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地的本地人,竟然能说客家话!原来跟龙岗人……

在这距离深圳上万公里的南太平洋岛屿上,异域风情无限,竟然能听到当地人说客家话!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背后有着龙岗客家人扎根大溪地的漫长奋斗史。近160年来,这一群体的人口数量、经济实力、政治权利不断壮大,在当地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大溪地风光(资料图片)。

大型文史项目《龙岗记忆》

第二季“乡愁印迹”第四十六期

带你了解大溪地龙岗籍华人的故事

名片

大溪地是法属波利尼西亚向风群岛中的最大岛屿,面积为1042平方公里,现有居民约26万人,华人约占10%,其中深圳龙岗籍华人有1万人左右。

大溪地以无敌风光、民俗风情享誉世界,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旅者,成为人们眼中“最接近天堂的地方”。同时,大溪地还被称为“黑珍珠的故乡”,全球95%的黑珍珠皆产自这里。

跨越万里谋新路

海外开拓不畏难

第五次客家大迁徙时期,勤劳勇敢、开拓创新的龙岗客家人离开故土、泪别家人,远渡重洋谋新路,大溪地便成为他们的落脚点之一。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这一群体越来越壮大。

1865年,由于受美国内战的影响,国际棉花价格上涨,利润相当可观。英国企业主威廉·斯图瓦特获法国殖民当局批准,来到大溪地开办棉花种植园,并允许以“契约华工”的形式从中国沿海地区招募华工。

当时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处于第五次客家大迁徙时期,不少开拓创新的客家人由中国沿海地区向海外迁徙。其中,位于深圳龙岗的鹤湖新居、西埔世居、茂盛世居、大田世居等客家围屋均有不少青壮年远渡重洋谋新路,留下了在海外开拓拼搏的励志故事。

关帝庙。

从1865年2月28日至1866年1月6日,三批华工共1015人从香港抵达大溪地。这些华工主要来自深圳、东莞、惠州,尤其以龙岗客家人居多。他们与威廉·斯图瓦特的企业签下了为期7年的契约。

棉花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生,却无法避免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遭遇新冲击。1873年,棉花种植园破产,不少华工选择返乡,部分留在大溪地受雇于菜园工作或做些小本买卖。

第一批移民站稳脚跟后,开始带动更多的家乡亲戚、邻居、熟人来到岛上创业,年复一年,数量越来越多,实力慢慢壮大。1888年6月,来自深圳的陈世崇抵达大溪地,经营香草生意,于20世纪初成为当地首富,并创办银行、航业事务所、椰油公司等,推动了当地工商业发展。

1907年至1914年,约有2500名华工来到大溪地,与以往不同的是,因为允许携带家属出洋,移民中出现了200名妇女,这便成了后来华人数量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1924年,香港开通了直达大溪地的轮船,为移民带来了更大方便,大批深圳客家人不断移民大溪地。

“大溪地的官方语言是法语,龙岗人迅速融入当地社会文化,基本上都会说法语。”法属波利尼西亚洪门致公堂盟长、龙岗区侨联荣誉主席、龙岗籍华人萧桂强说,20世纪初,中国内忧外患,位于太平洋东南部的大溪地相对和平安定,谋生更为容易,因而吸引了更多的深圳客家人前来。据大溪地政府档案库的资料显示,到1946年,大溪地的华人已有6390人。在这些华人中,龙岗各村各姓氏人家、观澜松元厦陈氏及坪山廖氏、钟氏占了大多数。

守望相助不忘根

心系桑梓中国魂

游子恋故土,中国发生的一切都牵动着他们的心——他们离开的是一个积贫积弱、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他们多么渴望祖国强大、给予坚强依靠。远在异国他乡,为了帮助同胞解决困难和维护利益,1911年大溪地注册成立了最早的华人社团组织信义堂。1921年,又成立了当地最大的组织中华会馆。

扎根异国他乡,龙岗籍客家人大多从事香草种植、珍珠养殖、百货零售和进出口贸易。他们在大溪地依然延续着努力奋斗、崇文重教、团结互助、不忘根本的传统美德。

1911年,信义堂正式注册,其前身是1870年便出现的华人互助会。作为大溪地最早的华人社团组织,信义堂的宗旨是团结当地华侨华人,谋取社会福利,兴办慈善事业。信义堂创办了老人院,赡养无依无靠的老人;建设了关帝庙,举办春秋祭祀;兼营华人公墓等。

10年后,深圳人陈世崇、李文彬、刘铭凤等发起成立中华会馆。会馆是一栋两层大楼,主楼正面墙上有副对联:服务同群、宣扬文教,反映了崇文重教的意识。在一楼宽敞的大厅里,一些穿着练功服的年轻人正在练习中国功夫。教练的一招一式分外讲究,学员们骑马蹲裆、冲拳踢腿,有板有眼。“中华会馆已成立一个世纪了。我父亲是第二代华裔,生于1934年,曾在中华会馆的华文学校念书,学习讲中国话、写中国字。”萧桂强说,身在异国他乡的龙岗人,无论日子有多苦涩,心里始终惦记着家乡,更希望家乡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过上幸福的生活。

龙岗区委统战部为法属波利尼西亚洪门致公堂捐赠口罩。

1930年,远在龙岗的平冈中学建成——这是深圳历史最悠久的三所中学之一,更是当年深圳东部地区的最高学府,其中便有不少大溪地龙岗籍客家人的心血。在一本泛黄的资料中有一份建设平冈中学校舍收入各处乐捐总数,香港及内地共捐银10173元,大溪地各处捐银6820元(其中大溪地中华会馆捐银3675元)。据悉,办事人特地请来工匠,在一块块石板上刻下善款来自何处,郑重镶进了教室外墙。

说到大溪地与平冈中学,就不得不提李群芳。1922年9月,李群芳出生于大溪地。7岁那年,他随母亲回到老家龙岗兰水坣村,在崇正学堂接受了小学教育,随后进入平冈中学。这所有着大溪地华人华侨心血的学校,反哺着从大溪地返回的孩子,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圆满”。在平冈中学,李群芳不仅接受了课本知识,还接受了红色教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平冈中学因抗战多次停办。尽管如此,平冈师生仍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或以学校为大本营,以教员身份为掩护,成立地下党组织,为东江纵队传递情报,输送一批批革命骨干;或通过办识字班、歌咏队、妇女会等形式,动员和组织群众走上抗日前线。李群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在战场出生入死,立下赫赫战功。李群芳于1940年入伍,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花岭阻击战中,身为粤赣湘边纵队江南支队第二团团长的他指挥200多名勇士击退2000多名敌军的13次进攻。

在无数个“李群芳”的努力下,这片热土终于迎来了新的希望。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重大消息让远在大溪地的游子充满了喜悦与期待。喜悦是因为半殖民半封建的中国成了过去,终于以独立完整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期待则是因为这个独立的国家充满了希望,期待能成为游子们的后盾和依靠。

政坛屡见黄皮肤

中华文化影响深

上世纪60年代,殖民政府关闭了大溪地所有的华文学校。懂得华文的华裔渐渐减少,但是,华人不断通过自身努力奋斗进入政坛,不仅让华文学校重新开办,还让中华文化对大溪地产生了更深刻的影响。

二战结束后,约800名老华侨回国,萧桂强的爷爷便是其中之一。1947年,萧桂强的父亲跟随爷爷坐着货船到香港,然后几经辗转回到龙岗西埔村,耗时一个多月。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不仅中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溪地也发生了巨变。

1964年,大溪地殖民政府强行关闭了所有华文学校(共4所),并推行归化政策,许多华人加入法国籍。1971年,出现了第一个成为帕皮提副市长的华人——龙岗籍华人邓仁广医生。帕皮提是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首府,始建于1818年,位于大溪地西北岸。

“在姑妈的资助下,父母带着我们三姐弟于1982年重返大溪地。”两年后,萧桂强加入了法属波利尼西亚洪门致公堂。该组织于1971年正式注册,当时堂口的华人都会说客家话,但是没人会写中文,萧桂强立即成了堂口的中文秘书。有人懂中文了,自然与祖(籍)国恢复了书信往来,堂口的负责人还经常回中国参加各级侨务部门举办的活动。

华裔美女闪耀舞台。

在组织发展壮大的同时,萧桂强也实现了个人成长。从最初抵达大溪地白手起家,做过批发商,还在燃气公司工作过,到后来凭借一步步努力和积累开起了酒楼:粤海楼。萧桂强笑道:“当地人非常喜欢我们广东的食物,这也是一种饮食文化影响吧!”

“除了邓医生,我们致公堂的李添来大哥也当过帕皮提副市长。后来,又接连出现了好几位华人市长、副市长,其中一位祖籍东莞凤岗的副市长名叫房英群,还任职法属波利尼西亚(大溪地)议会议员。”萧桂强说,此前华文学校停办,让懂得说中文、写中文的华裔日渐减少。如今,有了政治权利的华人积极争取,华文学校再度开放,让不少华裔有了学习母语的机会,“我的女儿从小在学校学习法语,周末节假便跟爷爷一样,在中华会馆的华文学校进一步学习母语。她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还在法国波尔多专门学习中文,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工作了3年,现在成为一名中文教师”。

随着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华人华侨在大溪地的社会地位也水涨船高,中华文化也逐渐引发当地年轻一代的热情。萧桂强笑言:“你们肯定想不到,大溪地原住民也十分热衷学习中文,不少人学得比我还好!”

萧桂强的弟弟、法属波利尼西亚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萧桂芳说,春节期间,大溪地华裔庆祝属于自己的古老节日,不仅帕皮提市政府举行隆重的开幕仪式,中国城还有精彩的舞龙游行。舞狮、舞蹈、武术、饮食艺术、花灯游行,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让华裔和原住民叹为观止。就像全民过节一样,大溪地当地超市也张灯结彩、营业员都穿上了中国旗袍为大家服务,恍惚间让人以为回到了中国。

中华会馆。

早些年,不少龙岗籍华人华侨返乡,总会带一些家乡人到大溪地打工,并在异国他乡的生活中给予同乡诸多帮助和慰藉。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深圳成为经济特区,经济社会发展一日千里,曾经在大溪地打工的龙岗人早已回到了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享受到了更多改革和发展的红利。大溪地华人乐见家乡繁荣和祖(籍)国富强,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100多年来,他们一直期待着这一天。

THE END
1.广东“客家帮”客家人物“潮汕帮”频频“触礁” 据报道,广东历来官场复杂,帮派林立,有“粤府帮”,“客家帮”和“潮汕帮”。与改革开放之初“潮汕帮”在广东政坛兴风作浪,呼风唤雨相比,现在“客家帮”有过之而无不及。此次周镇宏落马被外界解读为广东政坛的“潮汕帮”与“过江龙”的斗争。 南周曾报导,从国美电器原董事局主席黄光裕https://www.hakkaonline.com/forum.php?mobile=2&mod=viewthread&tid=98364
2.客家人在台湾政坛的“副首”角色——兼谈李登辉的族属问题客家在台湾是人数仅少于闽南人的第二大族群,其政治热情及其表现一直令人瞩目。耐人寻味的是,历史上台湾地区不仅最高领导人无客家人担任,连最具权力或重要机关的最高长官也几乎一直由闽南人和外省人包揽,客家人只担任了其中一些副职。这种现象无论从客家在台湾的人口比例及其政治热情来衡量,还是与中外政坛相关事相相观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FZDS200603000.html
3.那些陨落的政坛新星:被商人长期围猎跌入漩涡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不少陨落的政坛新星想干事、闯劲足,但祸根也在此时埋下,他们中的许多人从“胆大”发展成“冲动”,从“敢为”发展成“妄为”,甚至不惜违法乱纪,引发了严重后患。 十八大之后,中央更加注重在实践中锻造年轻干部,对其选拔和历练上也提出更严格要求。与此相对应的是,年轻干部要多干实事,少追求名利http://paper.chinaso.com/sy/detail/20160524/1000200032869521464097284710596204_1.html
4.顾芒陆承洲小说全文免费阅读541《夫人每天都在线打脸》小说简介:新文《大佬每天都在上热搜》【本书已完结,出版名《轻吻星芒》未上市】陆少:“我那娇妻柔弱不能自理,你们为什么要欺负她?”众人:“?”陆少:“看书好好看,翻得那么快,能记住几个字。”顾芒又拿起一本,一目十行。陆少头疼:“遇上不爱学习的宝贝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宠着呗。直到有一天。“爷,https://v.xinremenxs.com/book/57_238800_54140315.shtml
5.澳洲剥削电影(Ozploitation)整理(不十分好莱坞)影评1906年,澳大利亚出品了第一部由澳大利亚人摄制的影片:《凯利帮的故事》(The Story of the Kelly Gang),它标志着澳大利亚电影的诞生,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故事长片。《凯利帮的故事》时长为66分钟,这称得上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在当时,电影的平均时长不超过十分钟。电影采用演员在银幕后配音的方式,于1906年的节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7618369/
6.《邓姓文化》杂志第一期《石城客家邓氏》一书,不仅研究了客家邓氏文化,弘扬邓氏祖辈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无私精神,而且为所有海内外邓氏后裔,留下了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它将是一本集历史性、客观性、系统性、实用性、可读性等为一体的高质量、高品味的史书。该书出版,既是编纂者劳动成果的结晶,也是石城邓氏同胞对研究宣传邓姓文化做出的又http://www.dxzy.org/xuexidiaoyan/3318.html
7.吴伯雄的客家情结客家人行走天下,移民世界,且在海外商界不乏成功者,因此有“东方犹太人”之称。而身为世界客属总会会长、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便是世界客家人心中响当当的人物。 这位年近七旬,纵横台湾政坛30多年的客家大佬,正是直接率领国民党在2008年台湾选战中获胜的领军人物,也是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密友。赫赫的战功与深厚的人脉,http://www.taiwan.cn/jl/ms/zp/200906/t20090630_936414.htm
8.部分客家知名亿万富豪企业家。排名不分先后。是一个“硬打硬”的成功客家男人。目前拥有深圳宝安区主要商业区的大部分,仅此年租金收入就达一亿。拥http://www.mzsky.cc/thread-1473865-1.html
9.鉴黄大师软件怎么安装「ほら葡萄もらってきたわよ」とレイコさん但我觉得其实你要真打到顶尖,就是这种最高的水平,你肯定是靠努力加天赋的,我觉得努力肯定是占到第一位的。记者:因为大家伙都很努力,包括你们的日常的安排,每天的安排,我们看来就很累了。在这种情况之下为什么你还要早多一点,晚多一点,再压榨自己?图为孙颖莎受访截图孙颖莎:因为你想成为比一般人更优秀的人,http://www.hfhome.cn/web/PpBdmmGHXZxIdg.shtml
10.新华每日电讯微报纸新华社北京6月6日电(记者邹多为 许祖华)“创新是陕西的优势所在、潜力所在、底气所在。”陕西省委副书记、省长赵刚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陕西将争做西部示范,继续向科技创新要经济贡献力和发展新动能,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赵刚表示,十年来,陕西http://mrdx.cn/h5/mrdx/content/20240607/PageArticleIndexLB.htm
11.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ppt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课件.ppt,让希望栖息在灵魂里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题目要新颖、具体 读《鲁滨孙漂流记》有感 题目要简洁、明确 评价要求: (1)事情是否完整,有条理,记叙得是否具体生动。 (2)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是否恰当。 (3)详写部分是否写得最精彩。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10/8077072067006077.shtm
12.又是一年冬至时!这些奇葩的冬至习俗,我绝对不是最后一个知道的不是过节为什么要吃饺子 而是这么多美味的饺子 冬至到底应该吃哪一款呢 南方汤圆 在南方过冬至汤圆是必备 古人有诗云 “家家捣米做汤圆 知是明朝冬至天” “圆”意味着“团圆 圆满” 冬至吃汤圆则象征家庭和谐 吉祥 意味着吃了汤圆才算是团团圆圆 所以南方人 https://ishare.ifeng.com/c/s/v006qibyWdNhAn2roU5kcsxCtsY8fAS0nLgXZxLL1fY38mU__?sps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