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北航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在海淀挂牌
中国法院网2011年9月29日(陈穆颜李森)报道:
“北航法学院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在海淀法院挂牌
中国法院网讯“北航法学院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在海淀法院正式挂牌开展工作,与人大法律援助中心一同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援助,海淀法院立案庭会与人大、北航一同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今后的法律援助工作,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更好的法律帮助。”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副院长宋鱼水说道。9月28日,北航法学院公益法律服务中心在海淀法院正式挂牌,一批新的志愿者将加入立案庭的法律援助接待点进行法律服务接待工作。
首次走进法院打官司的来京务工人员李淼(化名)刚走进接待室,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律援助中心的小夏便热情的向李淼打招呼,并询问他是否需要法律帮助。“用人单位欠我1000多块钱的工资,一直都不给我,我想打官司把钱要回来”,“您别着急,先坐下来慢慢说……”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沟通,小夏基本了解了打工者的请求,告诉他诉讼中存在的风险,并帮他代书写了起诉书,遇到问题时与身边的人大法律援助志愿者讨论交流,力求将起诉书写的规范、详尽。打工者对小夏连连竖大拇指,“我第一次进法院打官司,不知道怎么写起诉书,外边代写起诉书要一百块,我可写不起,自己又不会,现在可好了,有人能帮我写了,这些大学生写的真好,这可帮我大忙了”来自河南来京务工人员李淼手拿刚写好的诉状激动地说道。
据了解,2003年10月,海淀法院立案庭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合作在立案庭设立了人民大学法律援助咨询窗口。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海淀法院一直十分重视对立案部门法律咨询、诉讼引导等服务功能的强化。八年来共有五千余人大学生直接参与值班接待,共接受咨询近三万余人,受到了当事人赞扬和拥护。2010年8月,海淀法院立案庭作为全市法院立案庭改革试点单位,开展了诉前审查工作,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当事人,甚至还有特地从外埠赶来咨询法律问题的人;法官少、来访当事人多的矛盾使有限的司法资源无法得到合理分配。随着来访当事人的增多,海淀法院开始吸纳更多高校参与到法律援助接待工作,更好的为当事人服务。人大法援多年来取得的良好工作成效,为进一步发展高校驻法院的法律援助工作提供了优秀范本,坚定了海淀法院继续发展这项工作的决心。
在揭牌议式上,北航法学院副院长表示,北航法学院公益法律服务中心是一所为社会公众提供无偿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公益机构,依托北航法学院丰富的师资、学术和学生资源,为广大群众特别是社会弱势群体答疑解惑,排忧解难,尽己之力贡献于公益事业。该学院十分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今后将在海淀法院法律援助咨询窗口,与人大法律援助中心一同服务于当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