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行政法与行政诉讼》考试大纲

1.行政的涵义2.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3.行政法律关系4.行政法的法源、特点和分类5.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试要求」

1.行政的涵义

识记:行政

领会:关于行政涵义的几种学说

2.行政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

识记:(1)行政法(2)行政关系

领会:(1)行政法的概念(2)行政关系的种类

3.行政法律关系

识记:(1)行政法律关系(2)行政法律关系主体(3)行政法律关系客体(4)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5)行政法律事实(6)行政法律关系的变更(7)行政法律关系的消灭

领会:(1)行政法律关系与行政关系的区别(2)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3)行政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4)行政法律事实的分类(5)行政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与消灭的条件及各种情形。

4.行政法的法源、特点和分类

识记:(1)行政法的法源(2)实体行政法(3)程序行政法

(4)一般行政法(5)特别行政法(6)行政组织法(7)行政行为法(8)行政监督法。

领会:(1)行政法的几种法源形式(2)行政法的特点(3)行政法的分类。

5.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领会:(1)行政法在法律体系中的地位(2)行政法的作用

第二章行政法的基本原则

1.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涵义2.行政合法性原则3.行政合理性原则

1.行政法基本原则的涵义

识记:行政法基本原则

领会: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特点

2.行政合法性原则

识记:行政合法性原则

领会:行政合法性原则的内容及其具体要求

3.行政合理性原则

识记:行政合理性原则

领会:行政合理性原则的表现及其具体要求

第二编行政主体

第三章行政主体概述

1.行政主体的概念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与职责

1.行政主体的概念

识记:(1)行政主体(2)行政法主体

领会:(1)行政主体的特征(2)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机关、国家公务员之间的关系

2.行政主体的行政职权与职责

识记:(1)行政职权(2)行政立法权(3)行政许可权(4)行政确认权(5)行政检查权(6)行政奖励权(7)行政物质帮助权(8)行政处罚权(9)行政强制执行权(10)行政复议权(11)行政优先权(12)行政受益权(13)行政职责

领会:(1)行政职权的内容(2)行政职权的特征(3)行政职责内容(4)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的关系

第四章行政机关

1.国家行政机关概述2.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3.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4.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与体制5.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

1.国家行政机关概述

识记:(1)国家行政机关(2)中央行政机关(3)地方行政机关(4)行政组织

领会:(1)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2)国家行政机关的种类

2.国家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

识记:依法设置原则

领会:国家设置行政机关应遵循的原则

3.国家行政机关的法律调整

领会:(1)如何对国家行政机关进行法律调整(2)行政机关组织法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4.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与体制

识记:(1)国家行政机关的结构(2)国家行政机关的体制(3)首长制(4)委员会制(5)层次制(6)职能制(7)集权制(8)分权制

领会:(1)国家行政机关的层次结构与部门结构(2)反映国家行政机关体制的若干形式

5.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

领会:(1)能够作为行政主体的行政机关有哪些(2)国务院拥有哪些行政职权(3)国务院的各组成部门及其各直属机构的职权范围(4)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法定职权(5)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的法律地位

第五章公务员

1.公务员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2.行政职务关系

1.公务员的概念及其法律地位

识记:(1)公务员(2)公务标志

领会:(1)公务员的双重身份(2)公务员的双重法律身份的冲突及其划分

2.行政职务关系

识记:(1)行政职务关系(2)行政职务关系的变更(3)行政职务关系的消灭

领会:(1)公务员的权利(2)公务员的义务(3)行政职务关系产生的几种程序(4)行政职务关系变更的发生情况(5)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几种情况

2.被委托的组织

识记:行政委托

第七章行政相对方

1.行政相对方概述

2.行政相对方的法律地位

识记:行政相对方

领会:行政相对方的分类

领会: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八章行政法制监督主体

1.行政法制监督概述

2.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

识记:行政法制监督

领会:行政法制监督的构成

2.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

领会:行政法制监督主体的监督。

第三编行政行为

第九章行政行为概述

1.行政行为的涵义2.行政行为的分类3.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4.行政行为的成立及合法要件5.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一、行政行为的涵义

识记:行政行为

领会:行政行为的特征

二、行政行为的分类

识记:(1)行政立法(2)行政执法(3)行政司法(4)要式行政行为(5)不要式行政行为(6)抽象行政行为(7)具体行政行为(8)外部行政行为(9)内部行政行为(10)单方行政行为(11)双方行政行为

领会:对行政行为进行分类的各种不同标准以及根据不同标准对行政行为所分的不同种类,各种不同类型的行政行为有何区别与联系。

三、行政行为的内容与效力

识记:行政行为的内容

领会:行政行为的效力

四、行政行为的成立及合法要件

领会:(1)行政行为的成立条件(2)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

五、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领会:行政行为的无效、撤销与废止

第十章行政立法[l1]

1.行政立法概述2.行政立法主体3.行政立法的程序4.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1.行政立法概述

2.行政立法主体

识记:(1)行政立法主体

领会:(1)行政立法主体有哪些(2)国务院的立法权限(3)国务院各部门的立法权限(4)地方人民政府的立法权限

3.行政立法的程序

识记:行政立法程序

领会:结合我国的法律规定及行政立法实践,概括出行政立法程序的几个主要步骤。

4.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领会:(1)权力机关对行政立法的监督(2)上级行政机关对下级行政机关行政立法的监督(3)人民法院对行政立法的监督

第十一章行政许可

1.行政许可制度概述2.行政许可的程序

1.行政许可制度概述

识记:(1)行政许可(2)行政许可证(3)行为许可(4)资格许可(5)独立的许可(6)附文件的许可(7)排他性许可(8)非排他性许可(9)一般许可(10)特殊许可

领会:(1)行政许可的性质与特点(2)行政许可的意义与作用(3)行政许可的分类

2.行政许可的程序

识记:(1)行政许可程序

领会:(1)行政许可的申请(2)行政许可的审核(3)拒绝或颁发许可证

第十二章行政强制

1.行政强制概述2.行政强制执行3.即时强制

1.行政强制概述

识记:行政强制

领会:(1)行政强制有哪些特点(2)行政强制的种类

2.行政强制执行

识记:(1)行政强制执行(2)间接强制(3)代执行(4)执行罚(5)直接强制(6)行政强制预防(7)行政强制制止(8)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领会:(1)行政强制执行的特征(2)行政强制执行的性质(3)行政强制执行的种类(4)行政强制执行的具体实施方式(5)行政强制执行与其他概念的区别(6)行政强制执行的原则(7)行政强制执行的程序

3.即时强制

识记:即时强制

领会:(1)即时强制的种类(2)即时强制应具备的条件

第十三章行政合同

1.行政合同概述2.行政合同的种类3.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和解除

1.行政合同概述

识记:行政合同

领会:(1)行政合同的特征(2)行政合同的作用

2.行政合同的种类

识记:(1)国家订货合同(2)公用征收合同(3)国有土地使用合同

领会:行政合同的主要种类

3.行政合同的缔结、变更和解除

识记:(1)行政合同的缔结(2)行政合同的变更(3)行政合同的解除

领会:(1)行政合同的缔结原则(2)行政合同的缔结方式

(3)行政合同履行的特点及其所须遵循的原则(4)可以免除实际履行义务的几种情况(5)行政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6)行政机关制裁违约的相对方的几种手段(7)变更和解除行政合同的法律后果(8)行政合同消灭的原因

第十四章行政指导

1.行政指导概述2.行政指导的种类3.行政指导的地位、意义和作用4.行政指导中的行政救济探讨

1.行政指导概述

识记:行政指导

领会:(1)行政指导的特征(2)行政指导与行政领导的区别(3)行政指导与行政命令的区别(4)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

2.行政指导的种类

识记:(1)普遍的行政指导(2)个别的行政指导(3)规制性行政指导(4)调整性行政指导(5)助成性行政指导

领会:行政指导的行政法治原则

3.行政指导的地位、意义和作用

领会:(1)行政指导的地位(2)行政指导的重要意义(3)行政指导的作用

4.行政指导中的行政救济探讨

领会:(1)在行政指导中设定行政救济的必要性(2)行政指导造成损失的责任形式

第十五章行政处罚

1.行政处罚概述2.行政处罚的原则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4.行政处罚的管辖与适用5.行政处罚的程序6.行政处罚的执行

1.行政处罚概述

识记:(1)行政处罚(2)行政处分

领会:(1)行政处罚的特征(2)行政处罚与刑罚、行政处分的区别

2.行政处罚的原则

领会:行政处罚有哪几项原则及各原则的主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3.行政处罚的种类和设定

识记:(1)人身罚(2)行政拘留(3)劳动教养(4)行为罚

(5)财产罚(6)罚款(7)没收财物(8)申诫罚

领会:(1)行政处罚有哪些种类(2)行政处罚的设定及划分时应考虑的因素(3)对行政处罚设定权限划分的界定

4.行政处罚的管辖和适用

识记:(1)行政处罚的管辖(2)行政处罚的适用

领会:(1)行政处罚管辖的确定(2)受委托组织应当符合的条件及应注意的事项(3)行政处罚适用的条件(4)行政处罚的适用方式

5.行政处罚的程序

识记:(1)简易程序(2)一般程序(3)听证程序

领会:(1)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和具体内容(2)一般程序的适用范围及具体内容(3)听证程序的适用条件及具体程序

6.行政处罚的执行

领会:(1)行政处罚执行的原则(2)行政处罚执行的措施

第十六章行政监督

1.行政监督概述2.一般行政监督3.行政监察4.审计监督

1.行政监督概述

识记:(1)行政监督(2)一般行政监督(3)专门行政监督(4)监督行政行为

领会:(1)行政监督与监督行政行为的关系(2)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意义与作用

2.一般行政监督

领会:(1)一般行政监督的种类(2)一般行政监督的主要方式

3.行政监察

识记:行政监察。

领会:(1)行政监察的特征(2)监察机关的任务与权限

4.审计监督

识记:审计监督

领会:(1)审计监督的要素(2)审计监督的种类(3)审计机关的职权(4)审计监督的程序

第十七章行政责任

1.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2.行政责任

1.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

识记:(1)行政违法(2)行政不当

领会:(1)行政违法的特征(2)行政违法与行政不当的区别

2.行政责任

识记:行政责任

领会:(1)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2)行政责任的承担方式(3)行政责任的追究

第四编行政救济

第十八章行政救济概述

1.行政救济的概念与特征2.行政救济的途径

1.行政救济的概念与特征

识记:行政救济

领会:行政救济的特征

2.行政救济的途径

识记:(1)行政机关救济(2)司法机关救济

领会:行政救济的主要途径

第十九章行政复议

1.行政复议概述2.行政复议参加人3.行政复议的范围4.行政复议的管辖与机构5.行政复议的程序

1.行政复议概述

识记:行政复议

领会:(1)行政复议的特征(2)行政复议的原则(3)行政复议的作用

2.行政复议参加人

识记:(1)复议申请人(2)复议被申请人(3)第三人

领会:(1)复议申请人应具备的条件(2)复议被申请人的几种情况(3)第三人的条件

3.行政复议的范围

识记:(1)行政复议的范围(2)具体行政行为(3)抽象行政行为

领会:(1)可以申请行政复议的具体行政行为(2)复议时可以一并申请审查的抽象行政行为(3)行政复议的排除

4.行政复议的管辖与机构

识记:(1)行政复议管辖(2)行政复议机构

领会:(1)《行政复议法》对行政复议管辖的具体规定(2)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及职责

5.行政复议的程序

领会:行政复议程序的申请、受理、审理、决定和执行

第二十章行政赔偿

1.行政赔偿概述2.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3.行政赔偿范围4.行政赔偿的赔偿请求人5.行政赔偿义务机关6.行政赔偿程序7.行政追偿8.我国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1.行政赔偿概述

识记:行政赔偿

领会:(1)行政赔偿的特征(2)行政赔偿的发展过程

2.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和归责原则

识记:(1)行政侵权行为(2)过错责任原则(3)危险责任原则(4)违法责任原则

领会:(1)行政侵权行为的要素(2)确定损害事实时应注意的问题(3)有关行政赔偿责任的归责原则

3.行政赔偿范围

领会:(1)行政赔偿范围(2)国家不承担贻偿责任的几种情形

4.行政赔偿的赔偿请求人

识记:行政赔偿请求人

领会:(1)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资格(2)行政赔偿请求人的范围

5.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识记:行政赔偿义务机关

领会:我国行政赔偿义务机关的几种类型

6.行政赔偿程序

识记:(1)行政赔偿程序(2)行政赔偿诉讼

领会:(1)行政赔偿程序与民事赔偿程序的区别(2)行政赔偿程序与刑事赔偿程序的差异(3)行政先行原则的内容(4)行政先行原则的优点(5)请求行政赔偿的要件(6)行政赔偿的请求方式(7)赔偿义务机关对赔偿申请进行审查的内容及其处理(8)拒绝受理赔偿申请的理由(9)行政赔偿诉讼的起诉条件(10)行政赔偿诉讼与其他行政诉讼的区别(11)行政赔偿诉讼当事人(12)行政赔偿诉讼的举证制度(13)行政赔偿诉讼的管辖法院(14)行政赔偿诉讼的审理方式和判决

7.行政追偿

识记:行政追偿

领会:(1)追偿制度与赔偿制度的关系(2)追偿的性质和形式(3)追偿的要件(4)确定追偿金额的原则(5)追偿人和被迫偿人

8.我国国家赔偿方式与计算标准

识记:(1)赔偿方式(2)国家赔偿标准

第五编行政诉讼

第二十一章行政诉讼概述

1.行政诉讼的概念与构成要件2.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作用3.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行政诉讼的概念与构成要件

识记:行政诉讼

领会:(1)行政诉讼的特征(2)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3)行政诉讼与民事诉讼的区别

2.行政诉讼法的概念与作用

识记:行政诉讼法

领会:(1)行政诉讼法的特点(2)行政诉讼法的渊源(3)行政诉讼法的作用

3.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识记:(1)行政诉讼基本原则(2)选择复议原则(3)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

领会:(1)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2)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内容

第二十二章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与管辖

1.确立受案范围的原则与方式2.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3.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4.行政诉讼管辖

1.确立受案范围的原则与方式

识记: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领会:(1)确立受案范围的原则(2)确立受案范围的几种方式及具体的法律规定

2.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领会: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

3.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

识记:国家行为

领会: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事项

4.行政诉讼管辖

识记:(1)行政诉讼管辖(2)级别管辖(3)地域管辖(4)一般地域管辖(5)特殊地域管辖(6)共同地域管辖(7)裁定管辖(8)移送管辖(9)指定管辖(10)管辖权的转移

领会:(1)确定对行政案件管辖权的意义(2)确定管辖的原则(3)四级人民法院各自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4)一般地域管辖与特殊地域管辖的法律规定(5)移送管辖的条件(6)管辖权的转移的必备条件(7)移送管辖与管辖权的转移的区别

应用:运用行政诉讼管辖的基本理论与法律规定进行案例分析

第二十三章行政诉讼参加人

1.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2.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3.行政诉讼第三人4.行政诉讼代理人

1.行政诉讼参加人概述

识记:(1)行政诉讼参加人(2)行政诉讼参与人(3)行政诉讼当事人(4)诉讼权利能力(5)诉讼行为能力

领会:(1)行政诉讼参加人与参与人的区别(2)行政诉讼当事人的特征(3)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与诉讼义务

2.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

识记:(1)原告(2)被告(3)共同诉讼人(4)共同诉讼(5)必要的共同诉讼(6)普通的共同诉讼

领会:(1)原告的特征(2)原告的类型(3)被告的特征(4)被告的确定(5)可能引起必要共同诉讼发生的情况(6)形成普通共同诉讼所需具备的条件

3.行政诉讼第三人

识记:行政诉讼第三人

领会:(1)行政诉讼第三人的特征(2)行政诉讼第三人的范围及其诉讼地位

4.行政诉讼代理人

识记:(1)法定代理人(2)委托代理人

领会:(1)法定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2)委托代理人的特征(3)委托代理人的范围(4)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限和诉讼地位(5)委托代理人的代理权消灭的原因

第二十四章行政诉讼证据

1.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与种类2.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3.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

1.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与种类

领会:(1)行政诉讼证据的特征(2)行政诉讼证据的法定分类(3)行政诉讼证据的学理分类

2.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

识记:(1)举证责任(2)证据保全

3.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

识记:对行政诉讼证据的审查判断

领会:(1)审查判断证据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审查判断证据的一般规则

第二十五章行政诉讼程序

1.起诉与受理2.第一审程序3.第二审程序4.审判监督程序5.执行程序6.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1.起诉与受理

识记:(1)起诉(2)受理(3)起诉期限

领会:(1)起诉的类型(2)起诉的条件(3)起诉的程序(4)起诉的方式(5)人民法院审查起诉状的内容(6)受理的法律后果

2.第一审程序

识记:(1)第一审程序(2)合议庭(3)开庭审理(4)缺席判决(5)诉讼中止(6)诉讼终结

领会:(1)审判组织形式与审理方式(2)审理前的准备事项(3)开庭审理的程序(4)诉讼阻却

3.第二审程序

识记:(1)第二审程序(2)上诉

领会:(1)第一审程序与第二审程序的关系(2)上诉的条件(3)人民法院不得准予撤诉的几种情况(4)上诉的审理

4.审判监督程序

识记:审判监督程序

领会:(1)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程序的关系(2)设置审判监督程序的意义(3)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4)再审案件的审理程序

5.执行程序

识记:(1)执行阻却(2)执行中止

领会:(1)执行的特征(2)执行程序的提起方式(3)执行根据(4)执行条件(5)执行程序的提起方式(6)编制执行措施及其适用(7)执行中止的情形(8)执行延期的情形(9)执行终结的情形(10)执行回转的情形

6.行政诉讼强制措施

识记:(1)行政诉讼强制措施(2)妨害行政诉讼的行为

领会:(1)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特点(2)妨害行政诉讼行为的种类(3)行政诉讼强制措施的适用

第二十六章行政判决、裁定与决定

1.审理依据2.行政判决3.行政裁定4.决定

1.审理依据

识记:实体法律规范的适用

领会:审理行政案件的实体法依据

2.行政判决

识记:(1)行政判决(2)维持判决(3)撤销判决(4)限期履行判决(5)变更判决

领会:(1)一审判决的种类及其适用条件(2)二审判决的种类及适用条件(3)判决书的内容(4)行政判决的效力

3.行政裁定

识记:行政裁定

领会:(1)行政裁定的特点(2)行政裁定的适用范围(3)二审条件审理中适用的裁定

4.决定

识记:决定

领会:(1)决定的效力(2)决定的适用范围

第二十七章涉外行政诉讼

1.涉外行政诉讼概述2.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3.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

1.涉外行政诉讼概述

识记:涉外行政诉讼

领会:涉外行政诉讼的涉外因素

2.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识记:涉外行政诉讼的一般原则

领会:涉外行政诉讼的原则及内容

3.对外送达方式与特殊时限

识记:对外送达的特殊时限

领会:对外送达诉讼文书的方式

附录:试题类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将其选出并将其标号填在题后括号内)

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如果发现有关行政法规违法或不适当,则()

A.应该不适用该行政法规,而应直接适用法律

B.有权宣布该行政法规无效

C.可以撤销或改变该行政法规

D.必须撤销或改变该行政法规

2.根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相对一方当事人不服公安机关的行政处罚,则()

A.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B.只能申请复议而不能起诉

C.由当事人选择或复议或起诉,如果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还可以起诉

D.必须先行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才可以起诉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2—5个是正确的,将其全部选出并将其标号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漏选均不给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由何种机关颁布,属何种规范性文件?()

A.全国人大常委会B.全国人大C.基本法律

D.行政规章E.行政法规

2.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虽性质不同,但也存在着一些共同点,表现在:()

A.都是解决行政机关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争议

B.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法律关系都表现为“三方性”

C.在行政争讼法律关系中,争讼双方的法律地位是平等的

D.都要通过特定的机构与程序来解决行政争议,并都强调程序上的公正性

E.都属于行政司法活动

三、填空题(本题答在空格内)

1.行政处罚,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

是被告;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是被告。

四、名词解释

1.行政诉讼2.行政侵权赔偿

五、简答题

1.简述我国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2.简述行政诉讼起诉成立的必备条件

六、论述题

论述行政诉讼法与民事诉讼法的关系

七、案例分析

市民李某劳教释放后,经有关部门同意,准备开办一饮食店。各项准备工作就绪后,向该市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工商局认为此人过去曾有劣迹,对其申请予以拒绝。李某不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分析:

(1)李某对工商局上述行为能否起诉,为什么?

(2)李某委托居委会干部刘某为诉讼代理人,法院应否准许?为什么?

THE END
1.法律可以分为几大类我国的法律分类:四大部门,包括:刑事、民事、经济、行政。1、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即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的,犯了什么罪,将要受到怎样的处罚。另一类是程序法,即规定办理刑事案件程序、步骤的法律。2、民事方面:一类是实体法;另一类是程序法,如民事诉讼法、仲裁条例等。3、经济方面:实体法主要有税法、产品质量法等https://www.64365.com/tuwen/gjzoj/
2.我国的法律有哪些种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中国裁判文书网鸡西市中级人民法院网密山市法院网鸡西市鸡冠区人民法院网虎林市法院网鸡西市鸡东县法院网鸡西市城子河区法院网鸡西市滴道区法院网鸡西市麻山区法院网鸡西市梨树区法院http://jxhs.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5917
3.存款合同的性质及其法律特征储蓄合同的种类及其效力存款合同的性质及其法律特征_储蓄合同的种类及其效力 存款合同的性质 目前对于存款合同的性质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认识上存在不同观点。 大陆法系认为,存款属于消费寄托,也即金融机构为受寄人,以存款人为寄托人,以金钱为标的物的寄托,准用有关消费借款的规定。《德国民法典》在保管一节第698条规定:“保管人对存放保管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4474942_1.html
4.法律的含义与特征汇总十篇而当前国内学者谈论法律英语的共性较多而少有专门针对部门法律或专业法律做深入研究。同时这些法律英语研究中普遍存在纯语言化或法律的不严谨性现象,笔者认为法律英语研究不仅要体现英语语言特征,更要体现严谨的法律专业性特征,应兼具语言和法律特征。 一、资产证券化传统法律英语特点https://www.xueshu.com.cn/haowen/43442.html
5.国外法律论文通用12篇这说明在中国的市场上,跨国公司同样面临社会责任的挑战。由此可知,跨国公司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责任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法律问题之一。对此种法律规避行为,应该进行统一的国际监督和管制,这是国际社会,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要求。[2] 1、 跨国公司的概念和特点https://gwyx.xueshu.com/haowen/58529.html
6.2024考研大纲:天津医科大学2024年考研自命题科目353卫生综合考试6.时间分布:短期波动、季节性、周期性、长期趋势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7.疾病的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综合描述:移民流行病学。 (三)描述性研究 1.描述性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用途。 2.现况研究的概念、种类、特点、设计与实施要点、常见偏倚及其控制方法、 https://www.kaoyanying.com/dagang/159226.html
7.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三、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式 145 第五章 法律关系 148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分类 148 一、法律关系的概念 148 二、法律关系的种类 153 第二节 法律关系主体和客体 155 一、法律关系主体 155 二、法律关系客体 159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 161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
8.05年10月法律基础与思想道德修养总结(一)十一、划分部门法的标准:①法律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种类是划分部门法的首要的、第一位的标准;②社会关系的法律调整机制是划分部门法的第二位的标准. 十二、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结构):①宪法;②行政法;③民法和婚姻家庭法;④经济法;⑤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⑥军事法;⑦环境法;⑧刑法;⑨诉讼程序法。 http://www.dadeedu.com/html/dade_855.html
9.法理学授课讲义:法律责任(分析法学派)第八节 法律责任一、法律责任的概念和种类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和特点 1、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 2、与道义责任或其他社会责任相比,法律责任有两个特点: (1)承担法律责任的具体原因可能各有不同,但最终依据是法律。 (2)具有国家强制性。即https://www.51test.net/show/293450.html
10.《法理学导论》笔记(法理学导论)书评第一编法律的本体第一章法律的概念第一节法律的定义一、法与法律1.法:应然法,隐藏在事物背后的客观法则或人类普遍理性要求2.法律:实然法,法律只是法的表现形式二、对法律不同的界说(一)法律命令说:1.主权者下达的以制裁为后盾的普遍命令;2.专制主义(二)法律规则说:1.第一性规则和第二性规则结合形成的规则体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773884/
11.《银行法律法规》四法律基础——2民事法律制度《民法典》 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是新中国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是民事权利保护的宣言书, 是新中国民事立法的集大成者,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民法典》 共七编一千二百六十条, 各编依次为总则、 物权、 合同、 人格权、 婚姻家庭、 继承、 侵权责任, 以及附则。 https://blog.51cto.com/u_15564034/8095423
12.2017年大连海洋大学901法理学复试考研大纲二、法律概念的分类 涉人概念、涉事概念和涉物概念。 三、法律概念的特点和功能 第二节法律规则 一、法律规则释义 法律规则的含义;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假定、处理和制裁;法律规则与法律条文的关系。 二、法律规则的分类 (一)调整性规则和保护性规则 https://yz.kaoyan.com/dlfu/dagang/586df57f99750.html
13.联建光电: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望在线上、线下两大广告渠道掌握重要抓手,为客户提供渠道更为全面、种类更 为丰富的广告宣传服务,通过合理配置线上和线下广告渠道,为客户提供综合性 广告和传播服务。 2、广告、公关与活动业务的协同 在营销传播的领域,广告业务具有覆盖面广、交易获取的特点,公关业务具 39 联建光电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https://stock.stockstar.com/notice/JC2015120800002815_32.shtml
14.《简明证据法学》笔记我国现行的证据制度主要是以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等为依据,具有追求客观真实、坚持无罪推定、严禁刑讯逼供等特点,司法人员在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享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基本上可以说是属于自由证明的范畴。 与证据和证据运用有关的法律规范 https://www.360doc.cn/article/37289152_707126398.html
15.第三章国外信托公司业务1、公益信托的种类 公众信托、公共机构信托、慈善性剩余信托 2、公益信托的特点 公益信托是相对于私益信托而言的,与私益信托相比,公益信托有以下特点: (1) 公益信托的目的是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私益信托则完全为了委托人自己或指定的受益人的利益。 (2) 公益信托的受益人是不完全确定的,要根据信托契约规定的受益条https://blog.csdn.net/luozhuang/article/details/2290189
16.电梯事故报告(精选8篇)1.3 电梯事故的类型及其基本特点 据相关部门统计, 电梯事故发生的种类按发生的位置可以分成门系列事故、剪切、挤压、冲顶、蹲底或溜梯事故以及其他事故。各类事故所发生的概率分别为:门系统事故占80%, 冲顶或是溜梯等事故占15%, 其他事故占5%左右。按电梯运行要素可分为:设备本体事故、违章操作事故、管理不当事故https://www.mingkanw.com/w/filecq7pglqf.html
17.1.阜阳市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中职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讲课课题2.餐饮产品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第一课时) 3.酒店常见餐饮设施及服务项目 (第一课时) 4.餐饮服务人员的素质要求 (第一课时) 5.托盘(第一课时) 6.餐巾折花(第一课时) 7.中餐摆台(第一课时) 8.酒水服务(第一课时) 9.菜肴服务(第一课时) 10.其他技能服务(第一课时) https://www.xredu.com/mobile/zixun/zige/21568_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