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民法典

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

【条文主旨】

【条文理解】

(一)确定继承人的范围

这涉及继承法律关系的主体,也即只有继承开始,继承的主体才能确定,没有继承的开始,即谈不到谁可以成为继承主体。确定继承人范围需注意如下两个问题:

1.不是所有近亲属或有扶养关系的人,均可以成为继承人,继承开始时已与被继承人解除婚姻关系或扶养关系的人,不能成为继承人,已因法定原因丧失继承权的人,也不能成为继承人。

2.只有继承开始时生存的法定继承人、遗嘱继承人、被扶养人,才能成为继承人,继承人死亡的不能成为继承人;但如果被继承人子女先于其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除此之外的其他被继承人的近亲属则不享有上述代位继承权利。

(二)确定继承遗产的范围

(四)确定遗嘱的效力

(五)确定遗产所有权的转移

(六)确定继承人的应继份额

(七)确定和保护继承权诉讼时效的起算点

继承人享有继承回复请求权,在其继承权受到侵害时,可以行使该请求权,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根据《民法典》第188条的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继承权保护的最长时效为20年,其起算点应为继承开始。

所谓宣告死亡,是自然人离开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判决认定其死亡。宣告死亡的,到底是判决宣告之日为死亡之日,还是判决认定的日期为死亡日期,司法实践中存在争议。这是因为,《民法通则意见》第36条规定“被宣告死亡的人,判决宣告之日为其死亡的日期”,该“判决宣告之日”可能与“判决书记载的死亡日期”并不一致。对此,一般认为,判决中已确认失踪人死亡日期的,该日期视为失踪人的死亡日期;判决中未明确失踪人死亡日期的,则以判决生效的日期为失踪人死亡日期。

2.本规则的适用前提是相互具有继承关系的数人在同一事故中死亡,相互没有继承关系的人之间对此不予适用。

3.该规则主要是从保护继承人利益出发拟制的,符合继承的顺序和遗产的传承。

【审判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自然人死亡后是否存在继承的问题

二、宣告死亡后的自然人重新出现,其原被继承的财产如何处理的问题

THE END
1.民法典继承法的新变化与实践指南全面废除血统继承原则:在过去,中国的继承制度主要是基于血缘关系来进行分配。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进步,这种传统观念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民法典将彻底废除这种血统继承原则,从而实现了对所有遗产的一致性处理。 强化遗嘱自由:在新的民法典中,对于遗嘱的制定权利被进一步扩大了。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https://www.gntpr.com/ke-pu-huo-dong/39376.html
2.民法典基础知识(五)《民法典》第16条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为了最大程度地保护胎儿的利益,《民法典》规定,涉及接受赠与时,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有权利接受赠与。也就是说,在胎儿出生前,如果有人对其作出赠与,该项赠与有效https://pfw.scun.edu.cn/info/1057/3385.htm
3.法律变革下的财产继承走向,最新继承顺序解析关于我们最新继承顺序的法律规定 根据最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及相关司法解释,直系血亲的继承顺序优先于旁系血亲和配偶,在直系血亲中,子女的继承权优先于父母,父母的继承权优先于祖父母,配偶的继承权则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这些变化反映了法律对于家庭关系和财产权益的重新平衡,更加注重保护直系亲属的权益。 https://www.sansongguo.cn/post/3586.html
4.民法典的遗产继承之路二、明确的规定,公平的原则 民法典对继承权利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各种类型的继承方式,如直系血亲相互间无条件遗赠等。在这一过程中,公平原则被广泛应用,以保证每个人的合理权益不受损害。这一点对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紧张的情况下尤为重要,因为它提供了一种规则来避免冲突,最终达到维护家庭和谐。 https://www.xtssu.cn/tu-pian-zi-xun/569344.html
5.民法典规定继承从什么开始但是,死亡包括生理死亡和宣告死亡,也有特定情形下的死亡,为了避免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编的解释(一)中更进一步明确了继承开始的时间: 1、继承从被继承人生理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时开始。宣告死亡的,根据民法典第四十八条规定确定的死亡日期,为继承开始的时间; https://www.64365.com/zs/1426544.aspx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___。A.接受继承B.放弃继承https://gd.huatu.com/tiku/3059535.html
7.2021《民法典》继承新规:4种财产不能继承(详解+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行,其中就对父母的房产如何通过继承的方式转让给子女们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在这些规定中,有不少内容是结合当前的情况提出的新规定。也就是说,“继承权”新规,2021年起,父母房产统统按“新规”处置。 变化1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620845745045755
8.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2021最新规定律师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2021最新规定主要如下:1、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2、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顺序进行遗产继承,首先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才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3、一般情况下,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https://www.110ask.com/tuwen/12535807753600579344.html
9.《民法典》第六编继承题库及答案解析.pdf终胜教育 唯一QQ1216162217 《民法典》第六编继承 第一章 一般规定 1. (多选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继承人丧失继承权的情形是() 。 A. 伪造、慕改遗嘱的 B. 故意杀害其他继承人的 C. 遗弃被继承人的 D. 虐待被继承人的 【答案】ACD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五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804/5334203110004320.shtm
10.齐参与民法典宣传月专项答题活动(第三阶段)(七)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 )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A.民政部门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 )的,http://www.sxredcross.org.cn/badt/shxw/art/2023/art_3f34e80fd3ba4bf8849ab75e885f3b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