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实务诈骗犯罪的认定思路与方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12.19湖北

【刑事法库】创办宗旨

总结类案裁判规则要旨,权威解读最新法律法规

详细解析热点疑难问题,定期发布两高指导案例

诈骗犯罪是一种常见、多发犯罪,也是一种认定疑难、争议较大的犯罪。本文拟对诈骗犯罪(包括诈骗罪、合同诈骗罪、金融诈骗罪)认定中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研讨,探索诈骗犯罪认定的思路与方法。

一、诈骗罪的认定方法

认定诈骗罪,应当围绕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全面审查案涉行为是否符合诈骗罪的构成要件;符合构成要件的认定为诈骗罪,不符合构成要件的不能认定为诈骗罪。

构成诈骗罪,客观上必须有诈骗行为,主观上要有非法占有目的。而非法占有目的的审查包括三个方面,即:行为人是否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恶意占有他人财物,是否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非法占有故意是否产生于行为人取得财物之前。据此,可以从四个方面对案涉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作出审查认定:

1.审查行为人是否有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但是,并非所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都属于诈骗行为。诈骗行为以要求他人交付财物为内容,诈骗行为中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是指编造要求他人交付财物的虚假理由。据此,我们可以把诈骗行为定义为:以要求他人交付财物为内容的虚假的表意行为。具体有三层含义:

(1)从表象上看,诈骗行为应当是一种表意行为。行为人在表面上有与他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或行政法律关系的意图,向他人表达借贷、借用、买卖、投资、委托代理等意思。

(2)从实质上看,这种表意行为是一种表达虚假意思的欺骗行为。行为人实际上并没有履行法律义务的意图,其真实目的是骗取他人财产。

(3)这种表意行为以要求他人交付财物为内容。

行为人以借贷、借用、买卖、投资、委托代理等名义要求他人交付财物,如果该借贷、借用、买卖、投资、委托代理等行为是虚假的,则该行为属于诈骗行为;如果该借贷、借用、买卖、投资、委托代理等行为本身是真实的,即使在实施这些行为中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行为,也不构成诈骗。

在现实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行为。有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行为不能产生使他人交付财物的后果,如吹牛、开玩笑的欺骗,为了诽谤他人恶意造谣;有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行为是为某种经济活动或犯罪活动作铺垫、作准备,如冒用信誉较好的主体名义、提供虚假担保、夸大履行能力签订、履行合同,隐瞒真实身份接近他人实施杀人、盗窃、抢劫等犯罪;有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行为是为了维护已经取得的财产,如为逃避债务而欺骗他人,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而欺骗他人。这些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行为都不是诈骗。只有以虚假的理由请求他人交付财物的行为,才是诈骗行为。

构成诈骗罪必须有以虚假的理由请求他人交付财物的欺骗行为;没有以虚假的理由请求他人交付财物的欺骗行为,则不成立诈骗。这是诈骗罪认定的第一条规则。

2.审查行为人是否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恶意占有他人财物

非法占有是指没有合法根据而占有。合法占有他人财物,应当在占有财物的一方与被占有财物的一方之间形成转移财产占有的基础法律关系,如合同关系、继承关系、征收关系等,这种法律关系就是占有的合法根据。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他人财物,即属于非法占有。

合同关系是引起财产占有关系变更的最常见基础法律关系。行为人基于买卖、借贷、借用、赠予、服务等合同关系占有他人财物,不属于非法占有,不应认定为诈骗。

不仅基于合法有效的合同占有他人财物不属于非法占有,基于可撤销合同、无效合同占有他人财物,也不属于刑法上的非法占有。例如,行为人采用欺诈方式与他人订立合同,再通过对方履行合同占有对方交付的财物,其主观目的仍在于通过履行合同获得利益,并非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他人财物,因而不属于刑法上的非法占有。再如,行为人与他人订立买卖枪支、毒品、赌博等无效合同并占有对方交付的财物,行为人占有他人财物是基于对方的自愿交付,也不属于刑法上的非法占有。

行为人是否基于合同关系占有他人财物,不能看行为人表面上是否与他人订立合同。如果行为人与他人订立合同就是为了骗取他人财物,没有履行合同的真实意图,则行为人与他人订立的“合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合同,而只是骗取财物的幌子,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合同关系不成立,行为人基于该“合同”而占有他人财物仍属于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行为人虽然与他人订立了真实有效的合同,但是,如果其没有履行合同的意思而占有他人财物,则其对他人财物的占有并非基于合同,仍属于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行为人虽然与他人订立合同,并有表面上的履行合同行为,但如果其履行合同行为明显不符合合同要求,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则其“履行”合同只是敷衍,不是真履行,其对他人财物的占有也应认定为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

除合同关系外,行政法律关系也可以成为引起财产占有关系变更的基础法律关系。例如,行政机关可以基于征收法律关系占有被征收人的财产;企业或个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向政府申请补贴,与政府设立行政法律关系,从而占有政府给予的补贴。这种基于行政法律关系的占有不属于非法占有。

刑法上的非法占有还应当是恶意占有。诈骗罪是故意犯罪,行为人系明知自己占有他人财产没有任何合法根据而积极为之,显属恶意占有。虽然没有合法根据而占有他人的财物,但不是恶意占有的,不属于刑法上的非法占有。

诈骗罪是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恶意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基于合同等法律关系占有他人财物的,不成立诈骗。这是诈骗罪认定的第二条规则。根据这一规则,还可以得出一个推论:在通过合同占有他人财物的情况下,应审查作为转移财产占有依据的合同是否成立,合同成立则诈骗不成立,诈骗成立则合同不成立。

3.审查行为人是否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

刑法上的非法占有不仅仅是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恶意占有,还应当是恶意较深、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恶意较深、危害严重体现在行为人采用非法手段取得他人财物后逃避返还,为被害人挽回损失设置障碍,使得被害人的损失难以通过民事、行政途径获得救济。刑法规定的盗窃罪、抢劫罪、抢夺罪、敲诈勒索罪等侵犯财产罪,行为人的非法占有目的都表现为采用非法手段取得他人财物后逃避返还,意图永久剥夺他人财产,由自己或第三人进行控制和支配。诈骗罪中的非法占有目的也同样应当表现为行为人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

《全国法院审理金融犯罪案件工作座谈会纪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司法解释或司法解释性文件对诈骗案件中能够认定行为人具有非法占有目的的情形作了列举式规定,这些情形包括:(1)明知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的;(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的;(3)肆意挥霍骗取资金的;(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的;(6)隐匿、销毁账目,或者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的;(7)拒不交代资金去向,逃避返还资金的;(8)使用虚假资信证明申领信用卡后透支,无法归还的。这些情形都是行为人逃避返还骗取财物的行为表现。可见,非法占有并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是认定诈骗案件非法占有目的的总标准。

构成诈骗罪必须有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的行为;未逃避返还骗取的财物的,不能认定为诈骗罪。这是诈骗罪认定的第三条规则。根据这一规则也可以得出一条推论:诈骗行为是被害人的损失无法通过民事或行政途径获得救济的行为;被害人的损失能够通过民事或行政途径获得救济的,不成立诈骗。

4.审查行为人的非法占有故意是否产生于行为人取得财物之前

正确运用好上述四条规则、两个推论,就能对诈骗罪作出正确认定。

二、实例分析

典型的诈骗案件都符合前述诈骗罪的认定规则。

“卖金元宝”诈骗是一种非常老套的诈骗方法,在上世纪八、九年代很常见。在上述案例中,杨某某等人用假金元宝冒充真金元宝,以卖金元宝为名请求被害人支付价款,有诈骗行为;杨某某与被害人之间没有真实的买卖关系,杨某某系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谭某某支付的30000元;杨某某与被害人原先不认识,杨某某骗得30000元后即逃离,有逃避返还骗取财物的行为;杨某某系有预谋地实施诈骗,其非法占有故意产生于取得30000元之前;杨某某与被害人之间订立的“买卖合同”只是诈骗的幌子,买卖合同不成立;杨某某骗取被害人财物后逃离,被害人无法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完全符合前述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案例2:被告人刘A于2016年开始,以放贷给他人为由,以借款为名先后骗取被害人刘B共计237万元、骗取被害人刘C共计23万元、骗取被害人李某共计226万元,赃款均被刘A用于赌博。案发后,赃款均无法追回。

“借贷式”诈骗也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方式。在上述案例中,刘A以借款为名骗取被害人财物,有诈骗行为;刘A向被害人借款没有返还意图,刘A与被害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实质上并不成立,刘A系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他人财物;刘A骗取“借款”后用于赌博,致使款项无法返还,有逃避返还骗取财物的行为,被害人损失无法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刘A骗造虚假的借款理由,骗得款项后用于赌博,非法占有故意显然产生于取得款项之前。也符合前述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上述案例是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件。在该案中,吴金龙等人虚构司法机关执法的理由要求被害人将存款转至指定账户,有诈骗行为;吴金龙等人并非基于真实的执法行为占有被害人财物,系没有法律关系基础的占有;吴金龙等人通过电信网络、隐瞒真实身份实施诈骗,逃避返还骗取的资金,被害人的损失无法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吴金龙等人事先精心设置骗局,系有预谋诈骗,非法占有故意产生于取得财物之前。明显符合前述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不符合前述诈骗罪认定条件中的一项或几项的,不构成诈骗罪。

案例4:2002年初,被告人张文中获悉国债贴息政策及原国家经贸委正在组织申报国债技术改造项目后,即与被告人张伟春等人商议决定物美集团进行申报,并委派张伟春具体负责。张伟春到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进行了咨询。为方便快捷,张文中与张伟春商量后决定以诚通公司下属企业的名义申报,并征得时任诚通公司董事长田某1同意。物美集团遂以诚通公司下属企业的名义,向原国家经贸委上报了第三方物流改造和信息现代化建设两个国债技改项目(以下分别简称物流项目、信息化项目),并编制报送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申报材料,其中物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所附的土地规划意见书及附图不规范且不具有法定效力。上述两个项目经原国家经贸委等部门审批同意后,物美集团与和康友联公司签订虚假设备采购合同,开具虚假发票,获得信息化项目贷款1.3亿元,后用于公司经营。物流项目因客观原因未能在原计划地点实施,也未申请到贷款。2003年11月,物美集团通过诚通公司取得物流项目和信息化项目的国债技改贴息资金共计3190万元,后用于归还公司其他贷款。案发后,3190万元被追缴。

上述案例系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改判无罪的案例。再审判决认为,物美集团申报的物流项目和信息化项目并非虚构,张文中、张伟春未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以骗取国债技改贴息资金的诈骗行为;物美集团在获得3190万元国债技改贴息资金后,将该款用于偿还公司其他贷款,但在财务账目上一直将其列为“应付人民政府款项”,并未采用欺骗手段予以隐瞒、侵吞,且物美集团具有随时归还该笔资金的能力,并无非法占有3190万元国债技改贴息资金的主观故意。

在该案中,张文中、张伟春没有虚构项目骗取国债技改资金的诈骗行为;物美集团占有国债技改贴息资金有合法根据,并非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张文中、张伟春也没有采用欺骗手段将国债技改贴息资金隐瞒、侵吞,没有逃避返还国债技改贴息资金的行为表现。不符合前述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案例5:1992年初,被告人赵明利担任厂长并承包经营的鞍山市立山区春光铆焊加工厂与东北风冷轧板公司建立了持续的钢材购销关系。1992年至1993年间,赵明利从东北风冷轧板公司多次购买冷轧板。赵明利提货后,通过转账等方式,向东北风冷轧板公司支付了大部分货款。实际交易中,提货与付款不是一次一付、一一对应的关系。其中,1992年4月29日、5月4日、5月7日、5月8日,赵明利在向东北风冷轧板公司财会部预交了支票的情况下,从东北风冷轧板公司购买冷轧板46.77吨(价值人民币134189.50元)。提货后,赵明利未将东北风冷轧板公司开具的发货通知单结算联交回东北风冷轧板公司财会部。1992年5月4日、5月29日、1993年3月30日,赵明利支付的货款220535元、124384元、2万元分别转至东北风冷轧板公司账户。后双方在赵明利是否付清货款问题上发生争议,产生纠纷。1994年8月11日,东北风冷轧板公司以赵明利诈骗该公司冷轧板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

上述案例也是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改判无罪的案例。再审判决认为,赵明利在被指控的4次提货行为发生期间及发生后,仍持续进行转账支付货款,并具有积极履行支付货款义务的意思表示,也积极履行了大部分支付货款的义务,从未否认提货事实的发生,更未实施逃匿行为,赵明利是按照双方认可的交易惯例和方式进行正常的交易,不能认定其对被指控的4次提货未结算的行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赵明利4次提货未结算,属于符合双方交易惯例且被对方认可的履约行为,不是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赵明利未及时支付货款的行为未超出普通民事合同纠纷的范畴,应当通过调解、仲裁或者民事诉讼方式寻求救济。

可以看出,再审判决是从赵明利没有逃避履行支付货款义务,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其与对方的交易系正常交易,没有以买卖为名骗取对方财物的诈骗行为;对方当事人的损失可以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论证赵明利不构成诈骗罪。

案例6:1985年5月21日,被告人耿万喜以陈铸东平货铺的名义与四川省江津县果品公司(以下简称江津果品公司)订了50吨柑桔购销合同。同年6月15日耿万喜所在单位,江苏省阜宁县综合贸易服务部(以下简称阜宁服务部)亦与江津果品公司订了50吨柑桔。

上述案例系经最高人民法院再审改判无罪的又一起案例。再审判决认为,耿万喜并无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行为,亦无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目的,案发前滨海果品公司并未遭受经济损失,判决宣告耿万喜无罪。

在该案中,耿万喜代表阜宁服务部与滨海果品公司商定为滨海果品公司代购桔子罐头系出于真实意思,阜宁服务部的工作人员也曾试图为滨海果品公司代购桔子罐头,代购未成系出于耿万喜意外,耿万喜没有虚构代购的理由骗取滨海果品公司财物的诈骗行为;耿万喜挪用滨海果品公司的3万元用于购买东平货铺的桔子亦非虚构理由使他人交付财物的诈骗行为;阜宁服务部基于代购关系取得滨海果品公司的3万元,并非没有法律关系基础而占有他人财物;耿万喜也没有逃避返还代购款,滨海果品公司的损失能够通过民事途径获得救济,实际上也获得了救济。不符合前述诈骗罪的认定条件。

综上,运用前述诈骗罪的认定方法,既能正确认定诈骗罪,也不能排除不符合诈骗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THE END
1.盈科原创《电诈意见(二)》第三条规定的情形应按照诈骗未遂处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二)》(以下简称《电诈意见(二)》)第三条规定:有证据证实行为人参加境外诈骗犯罪集团或犯罪团伙,在境外针对境内居民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行为,诈骗数额难以查证,但一年内出境赴境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xNDI1MjAwNw==&mid=2247578819&idx=1&sn=56a021d4784710e09da7f2642f39290d&chksm=97a9944ba0de1d5de1523e408ad67fe726f0360ee78c997ca76ddabfd25fef31411065792ead&scene=27
2.法律咨询律师在线110法律咨询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律师在线咨询、法律法规查询、点对点法律咨询解答、在线案件委托。劳动合同律师、婚姻法律师、刑事辩护律师等为您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http://www.110.com/
3.上海诈骗罪律师合同诈骗罪辩护律师【上海诈骗罪律师】团队,为您提供合同诈骗案件刑事辩护、取保候审、无罪辩护、律师会见、缓刑减刑等律师服务。咨询诈骗判几年_诈骗罪律师收费标准_上海诈骗罪辩护律师电话:400-9969-211http://www.dongzhengzixun.com/shanghaizhapianzuilvshi/
4.诈骗案立为刑事案件后的办案流程诈骗案立为刑事案件后,常见的法律处理方式包括逮捕、侦查和起诉。处理方式的选择将基于案情、证据充分性以及犯罪嫌疑人的具体情况等综合因素进行判断,以确保司法公正和程序正当。 2024-11-10 08:46:07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官方 已帮助1279165 人·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咨询我 诈骗罪刑事案件的处理方式因案情差异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6263526.html
5.深圳刑事案件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深圳刑事案件律师网深圳刑事案件律师事务所【免费咨询】专办贪污受贿_职务侵占_经济诈骗_打架伤人_黑恶社会性质犯罪_毒品暴力犯罪等刑事案件的取保候审_会见阅卷_辩护http://szxsaj.cefa123.com/
6.2024诈骗罪法院走什么程序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以上知识就是小编对相关法律问题进行的解答,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诈骗案件是属于公诉案件,由检察机关提起公诉的,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一般会在六个月内作出宣判。读者如果需要法律方面的帮助,欢迎到华律网进行法律咨询。https://www.66law.cn/laws/777322.aspx
7.刑事律师视频说法,刑事案件诈骗贪污等犯罪案例分析法邦网刑事律师视频说法由专业刑事辩护律师通过刑事犯罪案例分析并解答强奸罪、诈骗罪、交通肇事罪、故意伤害罪、受贿罪、贪污罪、渎职罪等常见热点法律咨询。https://www.fabao365.com/xingshi/shipin
8.刑事律师广强律师事务所重大刑事案件有效辩护律师金牙大状律师网由刑事律师王思鲁及其团队律师实战架构,专注于毒品犯罪、诈骗犯罪、金融犯罪、经济犯罪辩护https://www.jylawyer.com/
9.「刑事律师」刑事辩护法律咨询平台刑事律师事务所找好律师就上庭立方,庭立方是一家全国刑事律师平台,与众多刑事律师事务所深度合作,资深刑事经验律师遍布全国各省,提供专业的刑事法律咨询,刑事案件代理,为各地有法律咨询需求的公众提供在线咨询服务。http://tinglifangs.com/
10.上海刑事犯罪辩护网上海刑事律师上海诈骗案件律师上海刑事律师,林长宇律师,刑事案件律师,中华律师协会会员,现为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擅长:刑事案件、经济犯罪案件、诈骗案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毒品案件、涉黑案件、走私案件、贪污受贿案件、职务侵占案件等各类刑事犯罪案件的刑事辩护。http://shanghaixsls.com/
11.刑辩律师咨询刑事案件伸冤中国知名刑事律师无罪辩护网汇聚全国专业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办理各种复杂刑事大要案件,为无罪蒙冤者提供伸冤在线咨询和无罪辩护法律援助,是专业无罪刑事辩护律师平台.https://www.wuzui.cn/
12.胡瑾刑事辩护律师网胡瑾刑事辩护律师网【电话19955197010】是北京盈科(合肥)律师事务所资深刑事律师、刑事部主任胡瑾律师领导的安徽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团队;合肥专业知名的刑事律师、刑辩律师、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律师、刑事辩护律师、网络诈骗律师、金融犯罪律师、毒品犯罪律师。盈科安徽著http://www.shewai.com/
13.北京刑事律师北京海淀区信凯刑事辩护律师代理多起经济犯罪辩护律师案件,精准辩护,经济犯罪律师咨询.信凯刑事主任律师,承办大案要案,取保候审专业之选,详细在线免费电话咨询。https://www.xinkailawyer.com/zt/xs/
14.在线法律咨询案件代理法友网专业的法律服务平台法友网吸引全国主任律师入驻,能够及时为有法律需求的用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包括为全国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委托、法律知识科普等服务,高质高效妥善解决客户需求。https://www.fayoo.cn/
15.深圳刑事辩护律师深圳刑事律师深圳刑事法律咨询C某涉嫌故意伤害罪一案的 不予批捕法律意见书 刑事案件的“回头客” 许某1涉嫌容留他人吸毒罪被刑事拘留,黄金37天办 曹xx涉嫌故意伤害罪被刑事拘留 黄金37天办案律 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6起正当防卫不捕不诉典型案例 合同诈骗罪最高刑为无期徒刑并且没收财产 律 http://www.law113.com/
16.电话销售常见刑事法律风险及合规(二)诈骗类犯罪法律风险 对没有任何产品和服务,专门销售商品或者服务为名,“空手套白狼”,通过电话销售骗取他人财物的,是诈骗犯罪,自不必多言。一些案件中,虽然成立的有企业,也销售有产品或者服务,由于在电话销售中虚构事实,让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购买不能实现自己目的的产品或者服务的,也构成诈骗犯罪。此类犯罪https://www.lantai.cn/news_view.aspx?nid=2&id=1167
17.诈骗走刑事还是民事律师普法诈骗属于刑事案件或治安案件,不属于民事案件。涉及到赔偿受害人义务时,方属于民事案件的范围。具体情况如下 1、诈骗行为只要涉案数额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刑事案件; 2、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的按治安案件处理; 3、诈骗是一种违法行为,就追究其法律责任来说,不是民事案件。但不管是刑事案件还是治安案件,行为人都有https://www.110ask.com/answer/9024007997262902038.html
18.诈骗案件的定性标准诈骗案件的定性标准 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诈骗案件的定性标准 ,大家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相信一定会帮到你们的。当然,有关于诈骗案件的定性标准是什么建议您咨询相关律师,以便得到更准确的法律意见。律师可以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法律依据!https://www.fljg.com/jjfz/452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