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我国出口退(免)税制度体系的思考会计审计第一门户

二、当前我国出口退(免)税制度体系的现状

目前,我国出口退(免)税制度体系主要由四部分构成:

(一)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

(三)国家税务总局以公告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四)国家税务总局以“税总发”等形式发布的规范性文件

近几年,国家税务总局为了加强税务机关内部管理、提高办事效率、杜绝渎职犯罪等,下发了若干管理性的文件。例如以《全国税务机关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1.1版)》(税总发〔2015〕162号)为代表的文件,侧重约束并规范税务人员的行为,明确了税务人员受理出口退(免)税业务的具体要求及流程事项等,加强了内部规范管理,提高了服务纳税人的效率。

目前,现行有效的出口退(免)税政策文件大约仍有400余份。从以上四层结构来看,第一层属于行政法规,第二、三、四层属于规范性文件,行政法规是出口退(免)税制度体系中的最高层级,而规范性文件则在出口退(免)税体系中占了绝大部分的比重。

三、出口退(免)税制度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出口退(免)税政策相对零散

自1985年我国出口退(免)税政策实施以来,出口退(免)税的范围从货物劳务至服务全面覆盖,申报核准的方式也从手工到电子化再到无纸化,整个工作定位与退税环境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据不完全统计,从实行出口退(免)税制度至2012年进行整合的27年间,关于出口退(免)税的规范性文件多达700余份,前后政策废旧用新、新老交替、变动频率高,显非常零散,并且部分文件内容还相互冲突,其连贯性、完整性、系统性相对薄弱,非常不利于税企双方在征、纳、退方面的执法协调与正确理解。

进入2012年,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对前期出口退(免)税政策全面系统地进行了梳理与归并,经过调整,出台了财税〔2012〕39号和国家税务总局2012年24号公告,2015年底又修订下发了《全国税务机关出口退(免)税管理工作规范(1.1版)》(税总发〔2015〕162号),三个文件分别从基本政策依据、出口退税管理、税务内部规范入手,涵盖了出口退(免)税的基本内容,构成了现行出口退(免)税制度的基本框架。通过整合,形成了规范性、系统性的出口退(免)税制度,但随后的“补丁”政策仍层出不穷,使清晰明了的结构框架又出现了错综复杂的分支。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6年期间又相继出台70余份文件对原政策进行补充与完善。可见,出口退(免)税政策的系统性与完整性还有进一步整合、提升的空间。

(二)部分内容不适合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三)部分政策及制度规定相互交叉重复

(四)制度设定不明确,有待进一步细化

四、出口退(免)税制度体系缺陷的形成原因

(一)客观因素

(二)主观因素

(三)根本因素

五、完善我国出口退(免)税制度体系的建议

(一)重新梳理归并现行出口退(免)税政策

目前,归纳出口退(免)税政策的工作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出口退(免)税政策管理。需要征纳双方了解和执行的基本政策,包括出口退(免)税的企业范围、货物劳务及服务范围、退税依据、计算办法、申报流程、核准流程、法律责任等,全面理清后以通知或公告的形式发布。二是出口退(免)税申报管理。主要明确纳税人办理出口退(免)税的期限、地点、方式、资料以及特殊业务的处理等。三是出口退(免)税规范管理。进一步规范税务人员的职业操守,明确办理出口退(免)税的内部流程环节,查找日常管理中的风险点以及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的要求等。

(二)不断更新现有出口退(免)税制度机制

根据国家对外贸易的需求,进行出口退(免)税政策的调整应该是一种常态,但要避免打补丁式的文件陆续出台,克服文件繁琐、不便执行的弊端。一是制度更新要有相对固定的周期。比如半年、一年或两年等,根据形势需要确定一个比较固定的周期,比较急、影响面窄、需要立竿见影的政策可以半年调整一次;对影响面和调整力度较大的可以在某一个固定周期结束前进行调整,并做到提前发布。二是制度更新要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在某一新政发布前,对新旧政策之间的调整、补充、完善的内容进行全面解读,使新政实施不拖泥带水,不留后遗症,确保税企双方便于查找、理解和执行。

(三)提升出口退(免)税的法律层级

参考文献:

[3]龚一鸣.出口退税机制改革对外贸发展的影响[J].江淮论坛,2008(6)

[4]钟华.完善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新思考[J].财经论丛,2004(1)

[5]朱军,李新星.我国出口货物退(免)税制度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经济纵横2015,(3).

[9]姬颜丽,王文清出口退税对国际贸易中纺织服装行业的影响及政策建议[J].税收经济研究,2015,(1).

THE END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国宪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制定都必须以宪法为依据,遵循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中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主干,解决的是https://www.gov.cn/zwgk/2011-10/27/content_1979526.htm
2.法律层级划分图法律层级顺序结构图法律效力等级排序图解,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张“地图”,为我们揭示了不同法律规范之间的层级关系和适用顺序。它不仅是法律人士研究法律体系的工具,也是普通民众了解国家法律制度的窗口。通过这张图解,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不同层级的法律规范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构建起国家的法治大厦。法律效力https://blog.csdn.net/pengpengjy/article/details/114107243
3.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___。 A 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B 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C 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D 宪法、法律、部门规章 --- 正确答案 C --- 暂无解析https://m.dongguan.huatu.com/tiku/4747528.html
4.法学法学(law science),是关于法律的科学。是以法律、法律现象以及其规律性为研究内容的科学。法律作为社会的强制性规范,其直接目的在于维持社会秩序,并通过秩序的构建与维护,实现社会公正。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1]。 在中国,法学思想最早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https://baike.sogou.com/v82123233.htm
5.我国法律体系基本框架(图表总结)XX法法律(民法通则除外)全国人大及常委会 XX条例行政法规国务院 XX规定、办法、实施细则部门规章国务院各部委 XX地方XX条例地方法规地方人大及常委会 XX地XX规定、办法、实施细则地方规章省级和较大的市级人民政府 XX公约、条约、协议、宪章、盟约国际条约 法的效力层级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1221/20/34152255_715183555.shtml
6.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 A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B宪法、法律、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 C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 D宪法、法律、部门规章 正确答案 答案解析 略 真诚赞赏,手留余香https://www.examk.com/p/2035606374.html
7.按照法律地位和法律效率的层级划分法律时,正确的分类是D 宪法、法律、部门规章 答案 C 多做几道 ( )主要指在安全生产领域的不同范围内,对普遍的、广泛通用的共性认识所作的统一规定,是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安全标准的依据和共同遵守的准则。 A 基础类标准 B 通用技术标准 C 管理标准 D 行业标准https://www.51zhishang.com/shiti/tk-st-25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