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网杭州10月21日电(记者王春)DB3301/T0168-2015——这是由杭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认证发布,独属于法律援助服务的标准号。近日,杭州市司法局起草的《杭州市法律援助服务标准》正式发布,于10月31日起实施。
???杭州出台了全国首个全面规范法律援助工作的地方标准,标志着法律援助工作将踏上规范化、高质量的新征程。
???“推进政府行政服务标准化工作,是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杭州把法律援助作为2015年十大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要把这件实事办好,关键是把好质量关。”杭州市司法局局长吴声华向《法制日报》记者介绍说,地方标准的发布,是杭州加强行政服务质量管理的一项有力举措,必将引领和保障政府法律援助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4年1月,杭州市司法局开始组织起草工作,市法律援助中心、4家律师事务所、10余名专家律师参与了起草,历时20个月,前后共修改了17稿。
???《标准》全文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受理、审批、服务质量控制等七章30节,近三万字内容。
???市法援中心主任董红民介绍说,《标准》实施后,法援服务将在一站式便民服务、多平台免费法律咨询、全过程规范法律援助、重点管控案件承办环节、无盲点实施质量监管这五个方面呈现出变化,对管理和办案均提出了更高要求。
???根据《标准》要求,法援中心建设全部做到“临街、落地”,无障碍通道等设施设备一应俱全。
???“市法援中心目前还在二楼,马上也要严格执行标准进行硬件改造与搬迁。”董红民告诉记者,目前,杭州共建有法援机构15家,法援工作站336个,在村社区建立了3077个法律援助联络点,逐渐形成健全的组织网络。依据《标准》,所有法援机构必须实现申请、受理与指派在当天完成,满足广大急需援助的当事人。
???为拓展援助渠道,杭州构建起“线下十分钟、线上零距离”的法律援助服务圈,市民碰到法律问题除了找法援机构,还可以拨打“12348”法律服务热线以及登陆网站咨询。
???过程管理对于案件质量提升至关重要。《标准》对法律咨询、案件申请、受理、审批、办理、结案、评估整个工作流程进行了规范,统一了法律援助各阶段每步骤的服务标准。
???以刑事案件办理为例,规范流程包括收案、阅卷、会见、调查取证、辩护、后续工作等步骤,对工作流程加以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