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律师的执业生涯中,“公益”是他最主要的“代名词”。作为一名公益律师,他以脚踏实地和保质保量的公益法律服务,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让更多人享受到普惠、优质的法律服务,让社会主义法治明亮与和煦的阳光,透过“公益之窗”照进和温暖普通百姓的千家万户。
一、积极参与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做一名合格的普法“宣传员”
刘律师积极投身“军民共建”活动,他应邀为驻京某部队就《军人与法》进行了专题讲座。在互动环节刘律师也进行了专业、细致的现场解答,受到了在场官兵的一致好评。
二、认真承办法律援助案件,及时化解矛盾,协助有效处理多起突发事件
2020年以来,刘玉晶律师参与处理了多起教育机构或金融企业因遣散员工或集体讨薪而引发的各种突发性风险事件。最终通过刘律师细致、耐心的工作,在与司法机关的共同努力下,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利,化解了相应矛盾和不安定因素,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三、“尊老敬老”为老年人弱势群体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更多的老年人有着法律援助的需求,作为一名党员,刘律师多次上门为独居老年人、离退休老干部、残疾老人等各类老年人群体提供耐心、细致、一对一的法律服务。先后为多家养老机构的老人进行了10余次有关继承、防诈骗法律讲座。同时,刘律师还积极为多名老年人办理了具体的法律援助案件。
在刘玉晶律师承办的一起涉及老年人相邻权纠纷法援案件中,王某某为“空巢”耄耋老人,因其居住房屋卫生间屋顶漏水,严重影响了王某某正常生活,其欲通过诉讼解决纠纷。刘玉晶律师接受指派代理此案。诉讼过程中为查明漏水事实,同时也为避免原告王某某因漏水鉴定而发生高额鉴定费用,考虑到原告年事已高、身体患有多种疾病,同时老伴儿去世不久,子女又不在身边,刘律师便亲自到现场为王某某做“闭水”实验。经过现场试验,找到了漏水点。刘律师在原被告的陪同下拍照,固定证据,后及时提交法庭。在法官和刘律师的耐心工作下,被告及时维修了地面防水层,使本案最终顺利解决,原被告和谐的邻里关系也得到了有效维系。
受援人王某某对法律援助中心给予的援助和刘律师的工作表示衷心感谢;作为法律援助律师,刘律师也为能帮助老年人及时与对方息诉解纷,使老人生活回到正轨,倍感欣慰。此后,刘律师还被北京市西城区老龄委评为“法援‘孝星’”。
四、积极参加律师值班,切实维护嫌疑人合法权利
结语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刘玉晶律师将矢志不渝地把“人民律师为人民”的职责要求落实到执业的全过程,努力做到对党忠诚、服务大众、严格自律,进一步把交办的每一件法律援助工作做实、做好,积极投身公益法律服务,以践行法律信仰,为社会主义法治事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