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资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每当有退役军人前来了解政策和咨询完毕后,前台接待工作人员李娟都会满脸笑容,热情地起身招呼。有时碰上雨天,中心工作人员还主动撑伞将前来咨询的退役老兵送到临近公交站......这样的温馨情景,在资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已成为常态。
将尊军崇军融入骨血,让现役军人和退役军人及军属真切感受到来自“家”的温暖,将每项工作细化到每个具体环节,是资阳市建强为军服务保障体系,推动双拥工作入脑入心的重要抓手。
1
走进资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昔日立志一心从军报国,今朝荣归故里再创辉煌”几个大字赫然醒目,红色的主基调,镰刀加锤子的点缀,各类极具个性化、军味化的标识、标语、背景等元素,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退役军人,心中油然而起军人的荣誉感。
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杰表示,很多时候,哪怕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熟悉的Logo,都可能在不经意间勾起退役战友的军旅回忆。
资阳市特别注重细节做好退役军人服务工作,各级服务大厅不仅都制定了业务工作流程,同时在车站设立报到点,为光荣返乡人员发放“两册一卡”,就连服务中心的门牌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就是要让退役军人真正找到“家”的感觉。
每一名工作人员都是一面镜子,每一个岗位都是示范岗位。
2019年4月,服务中心挂牌运行之初,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即提出了这样的工作要求。
2
2019年春节后,现役军人家属李娟,从雁江区武装部抽调至资阳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前台负责接待工作。
她坦言:“以前在武装部是管理退役军人档案,现在到服务大厅,更是面对面直接服务退役军人,无形之中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仿佛自己是他们的娘家人一样。”
如今,每当大厅有退役军人来信来访,李娟都主动与他们拉家常、交朋友,对其反映的强烈问题及利益诉求,符合政策范围内的及时办理,不符合政策的耐心做好宣传解释和答疑解困工作。截至目前,大厅没有发生因态度生硬而引发新的矛盾事件,2019年度还获评四川省“人民满意窗口”。
3
2019年4月,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在梳理本地功勋人员名单、进行信息采集时,意外发现了95岁老党员张良荣60多年前,曾在淮海战役中冒着枪林弹雨只身一人炸坦克,后又随部队参加渡江战役、到云南剿匪等,先后立下三个特等功的光辉事迹……在随后举办的庆祝建军92周年党政军座谈暨双拥工作领导小组会上,张良荣等15人被授予资阳市第四届“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为让属于军人军属以及广大老兵的荣誉,不仅看得见,更摸得着。
资阳市通过扎实开展“爱心献功臣”活动,不仅制定了立功官兵地方性奖励政策,还推出“最美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十佳好军嫂”等寻找活动,同时利用建国70周年节庆等时机,对69名符合条件的老退役军人和立功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并发放“纪念章”。
4
安岳县两板桥镇是资阳市最偏远的一个乡镇,往返市区车程近4个小时。
2019年9月,板桥镇一位老兵带着家属,专程为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送来一面写着“执政公正严明尽职尽责,关怀退役军人家的温暖”的锦旗。
带着温度和爱心让退役军人“进门”如“回家”,成为退役军人知寒知暖的“娘家人”。资阳市在不断优化服务环境、建立健全规范化业务工作流程和制度基础上,坚持将退役军人的来访当家访、将退役军人的来信当家书、将退役军人反应的问题当家事,心怀真诚、满腔热忱为退役军人办实事办好事。
据不完全统计,自服务中心成立以来,全市共接待走访退役军人2300余人次,化解遗留问题90个,服务对象满意度不断提升。
5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如何进一步落实双拥工作,为退役军人服好务?
在2020年疫情期间,全市退役军人党员八一服务专线切实发挥了咨询、信访的主渠道作用,为广大退役军人提供便利。
同时,结合“两活动一制度”“大走访”活动,深入排查、化解具体矛盾,开展关爱帮扶惠民活动,对在生活、医疗、住房等方面存在的困难退役军人给予关爱帮扶。据介绍,2019年全市退役军人关爱基金总额已达2139万元,在对特别困难的4297名退役军人给予贫困兜底政策保障同时,大力开展“扶优自立发展”“扶优建房安身”“扶优治病健康”活动,为3000余户退役军人家庭解决了不同程度的生活困难。
6
“参公事业单位与政府机关有什么区别?到事业单位后,个人成长是否会受到影响?”“民营企业工作稳定吗?”
2019年9月,一名从西藏回来的转业干部,因对地方工作单位认识上存在一定误区,导致选岗时犹豫不决。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及时跟进帮助其分析现实需求,通过反复沟通、讲明如何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最终帮助其选择了更利于成长的工作岗位。
新形势下,部队官兵转业和退役后的系列思想问题,无形中也给安置工作增加了难度。为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双拥工作,致力打造政府联系军人的桥梁和纽带,资阳市及时完善安置措施,印发《资阳市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移交安置实施办法(试行)》,在有限的条件下竭尽全力将安置工作做好,实现了安置率100%。
据资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移交安置科介绍,通过制订安置计划、考核打分排序、开展双向选择、依次选择岗位等方式安置军转干部,并保证最后一人至少有两个岗位可选,四年来,共接收安置军转干部95人、随军家属22人,实现了本人、接收单位、部队“三满意”。
同时,按照量化评分标准,通过以立功受奖、服役年限等贡献情况进行记分、从高分到低分依次选岗的方式安置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四年来,接收安置退役士兵6176人,其中302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全部安置到事业单位优质岗位。
7
为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能力,资阳市积极整合资源,依托23家创业培训定点机构,在四川希望汽车职业技师学院建立退役军人培训基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资格认证;组织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10场,参与企业30余家,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大量优质岗位;各县(区)还通过调剂公益性岗位为130名退役军人解决就业困难。如今,在资阳市创新创业园、云创智谷等创业孵化平台中,仅退役军人创立企业已有1523户,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8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