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发生在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第二课时)
模式图,勾画人体拓展鼓励学生运用已血液循环路线。下学生尝试有的知识进行知识拓展,一节课讨论、交勾画人体血液循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流、评价和修正。环路线图。堂后,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作业:P:1、273板书设计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一、观察心脏的结构功能左心房——连肺静脉,回收来自肺部的血左心室——连动脉,将血液泵入全身各处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回收来自全身各处的血右心室——连肺动脉,将血液泵入肺部二、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房室瓣、动脉瓣
他的研究小组有5个同事,他想用他们六个人的血液来做一次试验,他把自己的想法告之同事们【制定计划】:1、抽血,分理处红细胞和血清。2、把甲的血清滴在6个载玻片上。把每个人的红细胞分别滴在每一滴血清上观察现象。3、分别用其他5个人的血清重复上述实验。观察现象记录结果。4、记录:把滴入红细胞后出现凝集团的用“+”表示。不出现的用“-”表示。得出了一张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表格。这种记录结果的方法也被称为“棋盘法”
【分析表格】1、每个人的血清和自己的红细胞相遇都不会发生凝集。2、不同人的红细胞和不同人的血清相遇,两种情况都有。3、6个人的反应呈现三种不同类型。【结论】:1、三种血型——A型、B型、C型(O型)2、输血事件是凝集的结果。【思考】:你认为通过上述实验便可以推而广之的得出人类有三种血型的结论科学吗?为什么?——偶然性。【完善实验】:1902年迪卡斯德罗医生对155名正常人重复了兰茨坦纳的实验。发现:151人与兰茨坦纳宣布的结果相同,而另外4人同其他人的都凝集,说明有第四种血型存在。称之为D型(AB型)。因为AB型人所占的比例很少(10%)当时兰茨坦纳只对6个人做了实验,因此没有发现这最后一种。这也是科学探索强调的原则之一——可重复性。至此,人类的ABO血型系统得到了完善,即:ABO血型系统有四种血型──A型、B型、O型、AB型。四、输血的原则出示表格让学生分析:
某人血型可以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A、OA、ABBB、OB、ABABAB、A、B、OABOOA、B、O、AB
能力目标: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作出推想的过程中培养抽象思维能力。
通过资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形成人体结构与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基本观点。
活动学生活动教学设提问:学生思考并作答:提问引液有哪两部分组成?1.血液有血细胞和血浆两复习旧部分组成。备建构新浆的作用是什么?2.血浆可运载血细胞,运引入并输养料和代谢废物。:人体产生的代谢废物等必须得及时地排出体外。第五章内废物的:人体在生命活动中会产生哪些废物?学生思考后作答:多余的讲解:排泄和排遗并比较两者的不同。水、无机盐、二氧化碳、尿素和:人体多余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主要是以尿的形式排食物残渣等。。
引入并一节尿的出幻灯片2:肾的进出口液体的流动(为flash课件)学生观察、思考,从图中获新课教取信息,并说出他们的感想。学生观察思考并作答:培养学回答、推测察能力。察肾动脉和肾静脉,根据你所学过的知识想像一下肾脏分布是怎样的?血液是怎样进出肾脏的?学生观察、想像并说出自已培养学的推测。(肾动脉—>肾内小动中获取信推测尿液的形成与血液循环有没有关系?脉—>肾内毛细血管网—>肾内小静脉—>肾静脉)(肾内分布培养学引导学生思考并作出推测。着大量的毛细血管)言表达能适当地引导并对学生的回答作出评价:肾脏1.推测肾是形成尿的器官
肯定学2.推测尿液的形成与血液答,让学生循环有关系。的喜悦资料分析一:进入肾的血液与尿液的比较学生思考,分析和比较通过教导,使学生:1.比较尿液与血液的成分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诊断排尿发现问题:尿液与血液的成并作出假哪些物质分发生了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挥教师的种变化?同时也充能作出何种推测生的主体作出假设:血液中的废物被培养学过滤下来形成了尿。给的数据分析和推力,过所给的能够发现出合理的:血浆中的物质要被过滤下来,只有在哪一类血管中才答:毛细血管回为什么?知识,为建新知识即学生回忆毛细血管适宜于过滤的结构特点答:略。的滤过”
:由此你又能作出何种推测?
进一步作出假设:血浆中的部分物质在肾脏的毛细血管处过滤形成了尿。资料展示肾的位置和肾单位的结构等(见幻灯片3)学生描述他们从视频资料中所获得的有关肾脏的知识。学生从视频资料中捕捉信息:展播两次请大家认真记录
和看到的?请多位学生回答:略教师一学生的描述板书:肾单位: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生的描述将他们的学生注意肾小球的结构的特殊性。的形成相:此处也是毛细血管,但有不同吗?板书下来学生观察并说出肾小球这一结构的特殊性?发现问题:肾小球是毛细血充分发管球,肾小囊壁只有一层细胞的引导者领学生发
体验肾的精巧课件肾单位(见幻灯片4)学生观察并作答。要求学生集体回答出肾单位的三个组成。学生思考,讨论,回答: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要求学生参照第81页右边的图,思考肾单位内血液流脉→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培养学。并请学生上讲台对照课件示意。小静脉→肾静脉图能力。
一位学生代表上讲台对照培养学课件示意。言表达能学生发现问题:肾小球是毛细血管,这样在肾单位中有发现问题:有两处毛细血创设使血管?管,都可能发生物质的过滤。临矛盾和的心境,以:当血液流过肾小球时肯定发生了一些生理过程,究竟的探求心什么,让我们从下面的一组数据中去分析寻找答案吧。欲。引导学考作出推学生看资料分析二:肾小球血液与肾小囊中的液体的数学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1.肾小囊中有水、无机盐、学生分析尿素、葡萄糖、小分子蛋白质等。肾小球的血液中有水、无机盐、提出明发现肾小囊中有哪些物质?肾小球的血液中又有哪些物尿素、葡萄糖、蛋白质和血细胞题,有助于等的地分析导学生进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自。2.肾小囊中的液体只能来析的有效自肾小球中的血浆。3.由此推径,能促进此你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囊壁起何作用?测肾小球和紧贴肾小球的肾小分析问题囊壁起过滤作用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再发现问题:人体每天产生的肾小囊发现问题:肾小囊中的液体有150升,是不是都要排出体外呢?(提示150升相当是不是就是我们将要排出的尿矿泉水)新课标第一网液了呢?引入一情境,根据:肾小囊中的液体是不是就是我们将要排出的尿液了学生分析、思考后回答问展区”的原题:不是。原因之一:由资料分生设置了析一可知尿中不含葡萄糖,而肾于他们实:肾小囊中的液体又称为原尿小囊中的液体中含有;原因之问题,促使:过滤→原尿二:每天排出150升是不可能一跳,够一的,否则人也将成了“木乃伊”取它。
问题:那原尿中的大部分物质如葡萄糖等又是怎样回到学生思考后作出假设:肾小的呢?囊中的液体即原尿中的大部分物质肯定会被重新吸收回血液中了。
推测:原尿在下行的过程中:你能推测出重吸收这一生理过程会发生在哪个结构会经过肾小管,因为它的周围定通过设分布着毛细血管,所以在这儿可生在不知能发生物质的重新吸收。验到人体致,渗透人与功能相点。分析三:展示原尿与尿液的一组数据,要求学生思考比比较两组数据,找出不同,同点。并回答:发现尿液中没1.你发现尿液中没有葡萄和,说明了它们被全糖和小分子蛋白质,说明了它们提出明收了。被全部重新吸收了。题,有助于的地分析推测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的物质还会2.你推测被重吸收回到血导学生进和等。液中的物析的有效(提示学生对数据不仅要横向比较,也要从纵向进行比质还径,能促进会有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分析问题
板书:重吸收→尿学生得出结论:在肾小管处通过提对原尿进行了重吸收。对数据不比较,也要行比较。对具体的分的指导,有学生的分lash课件尿形成的两个过程(见幻灯片5)学生观看课件并进行小结展示尿的生总结出尿的形成的两个过程个过程即吸收,加深记忆,使抽过程形象本节难点笔。:肾脏的重要性说明一个人若得了肾衰竭最有效的措施是进行肾脏移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田世国,就是他为他敬爱的母他的一个肾。让学生:肾脏不停地产生尿,最终是由输尿管负责向下运输。命的宝贵天每时每刻都有在产生尿,然而排尿却是间断的,为的真情。
:排出尿有什么意义?
推测有输送尿的管子即输尿管
一、《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教学设计李丽凤小学语文高级教师二、所在章节:七年级下册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一节三、授课学时:一课时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眼球和耳的结构与功能。2、掌握视觉听觉的形成过程。3、阐述近视眼的成因和耳聋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能力目标观察比较分析眼球与装有胶卷的照相机在结构上相似的点,尝试观察瞳孔大小的变化情况,并做出解释,练习观察和测量的技能,及参与竞争的技能。情感目标爱眼护耳、关爱他人。教学重难点:眼与视觉、眼球的结构是理解视觉形成的基础和关键,耳的结构是理解听觉形成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听觉的形成要充分联系生活实际学习。眼球和耳的结构及各主要组成部分的功能,视觉和听觉的形成过程。晶状体的变化是影响视力的主要因素。近视的成因及预防是关键。
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一)图片、文字、三维动画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近视的成因及声音等的有机结合,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5分钟)使学生对眼球结构的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感知实现平面到立体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二)的清晰的转变,有效突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近视的矫正破重点和难点,课堂气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觉神经(3分钟)氛达到第二个高潮。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
1986年开始起草《教师法》,后经过八年酝酿、修改,于1993年10月31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1994年1月1日起施行。(二)立法宗旨
为了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建设具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我国教育史上第一部关于教师的专门法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资格和任用
第四章
培养和培训
第五章
考核
第六章
待遇
第七章
奖励
第八章
法律责任
第九章
附则(共9章43条)二、《教师法》目录预览第一章总则3三、教师的法律身份和法律地位(一)
教师的法律身份“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法》第3条)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施以影响,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三、教师的法律身份和法律地位(一)教师的法律身份4
(二)如何理解教师的法律身份教师有双重身份:(1)教师是普通公民;--教师的行为是个人行为
(2)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教师的行为是职务行为“专业人员”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或技能,经政府认定许可,从事某种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员。特点:“不可替代性”(二)如何理解教师的法律身份教师有双重身份:5
对教师这种“专业人员”的理解要注意两点:
A、教师这种专业人员与其他专业人员有所不同,对教师有特别的要求。
如:有教师资格、相应的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强、身体健康、长相端庄、没有明显的生理缺陷等。
B、教师这种专业人员不同于国家公务员。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又带有一定的公务员的性质。
首先,目前我国教师不是国家公务员。
其次,教师所履行的权利是公权,而不是私权。
对教师这种“专业人员”的理解要注意两点:6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师的权利
1、教育教学权(该法第7条第1项)
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它属于职权,是教师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是其他权利的基础四、教师的权利与义务(一)教师的权利7教育教学权的基本含义:
①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
②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
③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
教育教学权的基本含义:①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82、科学研究权(该法第7条第2项)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这是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的一项基本权利。其基本含义包括:
①教师在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有权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技术咨询等创造性劳动。有权将教育教学中的成功经验,或专业领域的研究成果等,撰写成学术论文,著书立说。
②参加有关的学术交流活动,以及参加依法成立的学术团体并在其兼任工作的权利。2、科学研究权(该法第7条第2项)享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9
3、管理学生权(该法第7条第3项)
享有“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这是教师所享有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权利。4、获取报酬待遇权(该法第7条第4项)
享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的权利;
这是宪法规定的公民有劳动权和劳动者有休息权的具体化。3、管理学生权(该法第7条第3项)享有“指导学生的学10
5、民主管理权(该法第7条第5项)
享有“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该法的这一规定是将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政治权利落到了实处。6、进修培训权(该法第7条第6项)
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三为主:在职为主;业余为主;自学为主。5、民主管理权(该法第7条第5项)享有“对学校11(二)教师的义务
教师特定义务的具体内容为:1、遵纪守法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1项)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义务,是教师职业对教师的起码要求,也是取得教师资格和学校决定是否聘任的首要条件。
为人师表的基本要求有:
①模范遵守社会公德;
②自觉规范言行举止;
③严于律己,作风正派;
④以身作则。(二)教师的义务
教师特定义务的具体内容为:112
2、教育教学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2项)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思想品德教育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3项)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2、教育教学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2项)13
4、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4项)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应注意几点:
A、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不能侮辱、歧视学生;
B、不能泄露学生的隐私;
隐私:指不愿公开或不愿告诉他人的个人私事。学生的隐私包括:通信隐私、日记隐私、表达隐私、个人缺陷隐私等。
C、不能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4、尊重、关心、爱护学生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4项)145、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5项)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包括三方面内容:
A、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
B、制止其他侵害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C、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自身水平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6项)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保护学生权益的义务(该法第8条第5项)制止有害15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师待遇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是工资待遇。一定的工资待遇体现一定的经济地位,进而影响着对这一职业的社会评价。
《教师法》第25条:“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新《义务教育法》第31条第2款:“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
五、提高教师的待遇问题(一)关于教师的工资待遇17(二)关于教师的其他待遇
A、教师津贴:教龄津贴、其他津贴;B、教师补贴:是一种地区性补贴;C、教师住房:优先、优惠、责任在政府;D、教师医疗:E、教师退休;(二)关于教师的其他待遇A、教师津贴:教龄津贴、其他津贴;18六、关于教师的权益保障
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途径或手段是进行教育法律救济。
教育法律救济的途径有:(一)私力救济(不合适);(二)公助救济;包括:
1、集体谈判;
2、教师申诉制度;
3、教育行政复议;
4、信访制度;
5、人民调解。
(三)公力救济的具体方式:教育行政诉讼
六、关于教师的权益保障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其途19[案例]教师对学校的处理决定不服,怎么办丰某,2001年师范学院毕业后分配在某中学,任初一(二)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他不鼓励学生死记硬背,也不采取题海战术,而是重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综合素质,因而深受学生的喜爱。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