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于2007年7月成立。十年来,基金会在募集资金、法援宣传、项目品牌和公信力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真情与正义”为主题资助办理了很多重大、疑难、复杂的法援案件。
记者了解到,资助办理法律援助案件是省法律援助基金会的重点工作之一,截至2017年,基金会累计资助办案6836件,资助金额达3148.75万元,惠及受援人132304人,帮助困难群众挽回损失20多亿元。2017年,省法律援助基金会资助办理法援案件1055件,其中王某医疗损害赔偿案、张某工伤事故损害赔偿案等获评2017年度江苏省“法律援助十大优秀案例”和“法律援助十大好案例”。
铝尘肺民工索赔难法律援助倾力维权
2016年8月30日上午,民工廖某在弟弟的陪同下,来到宜兴市法律援助中心咨询如何维权。
市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接待了这对四川籍农民工兄弟,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原委:廖某在2009年3月离开宜兴返乡前几年一直在某某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接触粉尘的切割和加料粉碎作业,回老家后常常气短、胸闷、胸痛,且咳嗽越来越重,出现大量咯血症状。廖某向宜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求诊,诊断为:铝尘肺壹期。宜兴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6年2月19日认定其为工伤,后鉴定伤残程度为七级。工伤发生后,直接导致家庭主要支柱廖某的劳动能力丧失且需要大量的医疗费来抑制铝尘肺病情的加重。廖某于2016年7月11日起多次向某某公司索赔,但某某公司一直推诿,最后在好心人的建议指点下,求助于法律援助。
本以为本案已圆满解决,然而,某某公司在市法院判决书生效前,又上诉至无锡市人民中级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2017年12月20日,市中院公开开庭审理了该起案件,在林律师尽心尽责代理之下,市中院最终采纳了林律师情法兼顾的代理观点,判决某某公司赔偿廖某工伤保险待遇278341元,驳回了某某公司的上诉请求,让廖某的合法权益切实得到了法律保障。某某公司在收到市中院的判决书后,在法定期限内没有主动履行赔偿义务,廖某于是又在林律师的帮助下,及时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最终足额拿到了赔偿款,并委托弟弟廖某某专程再一次到市法援中心,送来锦旗。
交通事故酿悲剧法援中心送温情
“谢谢律师,谢谢法律援助中心!”两受援人拿着法院的判决书,一大早来到高淳区法律援助中心,激动地向承办律师连声称谢,她们的案子终于判下来了!
去年3月底,李某驾驶搭载赵某的电动三轮车与陈某驾驶的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发生碰撞,造成李某、赵某受伤,李某、赵某经医院抢救无效于当日死亡。经交警大队认定:电动三轮车驾驶员李某、货车驾驶员陈某负该起事故的同等责任,而乘坐人赵某不负事故责任。两死者李某、赵某系再婚夫妻,已无父母在世,且婚后并未生育子女,婚前却各自生有子女。到法援中心来咨询的就是李某与前妻生育的两个女儿小萍、小芳,以及赵某与前夫生育的儿子小王。
律师了解到,涉案车辆没有投保,责任主体错综复杂,律师前往公安局调查事发时陈某的笔录,了解到该涉案车辆是陈某在潘某的雇佣下进行渣土运输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潘某认为是某某公司未联系其投保,导致车辆脱保,应当由某某公司承担全部责任。律师随即前往交管处调查,发现潘某尚有部分资产,有部分责任承担能力。承办律师收集证据,将陈某、南京旭日公司、潘某列为共同被告。
经过诸多努力,承办律师终于顺利解决了交通事故以及其背后的继承、赔偿等诸多家庭矛盾问题,获得了受援人及其家属的诚心感谢。(除承办人外,案件当事人均为化名)
民工工伤无路寻,法律援助助新生
2015年4月,来自南京市某区近郊农村的农民工王师傅,年近六旬独自一人生活。经邻居介绍来到了南京市某洗车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工作,但公司未为其缴纳社保。公司未对这些农民工包括王某进行任何培训,就安排王师傅从事机器打磨加工,也没有任何安全保护。
2016年4月29日,打磨机与打磨中器物摩擦的火星,突然溅入没有穿戴任何防护措施王师傅的左眼,送医院检查得知视网膜受损,眼睛功能丧失。而公司拒绝为其申报工伤,反诬陷是王师傅自己造成的,受伤期间停发了工资。孤立无援后经老乡指点,王师傅来到秦淮仲裁法律援助咨询点寻求帮助,秦淮法律援助中心的法援值班叶律师,在了解情况后主动给予王师傅法律援助。
律师了解到,本案的关键是证明王师傅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在取得了关键的证据材料后,叶律师即刻向秦淮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了仲裁申请,庭审中该单位不认与王师傅有劳动关系,拒绝承担任何责任。
2017年7月叶律师去江宁区政务中心工伤认定机构进行协调,在叶律师与主审法官共同努力下,使该被告承认合同中的公司与其有关联,承认与王师傅的劳动关系及一直在秦淮区上班的事实,并表示愿意协助王师傅申报工伤,还表示只要王师傅工伤认定了他们就愿意赔付。2017年10月工伤认定终于作出:王师傅受伤情形的确属于工伤,工伤等级确定为9级伤残。但王师傅拿着工伤鉴定书要求单位对工伤给予赔偿,单位一看赔付金额高,便开始一拖再拖战术,拒绝赔偿。
2017年12月7日该工伤赔偿案开庭,经过近两年的维权,单位主动提出愿意调解,叶律师与仲裁员共同努力下,单位才愿意支付王师傅10万赔偿。
王师傅终于收到10万元的工伤赔偿金,他激动地说:“是法律援助帮助我拿到工伤赔款,太感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