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北京市司法局发布“助企惠民春季五大行动”

千龙网讯(记者刘美君)日前,北京市司法局发布复工复产公共法律服务“助企惠民春季行动”,旨有效统筹组织律师、公证、司法鉴定、仲裁、人民调解、法律援助、法治宣传等服务资源力量,全力服务疫情防控、保障企业有序复工复产,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经济秩序平稳有序,维护首都社会和谐稳定。

公共法律服务暖企行动

拓宽绿色通道,开展法律帮扶,增强共克时艰信念,提升企业发展信心。

为小微企业提供法律帮扶

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组织值班律师为小微企业及其经营者提供现场免费法律服务。街道乡镇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务站)组织村居法律顾问调整服务方式,在复工复产期开设“法律云门诊”“法律云讲座”,推进“云法律服务进园区、进楼宇”,为辖区内小微企业提供免费法律服务。广泛宣传引导小微企业寻求12348热线、北京法律服务网的免费法律咨询服务。

主动走访企业、精准对接需求

市、区司法局组织区律师协会、司法所,加强与有关行业协会、商会的沟通联系,主动走访中小微企业,了解中小微企业面临的特殊困难和法律风险,帮助反馈地方党委、政府,并组织引导律师提供务实有效的法律服务。

开通保障企业复工复产公证法律服务绿色通道

对符合条件的不可抗力公证申请,公证机构应认真审核、即来即办、加速办理。对复工复产企业申办的公证事项优先快办,企业申办公证时因客观原因未能提供有关证明材料,经审核符合条件的,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和申请材料“容缺受理制”,先审批办理,事后补充完善有关证明材料。实行公证证明材料清单制,有效减轻复工复产企业办理公证事项的证明负担。

将在疫情防控中捐款捐物、生产运输防疫物资,被政府征用作为临时隔离场所的公司企业作为重点帮扶对象,支持引导公证机构主动为其减免公证服务费用。鼓励律师事务所对经营暂时陷入困难、现金流紧张的法律顾问单位和其他企业,酌情减收或缓收法律咨询费用。

集中开展复工复产宣传

公共法律服务助企行动

指导本市律师行业开展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帮助企业应对疫情造成的影响,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机制,努力帮助企业抗击疫情、复工复产、抵御风险。

持续开展“企业复工复产法治体检”专项行动

市、区组建由专注企业、治理结构、投融资等业务领域律师组成的法治体检总队、支队,为工业园区、科技园区、商务区驻地组建分队,围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开展稳工稳岗风险排查,助力开工建设;围绕员工健康检测、工作场所防控、员工个人防护等疫情防控内部管理风险,以及在劳动合同签订和劳动用工中的违法违规问题协助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围绕因受疫情影响发生的合同违约、债权债务等问题,协助做好协商谈判以及合同中止、变更、解除等工作,助力企业解难题、防风险、保经营、促发展。根据专项行动中发现的行业性、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及时撰写法治体检报告,反映企业诉求,提出政策建议,供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参考决策。

编制发布企业复工复产法律指引

探索开展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

满足民营企业治理结构和风险内控需要,探索开展民营企业公司律师试点工作,发挥公司律师熟悉企业、行业的政策法规优势,结合企业需要提出更具针对性的法律意见和建议,有效助力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加强涉外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护企行动

发挥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作用,引导企业采取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及时化解合同履行、劳动劳务等方面矛盾纠纷,轻装上阵、专心复工复产。

提升仲裁立案效率

仲裁机构对受疫情影响较严重企业的案件优先受理、快速办理,根据仲裁规则和有关规定,对确因疫情造成仲裁费用缴付困难的企业实行缓缴仲裁费用。开展网上大讲堂“北仲有约”,组织各领域的知名仲裁员为中国企业解读、解析国际商业规则,辅助企业更好解决争议。

开展涉企纠纷排查调解活动

加强与工商联等部门沟通协调,积极推进商会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对商会人民调解组织的设立登记申请由专人负责快速办理,做好设立服务指导和备案工作。针对企业因疫情引发的生产经营、合同履行、金融借贷、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联合市人力社保局、市总工会等部门,推动各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与人民调解组织的衔接,发挥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和基层调解组织作用,优先受理,及时调处。把涉企业劳动争议矛盾纠纷作为排查调处的重点,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劳动争议就近就地化解,促进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强化行政部门行政调解主体责任

各行政部门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强化行政部门主责意识,推进落实行政调解职责清单,积极依法依规、妥善化解本部门法定职权内的矛盾纠纷。进一步加强对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行政调解工作的业务指导和协调推进,及时有效化解复工复产争议纠纷。

加强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协调联动

做好行政复议过程中的法律服务

发挥司法鉴定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专业保障作用

公共法律服务安民行动

针对首都市民群众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方面的法律服务需求,及时总结分析、精准研判,有效调配、布局法律服务资源,努力满足各类法律服务需求。

有序恢复公共法律服务机构现场服务

及时跟进党委、政府关于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策略和精准复工复产的决策部署,对各类法律服务机构、实体平台的自身疫情防控和恢复执业进行科学评估、统筹安排。恢复现场服务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派驻公检法法律援助工作站,倡导律师协会理事、监事等带头履行《律师法》《法律援助条例》确定的法律援助义务,带动律师行业复工复产,树立首都律师依法守法、热心公益的良好形象。

提供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

为特殊困难的群众提供法律服务

公共法律服务惠民行动

积极维护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开辟复工复产企业员工及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

对复工复产企业的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的,开通农民工服务“绿色通道”,免于经济困难审查。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员工的法律援助申请,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优先办、马上办。

认真组织办理涉疫情或受疫情影响的法律援助案件

深化“法援惠民生”

落实中国法律服务网“农民工欠薪求助绿色通道”项目,做好绿色通道法律援助案件办理等工作。持续、有序开展妇女儿童、残疾人、农民工等法律援助服务民生品牌专项维权。支持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开展“中彩金”讨薪农民工法律援助重点项目。

THE END
1.医疗纠纷申诉按规定几天回复医疗纠纷调解的时间一般为30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自受理调解申请之日起30个工作https://www.66law.cn/question/answer/73059410.html
2.关于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迁址的公告便民提示上海市法律援助中心将于2024年11月26日(周二)搬迁至上海市司法会堂,地址:中山西路1538号。接待时间:周一至周五上午9:00-11:30,下午1:30-4:30。 2024年11月25日(周一)、11月26日(周二)两天,中心暂停接待。 为优化本市公共法律平台便民服务质效,2024年2月起,市司法局已将市公共法律服https://sfj.sh.gov.cn/2020zwdt_bmts/20241125/28b02378369d421e8cee0bb7bb901a0d.html
3.交通事故调解赔偿多久对于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调解期限从规定的办理丧葬事宜时间结束之日起算。 对于造成人员受伤的事故,调解期限从治疗终结之日起算。 对于因伤致残的事故,调解期限从定残之日起算。 对于仅造成财产损失的事故,调解期限从确定损失之日起算。 此外,损害赔偿调解的期限为30日,在必要时可以延长15日。调解期限的起始时间具体https://www.autohome.com.cn/ask/12233717.html
4.12348福州法网公司方代表认为,苏某刚到公司上班一个多月,从事的是司机一职,工资是按天结算的,加上年底有一些绩效奖金,根据工伤赔偿标准,25万元并不合理,公司方不能支付。面对公司方的坚决态度,苏某表示不愿意让步,一度拒绝调解并表示要走诉讼途经,调解陷入僵局。此时调解员支开公司方代表,与苏某单独进行谈话。调解员根据《http://fz12348.com/mobile/Article/detail.html?id=1219
5.法律天使?陈? 娆? 赵一凡? 韩? 俊? 崔艳霞? 赵? 华? 王? 雪? 王雪娟? 袁? 杨 有这样一群人 她们似水一般温暖,柔情 因为她们是女儿,是妻子, 是母亲,亲切而不疏离 她们似水一般坚韧和从容 因为她们是律政界的半边天 她们是法律海洋的美人鱼 她们是女律师 是中国法治进程中靓丽的风 https://www.beijinglawyers.org.cn/cgi/downloader2.jsp?fileid=60949
6.行政调解的方式6篇(全文)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可以选择由法院出具调解书,也可以撤诉,选择由人民调解组织出具调解协议书。如双方达不成协议,则恢复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审判。如双方达不成协议,则依照刑事诉讼程序依法处理。诉中委托人 民调解组织主持调解达成协议,并制作了人民调解协议书,一方当事人到期不履行具有给付内容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13ln8ghq.html
7.关于法律援助案件办理和12348法律咨询专线服务情况自查报告(精选2社区受理的21件案件中,结案方式大致分为如下几种: (一)法院裁决结案 法院裁决的案件共计9件,占42.8%。其中判决7件,裁定2件。 (二)调解结案 调解解决的案件共计6件,占28.5%。其中两件为经过法院调解结案,4件为律师或者调解委员会居中调解结案。 (三)其他方式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q6jha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