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质量公共法律服务人人可得,《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今起施行

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广州市司法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奋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创新发展,多项工作获评全国先进。

为全面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今年1月14日,广州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广州市公共法律服务促进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今日起(6月1日)施行。

☆《办法》解读☆

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

建设现代法律服务业强市

2014年,司法部出台《关于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加快建立健全符合国情、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法律服务需求。

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对公共法律服务工作总体上提出了新的更加全面的要求。

《办法》共45条,主要规定公共法律服务定义、目标原则、政府职责、社会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公益性法律服务、公共法律服务拓展、保障措施、监督管理等内容。

1.提升人民群众对实体平台知晓率

公共法律服务既是法律服务也是公共服务,是司法行政机关直接面向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的窗口。

《办法》规定,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包括市司法行政部门设置的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区司法行政部门设置的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镇(街)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等。

同时厘清市、区、镇(街)、村(社区)四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服务要素,为进一步规范各层级公共法律实体平台服务内容、服务标准提供重要依据。

2.向重点对象和资源相对短缺地区倾斜

在我国现有的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中,法律服务资源总量有限,资源配置不均衡是一个突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建立均等普惠的公共法律服务目标难以实现。

《办法》一是鼓励将低收入群体、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未成年人、单亲困难家庭等特殊群体和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开通优先办理“绿色通道”,减收、免收服务费用;二是规定公证机构、司法鉴定机构应当对法律援助受援人减收或者免收公证费、鉴定费;三是规定鼓励提供公共法律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到公共法律服务资源相对短缺地区开展公益性法律服务,促进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

3.突出重点领域即公益性法律服务

同时,行政执法单位要制定本单位的普法责任清单,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服务,同时建立健全以案释法工作制度,发挥典型案例的引导、规范、预防和教育功能。

为鼓励参与公共法律志愿服务,《办法》提出优待公共法律志愿服务提供者,明确对公共法律志愿服务的激励及优待方式,多样化提供高质量公益性法律服务。

在服务企业方面,《办法》为有需求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法治宣传教育、法律咨询等服务,推进“一专业市场(园区)一法律顾问”、民营企业或者中小企业“法律讲堂”“法治体检”等工作,帮助企业完善治理结构、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风险。

4.全力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

依据《办法》,广州将继续推进公证参与司法辅助事务以及办理赋予债权文书强制执行效力公证,同时推行电子法律文书制度,建立统一的公证、司法鉴定等电子法律文书示证平台,完善信息化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的开发和融合应用。

《办法》创新建立重大经贸活动聘请律师制度,探索在银行、证券、保险、生态环境、投融资、知识产权等领域,逐步把律师专业意见作为特定市场经济活动必备法律文书。同时,组织法律服务人才资源,为推动营商环境优化、重大风险预防化解等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5.助力广州建设国际民商事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之都

《办法》提出,着力打造粤港澳公共法律服务集聚区,推动在广州市开展香港法律执业者和澳门执业律师取得内地执业资质和从事律师职业试点工作,探索港澳律师在内地购买律师执业保险制度。

在探索建立域外法律查明机制上,《办法》鼓励通过建立域外法律查明服务机构、国别法律信息数据库、案例库、专家库等形式提供域外法律查明服务。

同时,促进涉外法律服务合作与发展,推动本市律师事务所与全球知名律师事务所建立联合经营和业务联盟关系。

6.明确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

以及明确公共法律服务群众监督机制,规定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对公共法律服务进行监督、评价和提出意见建议的权利。

上述规定对于建设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增强政府公信力、执行力,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形成“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

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

广州市大力推进“全业务、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助力“智慧司法”升级,形成“线上30秒、线下半小时”公共法律服务生态圈,全力打造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和现代法律服务业强市。

1.成立全国首个市级普法新媒体团队

广州市充分利用互联网全覆盖、全方位、全时空传播优势,建设全国领先的“广州普法”融媒体平台,同时,在全国首创4K+5G沉浸式融媒体普法,特别推出受参观者欢迎的“垃圾分类”“反诈进行时”“VR驾驶”“普法网红”“翼装飞行”“酒量测量”“谁在说谎”等体验项目。

广州市成立全国首个市级新媒体团队,让普法更贴近群众生活。从全市普法主体责任单位中挖掘50位热心公益普法骨干力量,组建“广州云普法”新媒体团队。团队成立以来,依托“广州普法”融媒体平台,通过案例释法、线上咨询、直播互动等形式,唱响普法宣传正能量,形成“全员大联动,舆论广覆盖”的融媒体传播格局。

2.建成一批高质量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广州将法治元素有机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城市景观、旅游景点、公共交通工具等品质提升工程,建成一批高质量的法治宣传栏、法治长廊、法治广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

越秀区法治文化公园、天河区法治文化公园、花都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番禺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南沙区珠江街法治文化园、从化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获评2020年度广东省第三批省级法治文化主题公园。

3.刑事诉讼全流程法律援助全覆盖

2017年,广州成为全国率先落实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的城市,率先出台《广州市开展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工作的实施细则(试行)》,建立司法行政机关与人民法院双向联络工作机制。

2019年,广州市人民政府修订了政府规章《广州市法律援助实施办法》,规定刑事法律援助申请零门槛,在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的基础上,率先实现侦查、审查起诉、审判到申诉、再审阶段全流程的法律援助全覆盖。

广州白云区司法局首创“三+N”人民调解模式,配强村居调解员、村居法律顾问、专职调解员“三”大调解骨干队伍力量,广泛吸纳老党员、老军人、退休教师、社会组织等“N”类调解辅助力量,采取线上与现场同步联调等灵活方式,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作用。

5.“手机秒办公证”实现零跑腿

2019年6月,广州市司法局在全国首推“手机秒办公证”真正做到了零跑腿,达到了秒办速度,这是广州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减证便民,打造全时空公共法律服务、创建全国公共法律服务最便捷城市的有效创新举措,使“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方式得到质的飞跃。

2022年1月,广州公证处上线了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区块链网络赋强公证系统,实现赋强公证业务的网上办理,充分发挥“公证+科技”双重增信作用。

6.服务民营企业和中小投资者

2021年12月16日,市司法局、市工商联、市律协领导共同为“广州市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中心”揭牌,并举行了第三届广州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专家团成员颁牌仪式及“百所联百会”签约仪式。

“广州市中小企业法律服务专家团”“广州市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中心”挂设在市工商联。广州市法律援助基金会还专门设立“法护公平·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项目,这是广州市优化营商环境、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制度创新。

7.“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成立

2019年12月,世界律师大会在广州圆满举办,“一带一路”律师联盟成立。2020年12月8日,“一带一路”律师联盟广州中心成立,建立起“一带一路”有关国家和地区律师、律师组织等与联盟之间的日常沟通协调机制。

2019年,广州成立全国首家涉外律师学院——广东涉外律师学院,积极实施输送律师“走出去”培训、依托高校资源定点定向培训等涉外律师人才培养新模式,打造涉外法治人才培养高地。

截至2022年1月,广州共有269家律师事务所开展涉外业务,涉外律师近1100人,律师事务所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17家,形成多点布局、内承外拓、全程护航的涉外法律服务新优势。

8.举办中国广州法律服务交易会

全国首创“中国广州法律服务交易会”并举办两届,这是广州法律服务业不断培育新的服务品牌、创造新的服务价值、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端法律服务中心的一项有益探索,也是生动展示广州法律服务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窗口。

2017年7月,广州律师调查令制度正式出台,广州成为全省第一个在市、区两级法院全面推行律师调查令的城市。多年来,该制度为辅助查证、保障民众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司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THE END
1.广东公益律师榜找法网广东公益律师榜为您提供广东律师线上免费法律服务,有法律问题,可直接和专业律师进行一对一在线沟通,找律师、找法律、上找法网!https://china.findlaw.cn/online/gongyibang/guangdong/
2.河南省法律援助河南省律师事务所免费公益法律服务网河南省法律服务网是中国一个公益性质的免费申请服务于本地区朋友的网站,为大家提供免费的法律援助和推荐优秀的河南省律师事务所。http://erqi.vip/henan.html
3.公益律师快讯8. 胡丽妹 内蒙古胡丽妹,女,第十届内蒙古自治区律师协会会长,第十届全国律师协会未成年人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常年致力于公益法律服务,成立了内蒙古自治区未成年人保护与公益法律服务委员会,多年承办公益案件、开展未成年人法治教育等,曾获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劳动模范、全国法律援助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9. 张志毅 https://www.zcpi.org/category/gylvkx/
4.东莞律师协会目前是第三届东莞市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工会法律服务律师团主要职责是为全市各级工会组织和职工提供公益法律服务,为职工、工会工作者和工会组织提供法律咨询,为困难职工提供法 律援助,深入企业举办流动法律法规讲座,协助工会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根据工会组织要求参与调处重大劳动纠纷(情节较严重、具有一定敏感性及群体性的http://www.dglawyer.cn/info/71029efd8fb24febbe3420db0abc4081
5.首页11-29杭州市律师协会到我会交流座谈 11-27珠海市律师协会到访我会交流座谈 11-26“培育国际一流律师事务所”主题研讨会在穗召开 更多>>通知公告 11-27关于领取2024年第十九批实习人员期满考 11-22【广州市法律援助处】关于市本级2024年 11-15九个律师团队入选广州市法律援助劳动争议群 https://www.gzlawyer.org/
6.公益律师免费诉讼律师律师律师普法公益律师免费诉讼律师律师 普法内容 法律援助是指由政府设立的法律援助机构或者非政府设立的合法律所组织法律援助的律师,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人尤其是农村给予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法律保障制度。 《法律援助条例》第三条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https://www.110ask.com/tuwen/2550557387938067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