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你们这些律师到家里来帮我们解决纠纷,太感谢了,感谢政府的好政策!”4月10日,毕节市纳雍县董地乡村民李某拉着贵达律师事务所主任朱山的手激动地说。
类似这样矛盾不上交、就地化解的案例在董地乡还有很多。这得益于2017年6月来,贵州法治扶贫专项行动启动,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着力发挥,统筹开展法治宣传、法治服务、法治保障等系列法治扶贫服务,为百姓提供便民惠民利民安民的法治保障,有效助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三年来,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紧盯扶贫目标任务,结合法治扶贫工作规律,因地制宜,精准发力,重点在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法治宣讲等方面着手,开展法律宣传授课18次,举办法治培训班3期,开展法律援助精准扶贫专题宣传2039场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000余册,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0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起,参与人民调解15件,化解社会矛盾纠纷20起(涉及人数150人);提供法律服务100余次,其中为党委政府决策、重大事项等提供法律意见20件,为村居工作提供法律意见36件,为脱贫工程项目提供法律意见20件(涉及金额10亿余元),审查经济合同30件(涉及金额5000万元)。走访贫困农户190余户,收集法律需求80条次,驻点累计天数235天。
找准致贫根源理清帮扶思路
董地苗族彝族乡地处毕纳公路线,属撤、并、建以来的新建乡,是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2017年6月,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接受司法厅指派后,立即成立以主任朱山为组长的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组,由贵达党支部书记、管委会执行主任陈剑具体负责组织律师到纳雍县董地乡等地开展法律援助精准扶贫工作。
知贫是基础,扶智是关键。贫困人群的底数、因何致贫、如何脱贫,这些数据和情况是坐等不来的。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准确掌握情况,才能有的放矢。贵达律师一直亲力亲为,不辞辛苦走村入户,轻车简从不讲排场,贫困对象走访不落一人、不落一村,确保扶贫对象全覆盖,知贫底数无死角,将扶贫对象的底数和情况了然于胸、心中有数。在知贫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有针对性进行示范引领、技术指导、资金帮扶、能力培训,让贫困人群看到新希望,掌握新技能,增添新动力,为彻底摆脱贫困打下坚实思想和能力根基。
扶贫路上布满荆棘、充满艰辛,既有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也有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更有荒草丛生人迹罕至之路,贵达律师一直不畏辛劳,不畏艰难,主动迈开双腿走出办公室,冒着酷暑常到穷乡僻壤看政策落实,顶着烈日常到田间地头看产业扶植,翻越高山险阻常到百姓之家看脱贫进展,跨过沟壑河流常到贫困之户看生活改善等情况。
“贵达律师一直秉持着真正将扶贫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点子上的初心,点亮贫困人员心中希望之灯,让扶贫政策惠及真正贫困之人,温暖贫困人员之心,用他们的努力凝聚贫困人员自觉谋幸福、奔小康的磅礴力量。”董地苗族彝族乡乡长表示,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采取法律帮扶、党建带动扶贫、产业助力脱贫等方法,以结对帮扶,精准到户为核心,扎实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收集法律需求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7年11月30日,贵达所党员律师陈剑携同行朱睿、徐慧玲,奔赴纳雍县董地乡持续开展法律服务精准扶贫工作。在与乡司法所所长龙忠国的交流中,了解到玉龙乡有两家村民因土地问题矛盾非常激烈,扶贫律师三人直接前往玉龙乡为当地村民土地纠纷进行调解。陈剑律师用贴近老百姓生活的表达方式,让村民“听得懂、听得进”,得到了双方村民代表的认可,矛盾纠纷已得到有效解决。
“法律援助真是帮了我的大忙!”董地乡贫困户张某说,多亏了贵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帮他免费打赢了官司,拿到了拖欠多年的工资,他心里别提有多开心了。
享受到法治服务政策实惠的,远远不止张某一人,针对董地乡玉龙村部分村民因土地权属纠纷、历史未决积案等问题产生的矛盾纠纷,贵达律师事务所党员律师朱睿、徐慧玲、陈剑等结合董地乡属于多民族聚居乡的实际情况,在充分尊重民俗民风的前提下,多次与群众沟通交流,宣讲政策和法律,及时化解了矛盾纠纷。
在董地乡,老百姓的根本利益在哪里,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法治保障的脚步就会跟到哪里。
贵达律师事务所围绕精准扶贫项目合同进行审查、协同推进精准扶贫项目落地、跟踪服务扶贫项目建设、进行招商引资合同审核等工作提供精准法律服务,充分发挥当地政府法律参谋助手作用,从源头上防控法律风险。
开展法治宣传护航脱贫攻坚
“法治宣传无处不在,宣传栏、宣传单、宣讲课,电视上、手机上、路边上,我们天天看、天天听,法治意识自然增强了,依法办事更是让我们有了致富的底气。”说到贵州贵达律师所的法治宣传工作,董地乡玉龙村贫困户何思刚得意地说。
全民普法和守法是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驻点以来,在纳雍县政府、董地乡的大力支持下,贵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将普法和党的农村政策宣讲相结合,深入少数民族村寨开展政策法律宣讲,组织群众在农民讲习所、村委会等地沟通交流,向群众宣讲法律知识、惠农政策,深入浅出分析致贫原因和致富途径,介绍脱贫项目为当地发展带来的机遇,鼓励村民与国家扶贫战略行动保持一致,努力尽早脱贫。这一系列措施有效解决了当地基层群众法治文化基础薄弱问题。
乡场是支部活动阵地,乡村街道是宣传的课堂。贵达律师吃住在乡,吃住在村,走到群众中去,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主题活动,让群众在收入上和法治上实现双重脱贫。
法治扶贫,把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老百姓更加勤奋努力,依靠自己的双手和智慧摆脱贫困实现增收致富。贵达党支部书记、管委会执行主任陈剑认为,普法宣传将法律送到贫困户手中,群众才能感受到“法在身边”,体验到实实在在的安全感、幸福感,才能正确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
三年来,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先后21次为董地乡捐赠法律图书2000册,全部分发到各村干部群众手中,为基层干部群众学法、用法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纳雍县脱贫攻坚已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在6月30日,纳雍县正式接受脱贫出列验收检查,正迈向欣欣向荣的明天。贵州贵达律师事务所表示,在纳雍的小康之路上,贵达律师事务所将继续前行。
原标题:《贵达律师事务所:尽全所之力撑起脱贫致富保障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