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7日,贵州省黔南州罗甸县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大雨,但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的大厅依旧因为一面特别的锦旗而变得热闹起来。
2024年3月4日,李梓宾律师作为“1+1”法律援助志愿者,在值班时接待了罗某珍及其未成年的侄子侄女罗某俊和罗某巧。罗某珍悲痛地表示,自罗某俊和罗某巧的父亲罗某因意外离世后,他们的母亲李某改嫁他乡,并很少给予这两个孩子必要的生活费用。更为不幸的是,春节期间李某与其现任丈夫回家时,因罗某俊与李某现任丈夫发生争执,后者竟对罗某俊进行打骂。之后,李某再次以打工为由离开,留下两个孩子孤苦无依。罗某珍不忍侄子侄女受此苦楚,决心通过法律途径变更监护权,为他们寻求更好的生活。
这并非李梓宾律师第一次收到锦旗。去年9月,他在处理一起所有权确认纠纷案件时,通过深入调查取证,成功为当事人争取到了合法权益,并收到了“怀爱民之心办利民之事”的锦旗。去年12月,当地几名群众来请求帮助,表示因无法与外出务工失联的家人取得联系而无法取得急需用于治病的安置补偿款,李梓宾律师通过法院宣告失踪的法律程序确定了财产代管人,帮助他们领取了急需的安置补偿款,并因此收到了“人民律师尽心尽责”的锦旗。
一面面锦旗,不仅是对李梓宾律师专业能力的认可,更是对他无私奉献精神的赞誉。在法律援助的道路上,李梓宾律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律师为人民”的深刻内涵。
普法暖人心法治花盛开
自2023年8月抵达罗甸县以来,李梓宾律师不仅积极承办法律援助案件,还致力于普法宣传工作。他深入基层,了解群众需求,结合当地实际,开展了一系列普法活动。
在当地开展的“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系列活动期间,李梓宾律师走进社区、学校、企业和军营,为群众普及《宪法》知识,解答法律咨询。他还积极参与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用实际行动践行律师的社会责任。
在罗甸县沫阳中学、罗悃中学,李梓宾律师围绕《宪法》,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深入浅出的讲解,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法治课,他还结合未成年人易发高发的违法犯罪行为,叮嘱学生们要知法懂法守法,做新时代的好青年。
此外,李梓宾律师还走进企业,为企业员工讲解金融经营和生态保护等法治领域法律法规,助力企业合规经营。在武警罗甸中队,他结合部队实际,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增强官兵法治观念。
2024年5月,第四个民法典宣传月,李梓宾律师走进集市、学校、政府和企事业单位共开展《民法典》专题讲座13场次,讲解侵权责任、安全生产、婚姻家事等领域的法律法规,为政府在规范企业安全合规经营、群众学好民法典提供助力。
李梓宾律师表示,作为一名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除积极承办法律援助案件以外,还应该秉承普法为民的工作理念,从基层实际需要出发,常态化推进普法宣传工作,努力实现法律援助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他坚信,在法治的阳光下,每一颗种子都能开出美丽的法治之花。
专业赢赞誉矢志守初心
自李梓宾律师投身于“1+1”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以来,他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截至目前,累计为300余人次提供法律咨询,代理案件62宗,其中涉及刑事31宗、民事17宗、代书14宗。他的专业与热情赢得了罗甸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的高度认可,并受聘担任了1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
在法律援助中心的值班期间,李梓宾律师经常接待因讨薪和婚姻家事等问题前来咨询的群众。他敏锐地观察到,罗甸县内的务工人员多以零散用工为主,缺乏劳动合同保障,导致在维护自身权益时面临诸多困难。针对这一问题,他积极利用罗甸县劳动部门与多元化纠纷调解中心在同一办公地点的优势,提出法律意见,建议通过劳动监察和调解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劳动者合理主张权益。
为期一年“1+1”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即将结束。近日,李梓宾律师收到了来自罗甸县司法局与法律援助中心的感谢信。信中不仅表达了对广东省司法厅、广东省律师协会、广东省法律援助基金会、佛山市律师协会等单位的感谢,还高度赞扬了李梓宾律师积极奉献的为民情怀。同时,罗甸县司法局及法律援助中心也表达了希望李梓宾律师继续留任的强烈愿望。
作为一名90后律师,李梓宾在谈及为何选择参加“1+1”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时,满怀热情地说:“律师是我的职业,而志愿者工作也是我内心热爱的。能够将我的专业和这份热爱通过‘1+1’这个项目完美地结合起来,对我来说是无比幸运和满足的。因此,我选择趁着年轻,去做我想做的事、我该做的事,追逐自己的梦想,同时也践行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展望未来,李梓宾律师表示将继续坚守为民服务的初心,以专业的精度和勤恳的态度,为法律援助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原标题:《雨中锦旗映初心,使命不渝续前行!记“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律师李梓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