养人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公民可以与集体所有制组织签订遗赠扶养协议。按照协议,集体所有制组织承担该公民生养死葬的义务,享有受遗赠的权利。

第三十二条无人继承又无人受遗赠的遗产,归国家所有;死者生前是集体所有制组织成员的,归所在集体所有制组织所有。

第三十三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

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第三十四条执行遗赠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

第五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根据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财产继承的具体情况,制定变通的或者补充的规定。自治区的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自治州、自治县的规定,报省或者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第三十六条中国公民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外国人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外国人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遗产或者继承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中国公民的遗产,动产适用被继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动产适用不动产所在地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外国订有条约、协定的,按照条约、协定办理。

第三十七条本法自一九八五年十月一日起施行。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继承人顺序如下: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同一顺序继承人的继承比例应当均等,对生活有特殊困难的缺乏劳动能力的继承人,分配时,应当予以照顾。【依据】《》第十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

继承中大众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遗产的继承顺序问题了,哪些人可以当继承人?继承人有没有先后顺序?继承人分到的遗产按什么比例?笔者就这些问题将在下文中解答,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了解这些知识。一、在法定继承、、遗赠抚养协议并存的情况下,哪个先发生效力?遗赠扶养协议的效力优先于遗嘱,遗嘱的效力优先于法定...

一、法定继承第一顺序有先后吗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财产没有先后顺序,应该依法由配偶,子女,父母平均分配遗产。适用法定继承时,依照下列规则分配遗产:①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第1127条)。②同一顺序法定继...

【引言】父母过世了,未留,留下来的由所有继承人平分——这即是法定继承情况下的遗产“均分”原则。关于这个原则,可能很多人已经有所了解。但是,必定均分么?不是。当一个家庭发生法定继承时,“均分”原则只处于最低优先级。在其之上还有三个更高优先级的原则,适用于不同的家庭情况。以上结论,即来自...

虽然近两年价格逐渐趋于稳定,但动辄数十万、上百万,甚至更高的价格,还是让现在多数的年轻人望房轻叹,有多少套房子也慢慢变成代表家庭财产的象征,而如何将房子传给下一代也显得愈发重要起来。可现在网上各种说法满天飞,“税”、“20%的个人所得税”等等很容易就看花了眼,让人左右为难,今天就来和大家说说3种...

案情:原告徐巧娣,女,36岁,农民。被告赵伟成,男,39岁,农民。被继承人徐国柱生前是某市农机厂的退休工人,因与妻子赵雪文未生育子女,于1956年将堂兄12岁的女儿徐巧娣收为养女。徐巧娣将户口关系也迁到徐国柱家,与徐国柱夫妻共同生活。但是,徐巧娣也经常去看望生父母。1969年徐巧...

最高人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意见1985年9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公民处理继承问题的准则,是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继承案件的依据。人民法院贯彻执行继承法,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坚持继承权男女平等,贯...

THE END
1.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份额比例关于遗产继承的顺序,首先是配偶、子女、父母的优先继承权。若无第一顺序继承人,则由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遗产的分配份额比例通常是均等的,但也可以经协商确定不均等分配。这一切都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确保遗产按照法定或遗嘱要求进行合理分配。 2024-11-28 08:17:48 继承律师团队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730176.html
2.财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在讨论财产继承的顺序和分配比例之前,我们首先需要理解一些基本概念。遗产是指一个人去世后,其所有财产和权益的总和。这些财产包括了个人的所有有形和无形资产,如现金、房产、股票、债券、珠宝、艺术品等,以及个人的退休账户、保险政策等。 在中国,继承法规定了五种法定继承人的顺序: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如果http://www.bjcxls.com/flzs/1268.html
3.继承法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是继承法中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遗嘱人遗产的分配方式和比例,以及继承人的权利和义务。以下是对遗产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的详细介绍: 遗产继承顺序 根据继承法的规定,遗产继承顺序依次为: 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https://www.yilaw.net/new/11249.html
4.财产继承法继承顺序及分配比例2024年遗产继承法份额分配继承或赠与财产时需要确定税收,因此必须对财产进行估值。 如果当地许多自住公寓发生交易,税务机关可以使用实际已实现的销售价格。使用比较价值法往往没有相应的对象。 自住房屋和公寓通常使用实际价值法进行估价。首先查看最新建造该物业需要多少费用。然后纳入某些因素(例如建筑物的年龄)相应降低价值。 https://www.fljg.com/baike/620320.html
5.遗产继承的分配比例是多少律师普法遗产继承的分配比例:1、如果被继承人有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按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内容分配遗产。遗嘱或者遗赠抚养协议是长辈对自己遗产处分的意思表示,只要真实合法,是长辈真实意思表示,就应该受到法律保护https://www.110ask.com/tuwen/17376789284647043290.html
6.遗产继承法配偶与子女的比例遗产继承继承知识如果配偶和子女同时继承遗产那么遗产是怎样分配的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配偶和子女在法定继承中是同一顺序的第一顺序继承人。通常情况下,配偶和子女的继承比例为1:1.除非继承人之间有其他约定。法定继承的顺序是按照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进行,然后是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如果存在https://www.suewinjk.com/content-14892.html
7.遗产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区别→MAIGOO知识摘要: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是指由法律直接规定的继承人,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进行处理的情况下,对被继承人的遗产进行合法有效继承。相对于遗嘱继承,它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那么,其法律特征是什么?它和遗嘱继承的关系是什么?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是什么?https://www.maigoo.com/goomai/203764.html
8.遗产继承分配比例,之一顺序继承人分配比例综合法律当夫妻中的一方过世时,其遗产应依据法定继承顺序实施分配。我国继承制度分为四个顺序:之一顺序继承人、第二顺序继承人、第三顺序继承人和第四顺序继承人。依据《继承法》的规定,之一顺序继承人主要包含配偶、子女和母。 遗产继承分配比例图 遗产是配偶先分一半 https://www.hezegd.com/lawnews/zh/128821.html
9.的正当性及其路径国际经济法网[5]其次,如果被继承人死亡时,其妻已怀孕的,分割遗产时须为胎儿保留继承份额。“应当为胎儿保留的遗产份额没有保留的,应当从继承人所继承的遗产中扣回。……”[6]换言之,如果遗嘱内容违反了前述任一情形的,该遗嘱将部分或者全部无效。 “必留份”是新中国继承法的创造,但因“双缺乏”而享有“必要的遗产份额”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13083.htm
10.遗产继承顺序与遗产继承比例是什么样的二,合法继承遗产的比例 指的是确定继承份额的基本标准,即在法律继承中应指定同一顺序的合法继承人。“继承法”第13条明确规定了遗产分配的继承原则。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继承人在同一顺序中的份额通常应该相等。这是继承在合法继承中分配的一般原则,即同一顺序的合法继承人应平等分配继承。法律中的“一https://www.xcyzk.com/case/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