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法律责任

税收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是指税收法律关系主体或其他行为主体承担税收法律责任应当具备的各种必要条件。它是在税收违法行为发生的前提下,有权机关对违法行为的性质进行判定的标准,用以解决是否追究责任、追究何种责任的问题。

(一)税收违法行为发生并导致损害后果

税收法律责任源于税收违法行为的发生。税收违法行为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也可能是税收犯罪行为;可能是违反税收实体法的行为,也可能是违反税收程序法的行为;可能是当为而不为、违反义务性规定的违法行为,也可能是不当为而为之、违反禁止性规定的违法行为。法律意义上的损害后果一般指对公私财产造成损失,或对他人的人身、精神等造成伤害。在税收领域,最常见的损害后果是国家税收利益受到损失或纳税人的利益受到侵害。在一些特殊税收违法行为(如抗税行为)中,损害结果还可能表现为他人人身遭受伤害或精神遭受威胁。损害后果与违法行为之间应当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

(二)税收违法主体应具备责任能力

作为税收法律责任的承担者,税收违法主体应当具有责任能力。具有法人资格的税务机关、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通常是具有责任能力的,责任能力要件主要针对自然人而言。自然人只有在达到法定年龄之后,并且拥有正常的智力水平,才具有责任能力。对此,《行政处罚法》和《刑法》均有明确规定。例如,《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

(三)税收违法主体有应受责难的心理状态

在理论研究中,可以从责任的内容、性质、主体、承担方式等不同的角度出发,对税收法律责任作多种分类。各种分类之间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一个较为完备的税收法律责任体系。其中,以责任主体和责任性质为标准划分税收法律责任,是最为常见的分类方式。

在理论研究中,有学者提出了税收民事责任的概念,但同时又承认,“税法在性质上属于公法,所以税法上一般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民事责任。”尽管有的税收法律责任(如补缴税款)具有民事责任的补偿性特点,但二者又有质的不同。根据民法的自愿原则,民事责任往往可以因权利人的自愿放弃而免除,而税收法律责任显然不具备这一特点。还有学者将补缴税款及滞纳金等税收法律责任称之为税收经济责任。我们认为,经济责任之“经济”是就责任标的而言,而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之“行政”“刑事”则意在表明责任的性质,它们并不是一个层次上的概念。所谓税收经济责任,不过是指以金钱为责任标的的税收行政责任,是一种财产性的行政责任。

违法主体实施一般税收违法行为仅需负行政责任,实施严重税收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才应负刑事责任。很多情况下,违法主体实施同一种税收违法行为,会因违法程度不同而承担不同性质的法律责任。《税收征收管理法》和《发票管理办法》中许多有关法律责任的条款都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结尾,作为行政性法律法规与刑法的衔接,实现了行政责任向刑事责任即刑罚的过渡。刑罚作为对犯罪分子施以的处罚,是用来规范社会共同生活秩序的最后手段。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衔接问题,实际上就是区分罪与非罪的问题。

根据《刑法》第十三条的规定,一种违法行为构成犯罪,须具备两大属性:一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二是依法应受刑罚处罚。前者表明了犯罪的社会影响,是犯罪的社会属性;后者则体现了罪刑法定的原则,是犯罪的法律属性。实践中,犯罪的法律属性易于理解和把握。依法应受刑罚处罚,是刑法对严重社会危害的确认,直观地表明了一种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已经达到了犯罪的程度。相反,如果刑法未对某种违法行为作出规定,那么无论这种违法行为情节如何严重,均不会被视为犯罪。例如,在税收领域,纳税人未按规定期限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未按规定报告全部银行账号,税务人员未按规定回避等,虽然这些行为都是税收违法行为,但却不会构成犯罪。

区分罪与非罪,难点在于对犯罪社会属性的把握。凡是违法行为,均会产生社会危害,但只有社会危害严重到一定的“度”,违法行为才会发生质变成为犯罪。在《刑法》中,关于“度”的常见表述有“造成严重后果的”“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数额较大的”等等。对于不同类型的违法行为,区分罪与非罪的标准也不同。概括而言,一种违法行为“危害程度如何,主要应结合情节是否恶劣、数额是否巨大、后果是否严重等情况,综合考虑加以确定。”而对于包括税收犯罪在内的经济犯罪而言,数额是最为重要的标准。因为,数额不仅影响着经济违法行为的性质,从而影响着犯罪的构成,而且反映了行为人主观恶性大小、经济犯罪的规模及其社会危害程度。

对于绝大多数的税收犯罪罪名,定罪时都须考虑犯罪数额。例如,《刑法》第二百零四条规定:“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如果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未达到较大标准的,则只能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对行为人给予行政处罚。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多数危害发票管理类犯罪,《刑法》均未直接作犯罪数额限定,但《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以下简称立案追诉标准(二))详细规定了发票刑事案件立案追诉的最低数额标准。“立案追诉标准是犯罪行为之刑法评价标准的具体化、数额化,是犯罪行为之社会危害性的量化界定。”因此,达不到立案追诉标准的发票违法行为同样只是一般税收违法行为而非犯罪,仅需承担行政法律责任。

THE END
1.第六章法律责任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行为人实施了违法行为,而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是受到法律的制裁。为了较好地理解防震减灾法中的“法律责任”一章所规定的含义,有必要了解本章五条中所规定的法律责任条款涉及到的基本法律术语的内涵,主要包括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内涵与特征、法律责任的内涵与种类、行政强制措施的内涵与作用等等。 一http://www.npc.gov.cn/zgrdw/npc/flsyywd/xingzheng/2000-11/25/content_8410.htm
2.法律责任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什么是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是由特定法律事实所引起的对损害予以补偿、强制履行或接受惩罚的特殊义务,亦即由于违反第一性义务而引起的第二性义务。 【法律责任】是指违反法律规定的行为所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的前提是有违法行为。它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必须在法律上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二是具有国家强制性,只有https://www.xkyn.com/na/hwswaehfhnwbdwrewe.htm
3.法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法律责任的种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民事责任:指因违反民事法律规定而导致的损害赔偿责任,如侵权、合同违约等。2.行政责任:指因违反行政法律规定而导致的行政处罚责任,如罚款、没收违法所得等。3.刑事责任:指因犯罪行为而导致的刑事处罚责任,如拘留、有期徒刑、死刑等。4.政治责任:指因违反国家政治法律规定而导致的https://www.chinaacc.com/chujizhicheng/jhwd/zy20240205141749.shtml
4.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导读】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三种责任可以同时追究,也可以单独追究。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成因主要有社会因素、经济因素、环境因素及法律因素。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的种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三种责任可以同时追究,也可以单https://ah.huatu.com/2022/1120/2475693.html
5.责任追究种类哪几种责任追究种类包括行政、刑事、民事责任三种。具体如下:1、如果需要追究行政责任适用《行政诉讼法》和其他行政法律的规定。2、如果追究刑事责任适用《刑事诉讼法》《刑法》等相关规定。3、如果追究民事责任可以适用《民事诉讼法》《民法典》等相关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是用刑罚同一https://www.lawtime.cn/tuwen/589813.html
6.论明星不当代言行为的法律责任与监管举措三、明星不当代言的法律责任种类 鉴于前述,明星不当代言行为其实就是一种共同的侵权责任,并且所代言的虚假广告引发的社会危害结果可能非常严重,社会危害可能很大,那么,仅仅局限于食品领域科以的民事责任显然失之过轻;另鉴于明星代言收益特别巨大的实际情况,按照权利义务对等的原则,在公共影响力与公共利益之间、代言明星https://ielaw.uibe.edu.cn/fxlw/bjmfx1/bjqqf/13165.htm
7.民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导读:在面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被侵害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您的合法权益正在遭受侵害,那么可以通过本篇文章了解的法律知识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希望能够对您遇到关于民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问题带来帮助。民事责任的种类有哪些 民事责任种类包括合同责任、侵权责任与其它责任、财产责任与非财产责任、https://www.64365.com/zs/2089144.aspx
8.法律好书推荐《法理学第二版大学生法律专业马工程法学教材高等三、法律行为的分类 180 第二节 法律行为的结构 184 一、法律行为主体 184 二、法律行为的内在方面 186 三、法律行为的外在方面 191 第七章 法律责任 197 第一节 法律责任的概念 197 一、法律责任的含义 197 二、法律责任的构成要件 199 三、法律责任的种类 203 https://www.jianshu.com/p/fd5fdbc1f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