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还是共有物分割?浅析遗产继承中的诉讼时效问题再审研析–专业文章–发现律师事务所

你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可能导致网站不能正常访问!为了你能正常使用网站功能,请使用这些浏览器。

导读

引言

关系纵览

案件事实

观点展示

第二部分案例研析

法定继承权纠纷与共有财产分割纠纷的界分与联系

遗产继承中的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适用问题

【引言】

家事亦国事,因有效遗嘱的缺位,遗产的继承问题往往是打破一个家族平静的石粒,由于继承权兼具人身权与财产权的双重属性,如何准确判断遗产继承案件的基本性质对于决定遗产的最终归属尤为重要,本文将以一则经历十年漫路的再审案例对此问题进行浅析。

一、基本案情展示

(一)关系纵览

(二)案件审理

1.原告诉讼请求

2008年11月6日,陈某1、陈某2向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位于佛山市禅城区高基街房产及该房产的拆迁补偿房产(下称“案涉财产”)为陈某1、陈某2和被告陈直心三人共同所有,各占三分之一产权。后一审法院追加陈某3、4、5、6、7、8,陈某1、陈某2遂变更诉讼请求:请求判令案涉财产由10名继承人共同共有,陈直心减少应分份额。

2.案件查明事实

(1)继承关系纵览

(2)案件事实

二、法院及检察院观点展示

(一)争议焦点

因本文主要就继承权纠纷与共有物分割纠纷的区别及法定继承中的诉讼时效问题进行研析,故此处的争议焦点总结仅围绕该两个主题进行展示。争议焦点1:本案纠纷性质究竟为继承权纠纷还是共有物确认及分割纠纷?争议焦点2:陈某1、陈某2提起本案诉讼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二)法院观点展示及判决结果

1.一审法院

判决结果:案涉财产由陈某1-7、陈直心八名继承人共同共有。

关于诉讼时效,因陈直心取得案涉财产全部所有权的行为无效,该财产一直没有分割,故案涉财产由陈方心、陈直心、陈某1-7共同共有(陈某8在诉讼中明确放弃继承)。陈某1、陈某2于2008年2月20日经查询案涉财产情况后才知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另,根据不动产物权登记主义和公示主义原则,其他八位继承人的权利受到侵害之日应当为陈直心将案涉财产所有人变更为陈直心之日,即1989年3月29日。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的规定,陈某1、陈某2于2008年11月6日起诉,并未超出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

2.二审法院

判决结果:撤销一审判决,驳回陈某1、陈某2全部诉讼请求。

3.再审法院

判决结果:二审判决并无不当,裁定驳回陈某1、陈某2的再审申请。

(三)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抗诉

陈某1、陈某2对再审法院裁定不服,遂向检察机关申请监督,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抗诉理由如下:

1.本案不属于继承权纠纷,应为物权确权纠纷

本案中,陈某1、陈某2未表示放弃继承,故在陈基去世后陈某1、陈某2即取得应继承份额的物权,且双方对继承权均没有争议,争议焦点在于陈某1、陈某2是否放弃其继承所得的财产权。陈某1、陈某2提起诉讼请求确认案涉财产由10名继承人共同共有,其行使的是物权确认请求权,其受到侵害的并非继承权,而是基于继承权取得的相应份额之不动产物权。

2.陈某1、陈某2的起诉没有超过二十年的最长诉讼时效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陈某1、陈某2的权利受侵害之日,应为陈直心将案涉财产变更为陈直心之日,即1989年3月29日,并非继承发生之日,陈某1、陈某2的起诉没有超过二十年的最长诉讼时效。

针对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抗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广东高院”)在抗诉支持的范围内再审本案,根据抗诉意见和被申诉人答辩意见,广东高院总结本案争议焦点为陈某1、陈某2提起本案诉讼是否超过诉讼时效。广东高院认为陈直心在没有经所有继承人同意的情况下,占有案涉财产,侵犯了其他继承人的继承权,故本案应认定为遗产继承权纠纷,而非单纯的共有财产确权纠纷,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关于继承权纠纷的诉讼时效规定,即诉讼时效从陈基死亡时开始,陈某1、陈某2的起诉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其诉讼请求应予驳回,二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法律正确,再审予以维持。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

陈某1、陈某2对再审法院判决不服,遂向最高人民检察院申诉,最高人民检察院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抗诉,抗诉理由如下:

1.再审判决认定本案属于遗产继承权纠纷,属于适用法律确有错误,陈某1、陈某2自被继承人黄意死亡后即与其他继承人取得涉案涉财产的共有物权,本案应为共有物确认与分割纠纷而非继承权纠纷。因继承产生的遗产分割纠纷有一个法律性质的转化过程:一是确认继承权的过程,遗产分割前未明示放弃的视为接受继承,继承人身份确定;二是确定继承之物权利状态的过程,继承人对于遗产享有物权(共有物权),受法律保护,遗产尚未分割的,不影响继承人取得遗产物权的效力;如有多个继承人的,按照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对应《民法典》第三百零八条)的规定,继承人对遗产共同共有。遗产分割显然属于第二个阶段。

针对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最高人民法院根据抗诉意见和被申诉人答辩意见总结本案争议焦点为:1.本案纠纷性质是继承权纠纷还是共有物确认及分割纠纷;2.陈某1、陈某2提起本案诉讼是否超过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最终判决陈某1、陈某2的申诉理由不能成立,维持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粤高法审监民提字第24号民事判决。判决理由如下:

(1)本案应认定为遗产继承权纠纷,而非共有财产确权纠纷

(2)陈某1、陈某2于2008年11月提起本案诉讼,已经超过二年的诉讼时效,亦超过二十年的最长诉讼时效期间

陈氏家族的遗产争夺大战在历经一审、二审、再审、广东省人民检察院抗诉、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再审、最高人民检察院抗诉及最高人民法院再审长达十年之久的多次审理后,终于在2018年11月16日落下帷幕,最终以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为结局。纵观全案,各机关得出的结论相差甚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对本案纠纷基本性质即对法定继承权纠纷与共有物确认及分割纠纷的判断的认定不同,笔者就二者的区分及对应诉讼时效问题进行浅析。

一、法定继承权纠纷与共有财产分割纠纷的界分与联系

继承权纠纷系确认之诉,是对当事人有无继承权及继承财产份额进行确认,继承权纠纷应当限定在享有继承权的自然人身份有争议、继承权取得和丧失、继承权受侵害等情形,而共有财产分割纠纷是给付之诉,适用于案涉财产上的权利已明确,需对财产进行分割、析产的情形,因此二者的关系可以理解为递进,即在继承权确定后,对案涉财产享有继承权的继承人就财产分割存在争议,可进一步提起共有财产分割纠纷。

二、遗产继承中的物权请求权诉讼时效适用问题

但是在继承案件中,并非所有案件均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如债权人向继承人请求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纠纷,此时原告的请求权类型为债权请求权,应当适用诉讼时效。因此,笔者建议在纷繁复杂的案件种类中,继承人无论是何种情况,均应该及时、积极地行使权利,在受法律保护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罗毅律师再审团队介绍

专业致胜,成就经典

罗毅律师再审团队,是以发现律师事务所罗毅律师为核心的精英律师团队,专注办理高审级民商事再审案件,致力推动解决疑难复杂民商事诉讼。

再审团队现有十余名资深执业律师和律师助理,均拥有法学硕士及以上学位,理论功底深厚,实践经验丰富。为给客户提供专业精准的法律服务,每个案件均由罗毅律师全程把控,两名资深执业律师承办和多名律师助理辅办,以流程管控细节,集中力量攻克疑难问题,竭诚提供专业高效的法律服务!

THE END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人民网新华网最高人民法院中国法院网人民法院报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大河网周口市中级人民法院龙都网太康县人民政府网Copyright?2024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 豫公网安备 41010502004431号 https://tkxfy.hn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40
2.转继承的法律规定法律常识在线法律知识查询我国《继承法》没有明确规定转继承制度,但根据《继承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的,就视为接受继承。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五十二条的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https://www.lawpa.cn/changshi/898133.html
3.夫妻先后去世共有房屋如何继承–福州继承律师推荐阅读福州遗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52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 60条规定:“继承诉讼开始后,如继承人、受遗赠人中有既不愿参加诉讼,又不表示放弃实体权利的,应追加为共同原告;已明确表示放弃http://www.fzjcls.com/news/3958/
4.人失踪了怎么继承财产?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意见》 第一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被宣告死亡时开始。失踪人被宣告死亡的,以法院判决中确定的失踪人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根据这一规定,失踪人在被法院宣告死亡后,财产才能由他的继承人继承。但宣告死亡只是法院根据一定法律条https://www.64365.com/zs/1170640.aspx
5.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 属性标签收起 制定机关:最高人民法院 文号:法(办)发〔1988〕6号 公布日期:1988.04.02 施行日期:1988.04.02 时效性:失效 效力等级:司法解释 主题分类:民法商法总类https://www.faxin.cn/v2/flfg/gjfl/content.html?gid=A193482&nid=264
6.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1985年9月11日 法(民)发[1985]22号) 全国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各级军事法院,各级铁路运输法院,各海事法院: 现将《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发给你们,请你们在审理继承案件中试行,并注意总结经验。试行中的意见和问题,请及时报告我院。 https://www.pkulaw.com/chl/e7110a472f252f78bdfb.html
7.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摘要】:<正>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公民处理继承问题的准则,是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继承案件的依据。人民法院贯彻执行继承法,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坚持继承权男女平等,贯彻互相扶助和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精神,依法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的继承权。 为了正确贯彻执行https://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FYGB198504001.htm
8.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最高人民法院法律法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是我国公民处理继承问题的准则,是人民法院正确、及时审理继承案件的依据。人民法院贯彻执行继承法,要根据社会主义的法制原则,坚持继承权男女平等,贯彻互相扶助和权利义务相一致的精神,https://code.fabao365.com/law_51283.html
9.继承法意见(精选6篇)对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9条规定:被收养人对养父母尽了赡养义务,同时又对生父母扶养较多的,除可依继承法第十条的规定继承养父母的遗产外,还可依继承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分得生父母的适当的遗产。体现了继承法律关系上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https://www.360wenmi.com/f/filew882u8s1.html
10.调研文章乡镇范文6篇(全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83条之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https://www.99xueshu.com/a/i91q5nkd10iy.html
11.国继承法以及最高关于贯彻执行国继承法律制度若问题意见听律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国继承法以及最高关于贯彻执行国继承法律制度若问题意见的相关内容知识,希望可以为您提供帮助。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律制度若干问题的意见 一、爷爷去世了,财产分割法定具体应该怎么做 1、应该先看死者是否有遗嘱,有遗嘱的,应按遗嘱执行https://www.471.cn/zt/7014362.html
1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制定机关 最高人民法院 公布日期 1985.09.11 文号 法(民)发〔1985〕22号 效力等级 司法解释 时 效 性 失效 主题分类 民法商法总类 56.扶养人或集体组织与公民订有遗赠扶养协议,扶养人或集体组织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议解除的,不能享有受遗赠的权利,其支付的供养费用一般不予补偿;遗赠人无正当理由不履行,致协http://www.chinaeastlaw.com/lawpart/p9DOCaZCdafoesBrq7Qu1w=%3D
13.国际经济法网从继承法的角度看,“继承,是指将死者生前所有的于死亡时遗留的财产依法转移给他人所有的制度。”[6]而且,我国《继承法》第3条规定:“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条规定:“公民可继承的其他合法财产包括有价证券和履行标的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sfx1/bjsszzf/13574.htm
1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2条规定:“继承开始后问答题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2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继承,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 试运用民法原理分析该条法律规定(包括该条文所规定制度的概念、构成要件、法律效力和制度价值)。 http://www.ppkao.com/shiti/8817462
15.民法典的前世今生北大法律信息网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5月28日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新华社1日受权全文播发这部法律。 民法典共7编、1260条,各编依次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和附则,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担保法、合同法https://www.chinalawinfo.com/Feature/FeatureDisplay1.aspx?featureId=74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