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料到,那些看似正规的法律咨询公司,竟然是“韭菜收割手”?
“周律师”询问了案情及诉求后表示,“你的案子是最简单好处理的,基本上7-14天就可以结案”,解决方案是和他签订全权委托协议,总费用为涉案金额的18%。
“周律师”称,还可以签署“风险委托协议”,“如果维权失败,你拿不到退款的情况下,委托费用是全额去给你退还”。“周律师”发送的一张“保障风险委托”的模版写着,“按照全额退款的诉求提交法院,法院未受理或维权失败的情况,所支付xx元费用全额退回。”
庭审结束后,韩怡要求退款,理由是“律师方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周律师”回复“退不了,法院已经开庭了”。韩怡要求“周律师”提供律师执业资格证,对方回复“我是律师助理”,“开庭了就是维权成功了。”
法律咨询公司批量生产的短视频,展示的离婚协议多为销售人员自己签署的,来自“新京报”
一些法律咨询公司利用公众对律师事务所与法律咨询公司等机构概念上的模糊认识,刻意回避自己“非律所”的身份,假冒律师、律师事务所的名义;有的直接称能接诉讼代理;还有的夸大承诺“案子包赢”“包胜诉”误导群众。
光明网时评:法律咨询公司“收割韭菜”,别让违法勾当游走在监管边缘
开设法律咨询公司,也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是冒充律师事务所,从事律师业务,通过社交网络平台虚假承诺、误导欺诈公众,不仅损害公民合法权益,更影响法律服务行业健康发展。
那些法律咨询公司以正牌律师事务所自居,招揽非经营范围业务,已经进入法律射程之内。至于虚假承诺,更是《律师法》划出的“红线”,无论是律师、律师事务所,还是法律咨询公司都不该触碰,遑论“拍胸脯保证”。
面对乱象滋生,理应将法律咨询公司纳入严格监管之下。规制法律咨询公司乱象,应打好综合治理的组合拳。
网友:市面上所谓法律咨询服务公司做债务协商的大概率都是割韭菜的
网络上,打开某音、某手等APP软件,有大量的法务公司24小时不间断直播。“还不起怎么办,债务律师帮你处理,先追回后付费”、“有人欠你钱怎么办,某某法务帮你”等等,这些话语是不是很熟悉?
你刚好有这种事情,正好遇到能帮你的窗口,不咨询白不咨询,人性都有弱点。法务公司正是利用了爱占便宜的心理,你有需要,他又能办。最终是一拍即合。合同一签,钱一交,后面找不到办案律师;即使不是当时委托,后面他们也会用各种营销手段”诱导“、”说服“、”关心“你,你不委托都不行。
警方案例:法律咨询反被骗!多名“律师”落网
你在网上找了位“律师”,打算咨询一些法律问题,但是他们一开始就以各种名义事先收取“诉讼费”“咨询费”等各类费用,你得注意了,这很可能就是打着“以法律手段维权追债”的幌子,披着“法律咨询服务”外衣的电信网络诈骗。
6月19日下午,通过前期大量的研判线索,刑侦大队抓捕组雷霆出击,成功捣毁该电信网络诈骗窝点,抓获该公司人员60余人,当场缴获电脑、手机、诈骗话术本等大量作案工具。
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团伙结构严密、分工细致,公司“负责人”邓某,“业务主管”钟某,“客服经理”吴某、周某、张某、熊某,“律师”周某、朱某、武某,以及众多“客服”和“行政人员”。
截至目前,受骗群众多达700余人,遍布全国各地,涉案金额高达226万余元,该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