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辩月报(2022.1.12022.3.1)东方快报

1.中央政法委等6部委联合印发《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

2.最高法出台民法典总则编司法解释(附全文)

3.最高检印发《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库建设管理指导意见》

4.最高法发布新修改的非法集资刑事司法解释

5.最高法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

6.国家监委印发首个职务犯罪实体认定监察执法指导性文件

7.最高人民法院出台涉执行司法赔偿解释

8.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印发《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

9.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

二.司法动态

1.公安部:3月1日起至12月31日全国公安机关开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专项行动

2.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工作的意见

3.福建:健全减假暂案件实质化审查同步监督机制

4.“合规互认”挽救涉案企业生命:广东深圳检察机关推出系列创新举措深化企业合规改革

6.最高检决定将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延长一年

7.最高检印发《通知》:加强“国财国土”领域公益诉讼,实现市级院办案全覆盖

8.公安机关再次对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涉诈域名非法技术服务犯罪团伙

9.中国人民银行、最高检等11家单位联合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

10.全国扫黑办印发通知要求切实抓好《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工作

11.最高检明确:这种案件要抗诉!抗是为了不抗

三.热点与典型案例

1.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2.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九起未成年人权益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3.办理食药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万件,以惩罚性赔偿促“痛到不敢再犯”

4.检察机关2021年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00余件,同比上升近3倍!

5.扫黑务净,除恶务尽!十大提名案件之王德彬等人涉黑案

6.中信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行长孙德顺受贿案一审开庭

7.最高检首次发布以人格权刑事司法保护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

8.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马明受贿案一审宣判

9.最高检第三十二批指导性案例出炉记:打造适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实践样本

10.最高检:首次发布以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

11.十大案件之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贪腐没有“免死金牌”

12.2021年度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13.我国“刑事缺席审判第一案”程三昌贪污案一审宣判

14.检察机关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典型案例

内容摘要:日前,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联合出台《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以下简称“十个严禁”)并印发通知,要求各级政法机关认真贯彻执行、全体政法干警自觉遵守。“十个严禁”内容包括:严禁搞两面派、做两面人;严禁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严禁放任错误思潮侵蚀影响;严禁不当交往、干预执法司法;严禁玩忽职守、徇私枉法;严禁违规参与营利活动;严禁包庇纵容黑恶势力;严禁滥用执法司法权;严禁不作为乱作为、耍特权抖威风;严禁跑风漏气、失密泄密。其中强调,凡违反“十个严禁”的,依规依纪依法严肃处理。

内容摘要:为指导各级人民法院贯彻实施好民法典,充分发挥总则编在民法典中统领全局的作用,依法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总则编司法解释),由院审判委员会第1861次全体会议通过,今天正式对外发布,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

内容摘要:2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举行“深化司法民主建设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检察院听证员库建设管理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市级以上检察院和有条件的基层检察院可以根据需要设立听证员库。检察院组织听证会,一般应当从听证员库中选取听证员。但是根据案件情况,如果听证员库中没有合适人选的,经检察长批准后,可以邀请库外人员担任听证员。对听证员库成员入库,《意见》规定了主动邀请、单位推荐、公开征集等三种方式。如果出现刑事处罚、开除公职、弄虚作假等可能影响司法公正的情形时,要取消成员资格。

内容摘要:2022年2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202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1次会议审议通过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范性文件。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印发了《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并将于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人民法院在线运行规则》是继《人民法院在线诉讼规则》《人民法院在线调解规则》之后,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又一份重要文件,将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构建全方位、系统化的互联网司法规则体系。

内容摘要: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14日消息,近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会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关于办理国有企业管理人员渎职犯罪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并正式印发施行。这是国家监察委员会印发的第一个针对职务犯罪实体认定方面的监察执法指导性文件。据介绍,意见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国家法律为依据,共分八部分内容,围绕非法经营同类营业罪,为亲友非法牟利罪,国有公司、企业人员失职罪和国有公司、企业人员滥用职权罪等4类案件的法律适用问题,主要明确和解决了追诉标准、犯罪主体、犯罪地、“国家利益遭受损失”及挽回后处置、犯罪构成的认定标准等问题。

内容摘要:2022年2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3号,以下简称《解释》),该解释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解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当赔则赔、把好事办好”的工作理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等法律规定,结合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审判和执行工作实际,针对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中的若干法律适用问题作出统一规范。《解释》共二十个条文,主要内容包括涉执行司法赔偿立案审查的条件,赔偿程序与执行救济、监督程序的衔接,赔偿责任的认定,损害赔偿的范围和标准等。该《解释》立足涉执行司法赔偿实际,着力解决长期困扰国家赔偿审判的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解释》的出台,对于公正及时审理涉执行司法赔偿案件、充分保障赔偿请求人合法权益、促进人民法院规范有序开展执行工作将发挥重要作用。

内容摘要:为进一步深化人民监督员制度改革,规范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工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对2016年制定的《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并于日前印发了新的《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办法》)。新《办法》立足人民监督员制度定位,着眼于建设一支具备较高政治素质,具有广泛代表性和扎实群众基础的人民监督员队伍,总结各地经验做法,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聚焦人民监督员制度调整所涉及的内容,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确保人民监督员选任、管理和使用相衔接。

内容摘要: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

内容摘要:对被列为“六大顽瘴痼疾”之一的违规违法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问题,福建省检察机关以实质化审查同步监督机制、建立“负面清单”、细化办案指引、规范案件文书移送治顽疾、提质效。

据福建省检察院第五检察部负责人介绍,以往减假暂案件办理主要以书面审查为主,实质化审查不足,违规违法问题难以发现。2021年,该院在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对违规违法减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问题进行集中整治。为巩固排查整治成果,该院制定《关于建立健全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案件实质化审查同步监督机制的意见》等4个附件,推动减假暂案件监督从“办事”模式向“办案”模式转变。“负面清单”重点针对减假暂问题案件存在类案高发、违法点相伴相生、屡纠屡犯甚至屡纠不改等突出共性问题,围绕减假暂案件提请、裁定的全环节,逐一列明案件审查中比较突出的18个风险点,以及需要着重避免的办案误区和侧重审查的内容,解决案件中“怎么审查”“审查什么”的问题,推进办案模式走深走实。

内容摘要:深圳检察机关积极推动“合规互认”,进一步强化合规考察结果的运用,以增强合规激励。检察机关因涉案企业开展合规建设而作出不起诉决定后,行政执法机关仍需对涉案企业进行行政处罚的,检察机关可以向行政执法机关提出从宽处理的意见,并将企业合规计划、合规考察报告等同步移送。同理,对于涉案企业在行政机关、公安机关办案阶段已经作出合规承诺、开展合规整改,检察机关也可以对已经开展的企业合规程序予以确认。据统计,在深圳检察机关已办理的60件企业合规案件中,2021年办理的为50件,罪名从首期试点的7个增加至26个,并呈现出案件类型较多、涉案企业规模跨度较大、涉案企业类型多元等特点,有效彰显制度生命力。“企业合规改革是惠企利民的重大举措,下一步,深圳市检察机关将持续深化改革,继续以扎扎实实的改革工作成效推进中央先行示范蓝图在深圳、在检察环节的落实,为深圳法治示范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检察保障,为企业合规改革试点成果最终纳入国家立法作出深圳贡献。”深圳市检察院检察长李小东说。

内容摘要:记者近日获悉,最高人民检察院决定将自2021年7月1日部署开展为期半年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延至2022年12月31日。案件范围由三类重点案件拓展为全部在办羁押案件。2021年7月以来开展的羁押必要性审查专项活动,是检察机关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一项具体工作措施,主要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轻罪案件羁押率过高、构罪即捕、一押到底和涉民营企业案件因不必要的羁押影响生产经营等突出问题开展全流程、全覆盖的羁押必要性审查。

内容摘要:近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八检察厅印发《关于加强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领域公益诉讼检察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实现“国财国土”领域市级院层面办案全覆盖,以更好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作用,保护国有财产,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内容摘要:近日,在公安部统一指挥下,北京、河北、山西等23个省区市公安机关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依法严厉打击为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提供域名解析等非法技术服务的犯罪团伙。截至目前,共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10余名,缴获电脑、手机等作案设备250余台。近年来,通过诈骗APP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多发高发,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经公安机关侦查发现,诈骗APP多由诈骗网站制作而成,一些技术开发人员在非法利益驱使下沦为诈骗团伙帮凶,并从编写程序代码,到租用服务器、购买域名、域名解析,再到APP封装和分发等,形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专业化犯罪链条,其中域名解析技术含量高、隐蔽性强,成为犯罪链条的关键一环。公安部刑侦局对此高度重视,从诈骗网站入手,梳理出专门为诈骗团伙提供域名解析等非法网络服务的犯罪团伙线索211条,涉及全国23个省区市,涉及诈骗案件1065起,于近日组织各地公安机关同步落地打击、集中收网,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嚣张气焰。

内容摘要:为依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健全洗钱违法犯罪风险防控体系,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安部、国家监察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国家安全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决定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

内容摘要:2021年12月24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反有组织犯罪法》。同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101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将于2022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日前,全国扫黑办专门印发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国扫黑除恶斗争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切实抓好《反有组织犯罪法》贯彻实施工作,依法严惩涉黑涉恶违法犯罪,推动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深入开展,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安全稳定的政治社会环境。

内容摘要: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召开主题为“加强新时代知识产权检察服务保障创新驱动发展”新闻发布会,发布检察机关知识产权综合性司法保护典型案例。

内容摘要:为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评价、指引功能和警示、教育意义,最高人民法院筛选了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九起依法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典型案例,其中,既有强奸未成年人等刑事案件,也有涉及未成年人抚养权、健康权、社会保障给付等民事、行政案件,还有家庭教育令等新型案件,代表性强、覆盖面广。

内容摘要: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最严”重要指示,办理食品药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3万件,同比上升10%。在一些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公益案件中,检察机关探索惩罚性赔偿,让违法主体承担赔偿责任的同时,支付一定数额的惩罚性赔偿金,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对潜在违法者予以警示。

内容摘要:2021年8月通过的个人信息保护法,专设公益诉讼条款,明确将个人信息保护纳入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检察机关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聚焦网络时代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更高需求,依法履行公益诉讼检察职能,坚决维护个人信息安全。2021年,共办理个人信息保护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00余件,同比上升近3倍。办案发现,当前个人信息保护面临四方面突出问题,须加强综合治理。

内容摘要:2022年1月22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经专家委员会评选,并综合网民投票结果,最终评选出“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及十大提名案件。王德彬等人涉黑案入选“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提名案件”。

内容摘要:2022年2月22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开庭审理了中信银行原党委副书记、行长孙德顺受贿一案。济南市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支持公诉,被告人孙德顺及其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

内容摘要:最高检发布第三十四批指导性案例。检察机关高度重视人格权保护。在民法典实施一周年之际,最高检首次发布以人格权刑事司法保护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目的就是践行“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理念,让刑事、民事司法保护有机结合,形成网络时代保护公民人格权的强大司法合力。

内容摘要:2022年2月17日上午,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原党组成员、副主席马明受贿一案,以受贿罪判处被告人马明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扣押、查封、冻结在案的受贿所得财物及其孳息予以追缴,上缴国库。

内容摘要:最高检新闻发言人李雪慧表示,对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实行社区矫正,符合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有利于实现刑罚的教育挽救功能。在社区矫正法通过两周年之际,最高检首次发布以社区矫正法律监督为主题的指导性案例。

内容摘要:2022年1月22日上午,由最高人民法院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评选结果揭晓,并在央视新闻频道播出首部“新时代推动法治进程2021年度十大案件”特别节目。综合网民投票结果,经专家委员会评选,赖小民受贿、贪污、重婚案入选十大案件。2021年1月5日,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以受贿罪、贪污罪和重婚罪判处赖小民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赖小民提起上诉后,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021年1月29日上午,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对赖小民执行了死刑,巨贪伏法、罚当其罪。赖小民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受贿数额最大的职务犯罪案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一个被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的职务罪犯。

内容摘要:由检察日报社主办的2021年度十大检察新闻、十大法律监督案例评选1月20日揭晓。“首次适用刑法修正案侵害英雄烈士名誉、荣誉罪新罪名,检察机关批捕‘辣笔小球’”等入选十大法律监督案例。

内容摘要:2022年1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百名红通”人员河南省漯河市委原书记、豫港(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程三昌贪污一案,对被告人程三昌以贪污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十万元;追缴程三昌贪污犯罪所得依法予以返还。本案是我国适用刑事缺席审判程序审理的第一起外逃被告人贪污案。程三昌在境外,其近亲属代为委托两名辩护人为其出庭辩护。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依法充分保障了缺席被告人程三昌的各项诉讼权利。

内容摘要:2021年,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有关根治欠薪的决策部署,切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检察为民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据统计,2021年1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受理审查起诉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案件2813件3243人,同比分别上升12.3%和12%。通过办案追缴欠薪约1.68亿元。保障劳动者及时拿到足额工资,是关系基本民生的大事。2021年以来,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岁末年初各类项目、工程资金相继进入结算期,叠加疫情冲击影响,拖欠农民工工资现象高发。加之拖欠工资具有一定隐蔽性,部分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劳动者维权仍面临困难。如果得不到及时监管、妥善解决,将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工作责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以办案为核心,综合运用各种法律手段,依法惩治“恶意欠薪”违法犯罪行为,保障民生民利,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THE END
1.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电信网络诈骗典型案例11月28日,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法院依法惩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情况,并发布一批相关典型案例。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审结一审电信网络诈骗及关联案件2558件4752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7.82%,打击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以结婚、交友、介绍工作为幌子 诱骗购买虚构产品 http://nypubweb.nydt.cn/nyh/article/1/1862299479202004993
2.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十三批指导性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第五十三批指导性案例 尹某某等人诈骗立案监督案 (检例第213号) 【关键词】 立案监督? 刑民交叉? 虚假诉讼? 调查核实? 跟踪督促? 线索移送 【要旨】 对于刑民交叉案件,被害人以涉嫌刑事犯罪向公安机关举报,公安机关不予立案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区分情形开展立案监督工作。对确有犯罪嫌疑http://sfalyj.huel.edu.cn/info/1020/1619.htm
3.关于张某胡某诈骗案的案例分析—刘敏律师网华律网关于张某、胡某诈骗案的案例分析 一、案情简介 2017年7月初,刘某(另案处理)伙同肖某2(在逃)作为“股东”老板,组织了包括被告人张某、胡某在内的多人,利用肖某2从网络上购买的虚假时时彩票系统网站(网站域名为wxx.co)进行诈骗活动。 刘某和肖某2与“业务员”约定了利益提成和佣金方式,并安排柳某负责管理“业务https://lawyers.66law.cn/s2819e89749923_i1448347.aspx
4.人民法院案例库诈骗罪案件案例汇总(二)上述客观行为足以反映出王某杰意图通过人民法院的公权力,冻结、扣划上述款项,从而骗取孙某荣垫资款用于偿还其个人债务,其行为符合诈骗罪的法律特征。原审判决认定上诉人王某杰犯诈骗罪的定罪和量刑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诉讼程序合法,应当予以维持。https://www.mingdalawyer.com/show-list-896.html
5.典型案例防范金融投资诈骗典型案例一、郑某等人假冒基金公司网络诈骗案 【基本案情】 2017年起,郑某伙同周某坤等人搭建“德金国际”“中辉国际”等虚假基金交易平台,仿照正规基金平台,设置了基金产品买卖、支付提现、客服投诉等全部功能,但平台实际上不能进行任何基金投资活动,郑某可以通过后台控制基金指数涨跌操控投资人盈亏。郑某招募大量代理商、业务http://www.dalian.jcy.gov.cn/pfzx2020/202406/t20240617_6515163.shtml
6.2022年司法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上下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案例分析指导用书》2022年版增加了解题方法指导和考试答题范例等内容,进一步增强了实战效果和助考作用。 本书依据考试大纲对案例题的考查要求,运用以案说法的形式,注重将知识性内容与现实案例讲解相互融合。以多维角度分析案例,引申出对不同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帮助考生在系统把握法律知识的基础https://www.bookskys.com/ks/book.asp?pid=893858421
7.如何有效证明某人是香港公司股东的全方位指南在全球化的商业环境中,香港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高效的法律体系和灵活的商业政策,吸引了大量国际企业和投资者。对于想要在香港开设公司或投资的个人,了解如何证明某人是香港公司的股东是至关重要的。无论是用于法律文件、商业交易还是股东权益的保护,准确的股东身份认证https://www.gtzxhk.com/a/159085.html
8.邦信阳律师事务所邦信阳每月分享的《数据合规与数字化转型法律动态》旨在提供一个全面的视角,让读者了解当前数据合规与数字化转型的最新法律动态,帮助企业与机构把握合规脉络,规避潜在风险,促进健康的数据生态构建。 文| 数据合规及数字化转型 (暨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 业务组 https://www.boss-young.com/newsDetail?id=8e6c1747-003c-4400-dd95-08dcba98ada8
9.珠海律师珠海法律咨询珠海律师事务所京师律所京师珠海根据权威解读,“经审查属实的”,“是指经赔偿办案机关审查属实,赔偿办案机关包括赔偿义务机关、复议机关和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陶凯元、柯汉民主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刑事赔偿案件司法解释>理解适用与案例指导》,法律出版社2016年版,第71页)。 http://www.jingshzh.com/info/2333.html
10.总目录(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7刑事诉讼法(增订本))书评本文排序:“审判释疑”“疑案争鸣”““大案传真”“优秀裁判文书点评”“裁判文书选登”“刑事政策”“经验交流”“专题论坛”“实务探讨”理论前沿”“指导案例”“刑事立法、司法规范” 。在各个栏目下,排序按刑法总则—刑法分则—刑事诉讼法。本套增订本整理了上次整理(出版称“增订第3版”)后的第96~124期,含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4443534/
11.企业高管刑事风险防控本协会是由从事电子商务经营、研发、教育及电子商务支撑体系建设的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实行行业服务和自律管理的全市性、行业性和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法人,接受业务主管单位南京市商务局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南京市民政局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 南京电子商务协会法律服务专业委员会,是由南京市电子商务企业法务人员、律师及https://njeca.org.cn/4/10253
12.a省“招聘转培训涉嫌诈骗”“第一案(2)电话邀约,确实存在“话术”,但话术并不能直接等同于诈骗,话术在销售行业是普遍存在的。且J某供述,该话术是总公司提供,雷某供述,“话术”是从南京校区引进,华东大区每个校区都有“话术”,王某某电脑提取的常州校区孟某某电销话术分享也能证明(卷五P26)。且电话邀约时,咨询师均明确说明是培训,实训生(卷五P161http://www.jytlawyer.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05&id=1074
13.免费法律咨询,法律知识查询,文书合同及指导案例查询等服务法律家提供法律软件、法学教学软件、法律考试软件、法律数据库的研发服务,用户可进行免费法律咨询,查询法律法规知识、指导案例审判规则、法律文书、合同范本,是大型综合法律门户网。http://www.fae.cn/
14.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3(增订第3版破坏社会主义市抄济秩序罪本书是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至五庭主办的刑事审判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刑事审判参考》的合订分解集成本。本次出版的增订第3版在2012年出版的《中国刑事审判指导案例》(增补版)的基础上,进行全新编排,根据案例所涉的核心法律问题,按照刑法总则、刑法分则各章罪名和刑事诉讼法体系重新分类编排;增补了《刑事审http://www.law-lib.com/shopping/shopview_p.asp?id=73377
15.上海律师顾问上海企业法务律师上海法务律师咨询上海法务顾问律师,16年执业经验的达必诚律师团队发起创建,提供免费在线上海法务律师咨询,上海企业法务纠纷律师网提供在线和电话。上海公司律师咨询,达必诚律师为您服务!http://www.dabicheng.com/qiye/
16.刑事案件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性法律案例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对全国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是总结审判经验、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提高审判质量、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措施。指导性案例不直接作为裁判依据援引,但对正在审理的类似案件具有参照效力。可见,指导性案例在案例指导工作中具有“龙头”的地位和作用,在司法实务中必须重视发挥指导性案例独特https://www.fljg.com/news/433205.html
17.在线法律咨询案件代理法友网专业的法律服务平台法友网吸引全国主任律师入驻,能够及时为有法律需求的用户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包括为全国客户提供法律咨询、案件委托、法律知识科普等服务,高质高效妥善解决客户需求。https://www.fayoo.cn/
18.最高人民法院第15号指导案例——关于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的具体适用2013年1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指导案例15号: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诉成都川交工贸有限责任公司等买卖合同纠纷案。公司的独立人格、股东有限责任是法人制度的基石,本案通过否认公司法人格,即:要求公司及其关联公司对外承担并列的连带清偿责任,而不要求公司背后的股东以及实际控制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值得重视。根据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592276.html
19.最高检专门就涉非公经济发布企业家刑事风险指导案例注意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防止任意侵犯非公企业合法权益问题的发生,切实做到了准确把握法律政策界限,严格区分一般违法违规与刑事犯罪,确保办案质量和效果。如案例一体现了对罪刑法定原则的重申和坚守,监督撤销了将串通拍卖行为类推为串通投标行为的刑事立案。案例二涉及合同纠纷与合同诈骗的区分问题,通过这个案例明确http://m.huayifalv.com/nd.jsp?id=123
20.指导案例2. 对公司化运作的诈骗集团成员如何认定主从犯? 3. 对涉台刑事证据如何审查判断? 三、裁判理由 本案系犯罪集团实施的跨区域电信诈骗案件,被告人在东莞市通过拨打长途电话对台湾地区被害人实施诈骗,诈骗环节复杂,且被害人与行为人仅通过电话建立联系,二者之间又有在台不法分子、地下钱庄等多个环节,因此将每个被害人https://m.055112.com/a/6/10687.html
21.法律咨询/在线律师咨询/法规中顾法律网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法律法规查询、法律知识浏览以及全国律师和律师事务所查询,刑事辩护律师、劳动合同律师、婚姻法律师及知识产权律师等将竭诚为您提供在线律师咨询服务,免费法律咨询就上中顾法律网http://www.9ask.cn/
22.济南绿钥匙法律咨询有限公司济南绿钥匙法律咨询有限公司为广大客户提供的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常年法律顾问、项目法律顾问、法律咨询套餐、劳动人事法律课程、公司治理法律课程、公司财税法律课程、企业管理咨询、知识产权服务、商标版权代理等其他法律服务。公司秉承诚信为本 客户至上的本心,专精于为个人与企业客户提 http://www.sdlvyaosh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