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规章条例等制定主体区分”考点汇总

法律一般均以“法”字配称,如《反食品浪费法》。

制定主体:全国人大及全国人常。

全国人大制定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全国人常制定除了上述基本法外的其他法,并且可以在人大闭会期间对基本法进行补充和修改。

二、法规

法规常用的名称主要包括条例、规定和办法。

法规分为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

1.行政法规

制定主体:国务院。最新最全公考资料

2.地方性法规

制定主体:(1)省级人大及省级人常;(2)设区的市级(也就是地市、自治州级)人大及人常可以在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四方面事项制定地方性法规。

三、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常用的名称一般是XX条例。

制定主体: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注意没有人常)注: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四、规章

规章名称一般称“规定”、“办法”,但不能用“条例”。规章分为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1.国务院部门规章

制定主体: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审计署和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直属机构。

2.地方政府规章

制定主体:省级和地市级人民政府。

注:地市级人民政府制定规章还是限于城乡建设与管理、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保护、基层治理四方面

THE END
1.法律法规与条例的区别?条例和法律的区别具体如下:1、条例是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一般只是对特定社会关系作出的规定;2、条例是https://www.findlaw.cn/wenda/q_3968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