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解释的概念讲义

法律解释是指理解和说明法律规范的内容与含义的一种特殊法律活动。

二、法律解释的种类(重点)

(一)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按照解释主体和法律效力的不同可以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

1、正式解释即称有权解释官方解释:(1)立法解释;(2)司法解释;(3)行政解释。

2、非正式解释又称无权解释:(1)任意解释;(2)学理解释。

3、按照法律解释的方法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语法解释、系统解释、历史解释、逻辑解释。

4、按照法律解释尺度不同,可以将法律解释分为:字面解释、限制解释、扩充解释。

三、我国的法定解释

根据《立法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法律解释权属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法律有以下情况之一的,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释:

1、法律的规定需要进一步明确具体含义的;

2、法律制定后出现新的情况,需要明确适用法律依据的。

二、法律推理(2010新增)

(一)法律推理的概念和特征

1、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中的一种思维活动。2、法律推理以法律和事实两个已知的判断作为推理的前提。3、法律推理是运用多种科学的方法和规则进行的。4、法律推理的目的是为法律适用结论提供正当理由。

提示:(1)法律推理的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形式逻辑方法,另一类是辩证逻辑方法。(2)法律推理按照这两种方法可以分为形式推理和实质推理(或辩证推理)两大类。

(二)形式推理

形式推理又称分析推理、先例推理或形式逻辑,是指解决法律问题时所运用

演绎方法、归纳方法和类推方法。一般有三种形式,即: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

类比推理(类推)。

1、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具体到法律适用过程中,一般而言,法律规定是大前提,案件事实是小前提,结论就是判决或裁决。

2、归纳推理

归纳推理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在法律适用过程中运用归纳推理的典型是判例法制度。

3、类比推理

类比推理在法律适用中的运用就是类推适用或比照适用。在法律适用中,基本上存在着两种类推适用,即法律类推和法的类推。

(三)实质推理

在疑难案件中,有以下几种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实质推理:

1、法律规定本身难以把握。2、法律规范对有关问题本身并无明文规定,也就是出现了通常所说的“法律漏洞”或法律空白。3、法律中可能规定了两种或两种以上可供法律适用者选择适用的条款:例如法律规范竞合,或者法律规范本身可能有抵触或矛盾之处。4、在法律适用过程巾出现通常所说的“合法”与“合理”之间的矛盾。

第七节法律关系

一、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主体行为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是法律规范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

二、法律关系主体

1、自然人,包括我国公民、外国人和无国籍人;2、法人;3、非法人团体;4、国家。

提示:法律关系主体应当具备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三、法律关系客体

1、物;2、行为;3、与人身相联系的非物质财富,又称精神财富。

四、法律关系内容

1、法律权利;2、法律义务。

五、法律事实

法律事实是指法律规范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情况。

1、根据其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可将法律事实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两类。

2、根据事实的存在方式法律事实可以分为确定式法律事实和排除式法律事实。

提示:注意事件与行为,绝对事件与相对事件的区别。

第八节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

一、法律责任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一)理解法律责任广、狭两种含义

广义的法律责任与法律义务同义;狭义的法律责任是一种追诉性的责性。

(二)法律责任的种类:

1、根据违法的性质和危害不同,可以将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违宪责任。

2、根据承担责任者主观上有无过错,可以分为: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

3、根据行为人实施违法行为时身份和名义的不同,可分为:职务责任、个人责任。

4、根据承担责任的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财产责任和非财产责任。

二、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

在我国承担法律责任的原则主要是合法、公正、合理、及时、不可避免性原则,

在处理具体条件时,法律责任的公正性,合理性应是其合法性的表现,法律责任的及时性,不可避免性也应以合法性为前提。

三、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重点)

法律责任的减轻与免除,即通常所说的免责。免责以存在法律责任为前提,是指虽然违法者事实上违反了法律,并且具备承担法律责任的条件,但是由于某些法律的规定,违法者可以部分或全部地免除法律责任。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和实践、免责可分为时效免责、不诉免责、自首和立功免责、补救免责、协议或议定免责。

四、法律制裁的概念和分类

法律制裁的分类:刑事制裁、民事制裁、行政制裁、违宪制裁。

THE END
1.法律知识内容大全法律法规解读案例分析专业术语详解哪些方面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首先,一个完整的人类文明都必须有其基础上的宪法制度,这是整个国家或地区政治生活和社会治理体系中最根本的一环。在此基础上,有许多具体条款和细则,如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等,以确保所有公民能够得到公正而平等的地保护。 https://www.1lhyh3ij.cn/tu-pian-zi-xun/411959.html
2.我们应该怎样理解和应用2021年法律大全中的关键概念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2021年法律大全》?它通常是一个综合性的文件,包含了自去年起实施或修订的一系列相关法律条款。这份文件可能包括但不限于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个领域内的最新修改,以及与这些修改相关的解释性文件。通过阅读这一全套法规,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前社会政策及其背后的动机。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388652.html
3.法律知识内容大全全面的法律指南从基础法理到实务操作跨学科视角:许多问题涉及多个学科,如经济、政治学以及心理学。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有助于形成更加全面且可行的解决方案。 持续学习:不管你是否已经掌握了足够的法律知识,都应该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因为新情况、新问题总会出现。这意味着必须持续学习,不断更新你的“法律知识内容大全”。 https://www.gntpr.com/ke-yan-jin-zhan/79267.html
4.法律基础知识概述法律源泉 作为支撑整个国家运行的基石,法律源泉分为正面立法和案例解释两大类。正面立法主要通过立法机关制定的正式文件,比如国会或议会颁布的各种法律条文。而案例解释则来源于法院在审判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判决书,这些判决书对于未来的同类案件提供了指导性意见。在实际操作中,正面立法与案例解释相辅相成,不断地完善着https://www.fikyjuyw.cn/tu-pian-zi-xun/51049.html
5.法律常用词语规范示例2: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出的属于审判、检察工作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解释,应当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内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监督法第三十一条) 6·2 “做出”多与名词词语搭配使用。 示例1: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显著成绩的残疾人,对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发展残疾人事业、为残疾人服务做出显著http://www.bjjbls.com/NewsDetail.aspx?ID=5867
6.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心若磐石 精选回答 按照法律解释的主体和效力不同把法律解释分为法定解释和学理解释两大类。(1)法定解释法定解释又称正式解释、有权解释,官方解释和有效解释,是指法律确定的国家机关或个人依据宪法和法律的授权对法律所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解释。法定解释的特点是:解释的主体是法定的,不是https://edu.iask.sina.com.cn/jy/2EBAYQzpXhF.html
7.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法律解释的种类有哪些? 雨月雨 会员法律解释是指对特定法律规定意义的说明。但是法学中所讲的法律解释是有严格意义的,专指特定的人或组织对法律的解释。这就涉及到法定解释与学理解释的问题。法定解释是指由法律规定或根据历史传统,特定的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人有权对法律作出具有法律上约束力的解释。相对而言,它是http://dqdebt.hljcourt.gov.cn/public/detail.php?id=3941
8.2022年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自命题620《法学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不成文法 2.法律部门 3.法律事实 4.法系 5.法律移植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法律原则的作用是什么? 2.法律责任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3.法的局限性主要有哪些表现? 4.立法程序包括哪些步骤? 三、论述题(15 分) 试述法制现代化。 第二部分 宪法学 一、名词https://www.ibudding.cn/a/129889.html
9.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问题研究定义七:“法律解释乃是法适用之不可欠缺的前提”,“为了解决具体的案件,必须获得作为大前提的法律规范。这种获得作为判决大前提的法律规范的作业,亦即广义的法律解释”。具体说来,广义的法律解释包括三项内容:其一是在有可适用的法律规范情况下确定法律规范意义内容的作业,即狭义的法律解释 ;其二是在没有可适用的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13739
10.药事管理与法规习题7、行政许可的种类有哪些? 普通许可、特许、认可、核准、登记。 8、行政复议的原则有哪些? 合法原则、公正原则、公开原则、及时原则、书面复议原则、一级复议的原则、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查的原则,不适用调解的原则、行政复议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复议职权的原则、便民原则。 https://blog.csdn.net/king13jkc/article/details/144066916
11.高等学校保密常识(5)对玩忽职守、拒不履行保密工作领导职责,造成严重泄密后果的领导干部,要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1、高等学校对参与涉密事项的学生有哪些保密管理要求? (1)应尽量避免学生接触、参与涉密科研事项。 (2)应对明确参与涉密科研工作的学生,按其涉密程度,将其确定为涉密人员,并按涉密人员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https://ec.wtu.edu.cn/info/1164/7594.htm
12.试论法律解释方法的种类/宋飞文义解释实际上是一种最古老的法律解释方法。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在《法学阶梯》(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11月第1版,盖尤斯著,黄风译)第290页就曾写道:古罗马人在法定诉讼时期所采取的极端咬文嚼字的文义解释,即《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1条规定“不法砍伐他人树木的,每棵处25阿司的罚金”,如有人的葡萄蔓被人砍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9194&pag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