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网讯(记者蔡艳荣)邻里间起了纠纷,遇到法律困惑想咨询;要办公证不知道找哪,打官司请不起律师……人们生活中的法律需求五花八门,从今年起不出社区门,老百姓就可以找到相应的法律服务人员——这是记者从2月21日召开的石家庄市司法行政工作会上获悉的,今年石家庄市司法局将大力实施“司法行政进社区工程”。
-打造综合法律服务平台
今年起“12348”司法行政服务热线,将被打造成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对法律服务资源即时共享的“热线”,家喻户晓。
去年12月起,石家庄原有的“12348”法律援助热线整体改造升级,把法律咨询、人民调解、律师、公证、普法、法律援助、司法考试等服务职能纳入服务内容。为实现全社会和广大群众对法律服务资源的即时共享,今年起12348热线将被继续打造成集实体援助、法律服务、法制宣传、业务解答和展示形象为一体的司法行政公共服务平台。做到有问必答、有接必办、有办必果。
-实施司法行政进社区工程
同时,利用每月“18”学法日,依托市民法制学校,在社区开展法律知识公益讲座和法律事务咨询服务。把人民调解、法律服务、法制宣传、特殊人群管理等搬到老百姓的家门口。
-降低法律援助门槛
今年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服务为民创优年”主题活动,进一步放宽条件、降低门槛,加强宣传,扩大受援面,让更多的弱势群体受益。
将土地征用、城市拆迁等工作中产生的行政诉讼、行政复议案件纳入法律援助;
降低法律援助的经济困难标准,由最低生活保障线提升为最低生活保障线的两倍;制定实施《法律援助上门服务办法》,对年老体弱、伤残、行动不便的受援人员提供上门服务;建立法律援助“点援制”律师档案信息库,受援人可以按个人意愿挑选律师。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