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咨询是公民保障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手段,然而在网络上,诈骗分子也利用这点布下了陷阱,利用群众“维权”心切的软肋,自称可以足不出户“代办案件”,能“隔空”摆平各种纠纷从而实施诈骗。
案例一答应追债反被骗
11月14日,家住桂阳体育馆附近的李某到鹿峰派出所报警,称其被网上的“律师”骗走4万余元。
经了解,李某在网上看到一个法律援助的视频,视频中对方称能帮人索要欠款。想到自己有笔难以追回的外债迟迟要不回来,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与网上“律师”建立了联系。为了取得李某的信任,对方还给李某展示了“成功追款的经典案例”。
随后,“律师”以需预交律师费和财产保护费为由,一步一步诱导李某转账4万余元。当李某满怀希望等待收回债款时,却发现“律师”早已联系不上才知自己遭遇了网络诈骗。
案例二讨薪不成反被“资深律师”骗
近日,桂阳县太和镇某村村民曹某在上网时,偶然看到一名“资深律师”称其可以帮人讨回各种债务。曹某想着自己曾经在外地务工时,正好被欠薪5000余元。于是,曹某便与网上的“资深律师”进行交流。短暂沟通后,“资深律师”称肯定能帮曹某讨回薪水,前提条件是须先支付680元的咨询费。曹某心想,假如能追回这笔薪酬,这个咨询费也算花得值了。
曹某便按对方要求支付了680元。不承想,对方收款后又声称费用不足,要求曹某继续缴纳1000元。“什么都没干就一直让我汇款。”曹某感觉到不对劲,于是马上向民警求助……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