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民事审判实务问答》:法律人必看的35条民事实务要点

02、催收公告能否使诉讼时效期间已经届满的债权“起死回生”

03、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满足某种条件时合同自动解除,当该条件成就时,能否认定此合同不经通知对方即已解除

05、合同因违约解除后,违约金条款可否继续适用

06、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有何区别

答:任意撤销权和法定撤销权的行使应以赠与合同有效为前提,两者既有共性又有区别。在审判实践中,无论赠与人是否提出行使哪一种撤销权,人民法院均应搞清赠与人应当行使何种撤销权。两者的区别有以下三点:

一是两者的法律依据不同。行使任意撤销权的依据是《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而行使法定撤销权的依据则是《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三条第一款。如果赠与人就赠与房产行使任意撤销权,还应当适用《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有关不动产登记的规定。

二是两者适用的条件不同。行使任意撤销权的条件包括:

07、旅游合同之诉能否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10、因土地补偿费分配方案侵害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合法权益引发的纠纷,不属于“就用于分配的土地补偿费数额”产生的争议

民事审判实务问答集锦

答:司法实践中,民间借贷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除了要求对方当事人承担逾期利息、违约金等请求外,还可能一并主张借款合同约定的律师费用和诉讼费用等。尽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第二次修正)》对民间借贷逾期利息、违约金、其他费用并存时如何处理进行了明确,也即该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择主张逾期利息、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也可以一并主张,但是总计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部分,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是,在借款年利率达到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后,当事人主张借款合同约定的律师费用和诉讼费用等诉讼请求还是否能够获得支持?

由于缺乏具体明确的规定,在这一问题上存在认识分歧。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2020第二次修正)》第二十七条规定有条件保护借贷双方将利息计入本金的约定,在合同未予约定的情形下,能否将利息计入借款本金并计算逾期利息?

03、非金融性质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本单位内部通过借款形式向职工筹集资金,用于本单位生产、经营,是否受法律保护?

04、民间借贷合同中没有约定利息,借款人自愿支付,但借款人又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利息,人民法院是否支持?

05、在许多民间借贷的实践中,出借人为了保证所出借款项得以偿还,约定还款时以一定的物进行偿还;而到还款时,由于这些物的价格上涨,导致按照约定所偿还的物折算为金钱数额,其年利率已经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4倍,这种情况下如何处理?

01、审判中询问专家辅助人的意见属于证据种类的哪一种?

02、当事人一方以对方逾期提交证据为由而不予质证,人民法院能否采信该份证据?

03、电子数据作为证据时如何认定原件?

05、法院不予准许当事人调查取证申请时,当事人是否可以申请复议?

答:2008年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已修改)第十九条第二款曾规定对当事人申请调查取证法院不予准许的,“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可以在收到通知书的次日起三日内向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书面申请复议一次”。然而,2020年实施的新修改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删去了上述规定。理由在于,对于申请人民法院调查取证是否准许,属于人民法院依照职权审查的范畴,人民法院对此应当有决定权利;对于可以申请复议的事项,应当由《民事诉讼法》作出专门规定。由于《民事诉讼法》对该事项并未作出规定,对当事人调查取证申请是否予以准许,与其他可申请复议事项也有本质不同,因此,现行法下法院不予准许当事人调查取证申请时,当事人不可申请复议。

06、当事人申请诉讼证据保全,应当符合哪些条件?

07、诉前证据保全是否必须提供担保?

08、申请证据保全人诉讼请求未得到支持的,是否属于申请证据保全错误而须承担赔偿责任?

09、当事人主动申请鉴定时,法院是否需要进行实质性审查以决定是否启动鉴定?

10、当事人对一审法院委托鉴定人所作的鉴定意见不服,提起上诉并申请重新鉴定的,二审法院如何审查决定?

11、如何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在案件受理时确定还是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

答:应当在审理前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期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九条第一款的第一句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当事人的举证期限。”与之相符,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五十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向当事人送达举证通知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十二章第二节的规定,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是答辩期届满后至开庭审理前的阶段。在审理前的准备阶段确定举证期限,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其二,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第四项的规定,需要开庭审理的案件,都要通过证据交换等方式明确争议焦点。这意味着凡是开庭审理的案件,均应有以整理焦点、固定证据为目的的审理前准备。

12、若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确有困难,法院应当如何处理?

13、甲诉乙财产损害赔偿一案,经法院庭前调解,乙对造成甲财产损害的事实予以承认,但双方就损害赔偿金额未能达成一致。在其后的诉讼中,甲是否仍须对乙造成甲财产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14、在证据交换、询问、调查过程中,或者在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等书面材料中,当事人明确承认于己不利的事实的,法院是否还需要组织质证?另一方当事人是否还需要举证证明?

15、当事人陈述前后不一致时,应当如何处理?

16、吴某欠某银行300万元的借款,为了偿还对银行的欠款,吴某与银行有关责任人口头约定:吴某从他处以高息借得300万元,用该笔资金来偿还对银行的欠款。在旧贷清偿之后,银行承诺向吴某发放新贷,新贷资金用以偿还他处的借款本息。后吴某通过另行借款偿还了对银行的欠款,但银行事后拒绝向吴某发放新贷,吴某于是向法院起诉银行违约,要求银行承担违约责任。法院能否以吴某未能提供书面证据为由驳回吴某的诉讼请求?

17、谢某委托某信托公司管理其资产,后双方产生纠纷。谢某向法院起诉,主张被告信托公司未履行勤勉尽责的义务。此时由谁来证明信托公司是否勤勉尽责这一待证事实?

答:信托公司作为受托人,须证明其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的义务。在营业信托纠纷案件中,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存在不同的看法,有观点主张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举证责任分配的一般原则来分配当事人的举证责任,亦有观点认为应当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原则,由受托人承担证明其已经履行了忠实、勤勉等义务的举证责任。针对这一分歧,《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第九十四条规定:“资产管理产品的委托人以受托人未履行勤勉尽责、公平对待客户等义务损害其合法权益为由,请求受托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应当由受托人举证证明其已经履行了义务。受托人不能举证证明,委托人请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与委托人相比,信托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受托人作为专业机构,在行为主体、决策过程、客观效果、同行业绩等方面提供证据证明其尽到了勤勉谨慎职责更为容易。且信托合同通常是信托公司的格式文本,随着信托产品的产品结构设计日趋复杂、投资运作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作为金融产品的信托产品与其发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在信托产品的结构设计和投资运作是否尽责问题上,需要受托人就已经尽责承担举证责任。

19、甲向乙账户汇款后向法院起诉称汇错款,请求乙返还不当得利。乙辩称甲虽与其无法律关系,但甲的行为系偿还丙欠乙的货款,不构成不当得利。此时应当由谁就“没有法律根据”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答:给付行为没有法律根据是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之一。有观点认为,该构成要件的举证责任应当由被告承担,理由在于被告举证“有法律根据”系证明积极事实,相对容易;而原告举证“没有法律根据”则是证明消极事实,难度较大。反对者则认为,原告应当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原告必须证明无法律上的原因(给付目的之欠缺)。此虽具消极事实的性质,仍应由原告负举证证明责任。给付不当得利请求权人乃使财产发生变动的主体,控制财产资源的变动由其承担举证证明责任困难的危险,实属合理。”由原告承担举证证明责任的另一个理由在于,“谁主张,谁举证”是民事诉讼的基本举证原则,在法律无明文规定的情况下,不能因举证困难而随意倒置。

我们倾向于认为,原则上由被告承担“没有法律根据”的举证证明责任更为妥当。首先,不当得利中“没有法律根据”不是一般诉讼中特定的待证事实,而是一系列不特定的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乃至事件的集合。对于原告而言,让其证明“没有法律根据”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上述案例中,如果由甲证明汇款“没有法律根据”,则乙只需辩称甲不能举证证明,法院即可判决驳回甲的诉讼请求。其次,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九十一条第一项的规定,主张法律关系存在的当事人,应当对产生该法律关系的基本事实承担举证证明责任,此亦为“谁主张,谁举证”的例外情形。故被告如主张存在一定法律关系构成“法律根据”的,应由被告承担举证证明责任。

01、案件被发回重审后没有申请退还二审案件受理费的,在上诉时是否可以不再预交二审案件受理费?

答:答案是否定的。

《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上诉案件的案件受理费由上诉人向人民法院提交上诉状时预交。双方当事人都提起上诉的,分别预交。上诉人在上诉期内未预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其在7日内预交。”该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决定将案件发回重审的,应当退还上诉人已交纳的第二审案件受理费。”因此,已经交纳过第二审案件受理费的案件被发回重审后,预交第二审案件受理费的当事人即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退还已交纳的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八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交纳案件受理费外,并按照规定交纳其他诉讼费用。”综上可见,如果案件经重审后,当事人不服提起上诉,则应当再次预交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有的当事人之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产生误解,是因为2007年4月1日以前施行的《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已废止)第十七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案件,预交的上诉案件受理费,不予退还;重审后又上诉的,不再预交案件受理费。”应该注意的是,自2007年4月1日《诉讼费用交纳办法》施行后,《人民法院诉讼收费办法》不再适用,已经交纳过第二审案件受理费的案件被发回重审后,人民法院应当向当事人退还已交纳的第二审案件受理费。案件经重审后,当事人不服判决而再次上诉时,应当依照《民事诉讼法》及《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等规定重新交纳第二审案件受理费。

案例索引:(2018)最高法民终1232号

本院认为,本案原审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本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一百七十五条,《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七条之规定,裁定如下:

一、撤销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2014)豫法民二初字第18号民事判决;

二、本案发回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

上诉人河南贵通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预交的二审案件受理费540800元,上诉人北京昊圣投资有限公司预交的二审案件受理费540800元,上诉人杨国锋预交的二审案件受理费540800元,本院均予以退回。

案例索引:(2015)民四终字第38号

综上,一审判决基本事实认定不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的规定,本院裁定如下:

一、撤销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2013)甘民二初字第17号民事判决;

二、本案发回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重审。

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本案二审案件受理费人民币341800元,退还上诉人马德林。

THE END
1.合同纠纷个实务问答2篇.docx协议的履行13.合同纠纷的调解书13.1调解书的效力13.2调解书的履行14.合同纠纷的仲裁裁决书14.1仲裁裁决书的效力14.2仲裁裁决书的履行第一部分:合同如下:第一条合同纠纷的定义与范围1.1定义合同纠纷是指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过程中,因合同条款不明确、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不一致或者违反法律法规等原因,引起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3491361.html
2.民法典纷章集百问千答的智慧殿堂遗嘱执行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复杂问题领域,它不仅需要深厚的法律背景,还需考虑到实际操作中的具体情境和文化差异,以确保遗产能够顺利传递给下一代。 七、新旧关系协调机制构建 随着社会进步,新的家庭结构不断涌现,如同性伴侣关系、新型企业家群体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新旧关系之间如何协调共存,也成为了研究重点之一。 https://www.1lhyh3ij.cn/ke-yan-cheng-guo/424431.html
3.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我知道这些今天,我就来和大家分享一百个关于法律的小知识点,希望能帮到你! 什么是民法? 是指国家对于民事关系你可以要求他们停止扔垃圾,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以向管理委员会投诉或者起诉。 我要结婚,需要准备哪些文件应考虑自身健康状况、风险承受能力以及预期收益等因素。建议咨询专业人士,以便做出明智决策。 https://www.yebtzbalg.cn/xue-shu-huo-dong/375961.html
4.法律小常识聊聊我知道的100个问题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地会接触到法律相关的问题。有时候,这些问题可能会让人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但是,不要担心,因为这篇文章就来帮你了解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 问1:什么是合同? 回答:合同是一种民事行为,是双方或者更多当事人通过协商一致、并以书面形式签订的一种权利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39561.html
5.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我的法律宝典在日常生活中,了解一些法律小常识对于避免法律误区、维护自身权益至关重要。今天,我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法律小常识100条问答,希望能够帮助到需要的朋友们。 1. 什么是民法典? 是中国最新的主要民事法规,它统一了各类民事关系的规范,内容广泛,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等多个方面。 https://www.b9yemu9l.com/gong-qiu-shi-chang/467741.html
6.技术动态东北大学发布TechGPT2.0大语言模型除了TechGPT-1.0 所具备的计算机科学、材料、机械、冶金、金融和航空航天等十余种垂直专业领域能力,TechGPT-2.0 还在医学、法律等领域文本处理上展现出优秀的能力,并扩充了对地理地区、运输、组织、作品、生物、自然科学、天文对象、建筑等领域文本的处理能力。TechGPT-2.0还对幻觉、不可回答、长文本处理等问题进行了https://blog.csdn.net/TgqDT3gGaMdkHasLZv/article/details/134724728
7.福建师范大学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办案集锦可以说,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作为福建师范大学一个面向社会的窗口平台,是“一个优秀人才汇聚的地方”。福建师范大学学生法律咨询与援助中心成立至今,已接到援助案件11起,各类咨询案件超过50起。案件涉及民事、刑事和行政等多方面。所有成员均尽其所能,努力解决。在处理棘手案件中,我们积极努力,通过媒体https://fxy.fjnu.edu.cn/_t50/4f/f4/c1039a20468/page.htm
8.《法律与生活》核心概念关键问题易错易混对象,例如所有权关系的客体是物,债权关系(民法所指的债权是请求他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的客体是行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和商业标记,人身关系的客体说人身利益(如姓名权的客体不是姓名,而是姓名权益);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https://www.360doc.cn/article/46816755_1098007379.html
9.法院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法律分析–获嘉县中茂网络有限公司民事诉讼电话咨询。民事诉讼的方法,民事诉讼热线法律咨询热线电话为12348,法院24小时免费咨询电话?打什么电话起诉的法律分析:12368,想提问?法院起诉电话数量法律分析:全国法院统一诉讼服务电话为12368。最高人民法院开通全国法院统一诉讼电话号码,方便当事人和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可在正常工作时间拨打12368https://www.mxxabwnj.com/3324.html
10.观火律师观火律师 法律咨询服务网,24小时在线免费法律咨询的网站;找民事诉讼律师、找刑事诉讼律师、找专业离婚诉讼律师、房产合同纠纷打官司、工伤赔偿诉讼流程、全国律师事务所推荐,全国知名律师推荐,法律援助、就找观火律师 ;一站式为您排忧解难。https://www.nowlaws.com/
11.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性质问题描述: 民事法律关系有哪些性质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825894 人·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咨询我 具体特征。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https://www.findlaw.cn/207100/wenda_18775140.html
12.民事主体是什么李键键律师问答在线咨询 1、民事主体即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根据法律规定,能够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当事人。2、作为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十三条、第一百一十条、第一百三十三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https://mip.66law.cn/v/jx/mszts.html
13.法律英语词汇集锦法律英语词汇集锦 商法总论 商人法 law merchant 商法commercial law mercantile Law Business Law 禁反言 estoppel 商事关系commercial relation 主观主义标准standard of subjectivism 客观主义标准standard of objectivism 商事法律关系Legal commercial relation 商人人格关系commercial personality relation 商事营业关系commercialhttps://doc.mbalib.com/view/fab11455a817a0b8f02e84480bd66932.html
14.民事诉讼律师事务所在线咨询电话费用专业合同律师是专业的专业民事诉讼律师网站,主营业务包括房产纠纷律师,房产继承律师,房产合同律师,房产买卖律师,离婚房产律师,房产继承纠纷律师,房产律师事务所,专业房产律师等,提供民事诉讼律师报价多少钱,事务所推荐,咨询服务http://www.fsaclaw.com/msssls/
15.如何正确应对法律问题?刘巍律师 执业认证 平台保障 咨询我 评分5.0分服务:1761人 专家导读 正确应对法律问题应当通过合法的方式来进行,比如说可以通过自行协商的方式来解决双方当事人如果能够关于纠纷方面的问题自己达成一致的话,完全是可喜的,这样还可以减少一些诉讼成本问题,否则的话也可以到法院进行起诉。 https://mip.64365.com/zs/1325450.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