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行业发展与投融资报告(2016-2017)
第一篇:政策梳理
第二篇:行业数据
第三篇:行业竞争
第四篇:融资动向
内容摘要
第三篇“行业竞争”:针对商标和专利行业,分析其消费群体及议价能力、潜在进入者和地域分布、竞争者排名及主要竞争者特点,尤其对主要竞争者做了较为细致深入的情报收集和研究对比,分析了8个商标行业竞争者的“独特优势、企业战略、产品策略”,10个专利行业竞争者的“模式定位、人力资源、外联策略”,6个知识产权诉讼行业竞争者的“特色、律师团队、知识产权领域情况”。
(一)客户群体及议价能力
随着商标注册便利化改革扎实推进、新兴“互联网+”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崛起,全国企业商标品牌意识显著增强,商标申请注册量增长幅度较大,便捷度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至2016年底,商标有效注册量达1237.6万件[1];大部分商标代理机构均是规模较小的企业,且商标代理服务是一种标准化产品,同时向多个服务提供商询价和购买服务也经济可行。
据统计,2015年、2016年的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分别为287.6万和369.1万,而这两年委托代理机构递交的商标申请量占总申请量的96﹪和93﹪。可见委托代理机构递交商标的占绝大多数。[2]
(二)潜在进入者及地域分布
商标申请代理门槛较低,而我国知识产权代理机构早期的发展模式就是代理人在积累一定客户后就出去成立了一个新的代理机构;商标局的工作人员在积累了一定的人脉后,也可能会进入知识产权代理行业。此外,2012年底公布的《律师事务所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管理办法》,规定从2013年1月1日起取消对律师事务所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的限制性规定,明确律师事务所为商标法律服务主体之一。[3]
截至2016年底,在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备案的商标代理机构总数为26635家[4]。自2002年以来,中国商标代理机构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势头[5]。参见下图:
图182002-2016商标代理机构总数统计
注:2013年起从事商标代理业务的律师事务所纳入统计
目前两万多家代理机构遍布全国,但各地区商标代理机构数量存在较大差距,商标代理机构区域分布不均匀,截至2017年4月,商标代理机构数量较高的地域依次是:经济发展大省广东、极具商标申请地理优势的北京,其它沿海一带城市,如浙江、江苏、山东、上海、福建,中原腹地河南,西南重地四川。参见下表[6]:
表12商标代理机构地域分布情况
可见商标代理机构的地域分布与商标申请的地域分布基本一致,详见下图[7]:
图19全国各省份商标申请量地域分布图
(三)竞争者分析
根据IPRdaily2017年11月发布的全国商标代理机构申请量排名,可以发现,中细软以109765的申请量名列第一,榜单前十名大部分为“网络营销”和“互联网+电商”时期产生的机构,这表明“互联网+”对传统知识产权行业的升级改造及影响加快加剧,而“互联网+商标服务”也已成为商标代理行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模式。参见下表[8]:
表132017年1-10月全国商标代理机构前十五名单位:件
注:原排名为前100名,此次仅列举前15名;
根据商标代理行业内的各机构的背景和发展,可将其分为不同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电商模式,如知果果、快法务、汇桔网;互联网平台模式,如猪标局、权大师;互联网转型模式,如超凡、中细软、北标;跨界电商模式,如易名网;传统模式,如集佳。
以下,笔者将对排名中独具特色的八家代理机构分别从基本情况、独特优势、企业战略、产品策略维度进行分析。
1-中细软
①基本情况
②独特优势:极快申报效率,优质增值服务
中细软mis系统的上线,极大地提高了商标报件效率,助其推出“59分钟极速申报”特色服务。
③企业战略
推进全球化和专业化。国内在天津、洛阳、成都、深圳、福建、西安、雄安设立分公司,国外在圣地亚哥设立办事处,在芝加哥与美国ICAPOCEANTOMO进行战略合作;从面向中小企业提供知识产权,到与清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高等院校及研究机构开展长期项目合作,打造了专业化、规模化、国际化的知识产权服务旗舰机构,可见中细软的全球化及专业化战略在积极开展,后期发展潜力巨大。
④产品策略
注重商标业务细分,追求服务质量和速度。如商标极速注册业务、商标担保注册业务、国际商标注册业务、商标代理后续服务(商标驳回复审、商标变更、商标转让申请等)。
分行业推出商标产品套餐。顾客不仅可以按商标类别选择,还可以按照所处行业类别选择,一目了然,减轻客服沟通负担,加快业务完成。
2-猪八戒
猪八戒网是一个威客、众包服务网站,隶属于2006年成立的重庆猪八戒网络有限公司。截止2017年4月,八戒知识产权官网显示团队1000余人,服务用户数超188万人,累计成交超过50万件,累计代理量超过47万件[9]。
②独特优势:极强平台积累,专业发展迅猛
拥有11年服务众包平台的客户和口碑,中小微企业客户500万家,建立3000万件原创作品规模的数据库,累计实现交易额75亿元以上,一度成为中国最大服务众包平台。
整合竞争对手,加深专业化。2015年以4000万人民币战略投资知识产权社区思博网,将其专利电商平台“快智慧”与猪八戒网原有的“猪标局”整合升级为“八戒知识产权”。
线下扩张运营,与线上并行。目前在国内线下城市运营中心已达到14个,服务站558个,构建由点到面,由线上到线下的立体服务网络。[10][11]
产品呈现更清晰。除商标注册基础业务外,另设“初审障碍化解、异议他人商标、商标信息变更”的业务板块,不是将各项业务简单罗列,而是按一定逻辑汇总排序,减少顾客在浏览和搜索所需服务时的障碍,提供的服务项目一目了然。
3-权大师
成立于2015年,作为链接企业用户和代理人、代理机构的平台,约120位商标代理人,累计商标交易超2万件。
②独特优势:链接企业和代理人、代理机构的服务平台
成为知识产权行业的信息化平台,提供的智能化SaaS工具,记录知识产权全流程,并为过程中涉及到的各个环节和人员带来高效、便捷的用户体验。
④产品策略:“服务费”免费策略。
自助式商标注册仅收取官费,服务费0元。
随着风投资本的涌入和加持,以及行政审批权力的下放,会打破商标代理机构已有地域分布,促使更多新公司进入商标代理行业,届时也将不再受限于“互联网与传统平台”的模式竞争,及“人力成本及既有品牌”的优势竞争,而会是“互联网与传统技术”的效能竞争,及“制度和流程”的管理竞争。未来三年,商标代理行业会向更高效、更专业、更人性化和精细化方向发展,并愈加成为知识产权全产业链融合的一部分。
4-知果果
2014年3月成立,旨在直接打破信息不对称的格局,将所有信息透明化,在创立之初就确立了商标免费代理的模式,将传统知识产权的盈利点由前期“跑腿式”的简单代理服务,转变为通过后期的知识产权维护等专业事务服务来盈利。
②独特优势:互联网思维,以免费为入口,迅速占领市场。
相对其它友商,其员工数量较少,到2017年5月只有240多人,在短短三年,收获超20万用户,并于2016年挤进商标代理量排行榜第三的位置[12],可见其通过互联网+思维,用技术代替人工,提升效率,节约人工成本,为免除服务费做基础。
③产品策略
“免费”服务。推出个别免服务费业务,通过后期增值及个性化服务获取盈利。因有资本加持,知果果欲以低价营销策略占领市场份额,低价背后消耗的人工成本是否能在后期增值服务中予以抵消,实现高盈利能力,还待观望。
产品差异化。在商标代理服务上,知果果目前商标服务产品分类分级也较多,除商标注册外,有商标驳回复审、商标异议及其他商标服务。
5-超凡
超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始创于2002年,是大型综合性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截止目前,业务量超过32万件,为近10万家客户服务,专利业务覆盖IPC全类8大类,细分业务项目多达230种,中国拥有员工1500余人,全球分支机构20余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15家,服务机构合作200多个,全球多个国家或地区合作。根据超凡2016年年报显示,商标注册申请量63044件,增长率33%,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为40%,商标新申请业务量过去5年平均增长率为38%。
②独特优势:知识产权领域涉足广且深。
分为知识产权创造(咨询分析、专利检索、数据服务)、知识产权确权(专家团队、商标及专利系统)、知识产权保护(超成律师事务所、超凡研究院)、知识产权管理(商标信息管理系统、VCPARK区域创新管理系统、专利信息管理系统)、知识产权商业化(知识产权运营、交易、基金)。[13]
与同行相比,价格稍高,走品质化服务:相对于其它竞争者服务费免费或低价的策略,超凡商标注册价格为2100元/件,属于业内较高,与其专业化战略、品质化服务战略契合。
扩大营销网络:超凡股份正在不断扩张营销网络,2015年,其新设了苏州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华东市场)、南京超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华东市场)、超凡(天津)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华北市场)、成都超凡志成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未来将继续在全国30个城市织下一张营销大网,完成线上与线下的融合。
重视人才培养:超凡股份成立了超凡知识产权研究院,这个“智库”也在和高校联合申报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硕士的人才培养方案。2015年,超凡股份的专业代理人数已几近翻倍[15],2016年,其专利代理人及工程师新增200多人,共计400多人。[16]
互联网战略:超凡的互联网战略将会实行“三步走”战略,即自营业务的互联网化、打通全产业链、搭建第三方互联网平台,最终将这一平台开放给其他机构,不断探索合作共赢的商业模式,共同构建知识产权生态圈。
多个互联网产品齐发力:超凡在互联网平台同时推出多个强有力产品,包括超凡网(一站式知识产权电商平台)、万象云(专利信息收集及情报服务平台)、商标管家/飙局(商标检索监测数据分析报告)、一只蝉(知识产权在线交易平台)、VCPARK园区系统(知识产权一站式托管平台)
直接展现商标检索分析能力:超凡的“飙局”主打商标检索监测、数据分析报告,为客户展示了全面到个体的商标申请情况,体现出对数据摘取、整合、统计和分析的专业能力。
6-汇桔网
成立于2013年,隶属于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创新创业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涵盖社交、搜索、商城、会员、资讯五大功能,并提供创新(知识产权综合服务,知商云,知识产权产业化,知识产权交易,共享创新服务)创业(工商财税法律服务,市场营销/商城,创新创业培训,人事招聘/团队组建,投融资)十项服务。公司以北京、上海、广州、重庆为中心,设立遍布华北、华东、华南、西部等地区的50余个分支机构。
②独特优势:知商圈构建者
提出“知商”概念,构建“知商圈”,协助企业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掌握自己的定价权,吸引高等院校加盟。
未来三年,汇桔网在粤民投融资及股东资源支持下,将成为中新广州知识城知识产权综合试点区核心知识产权平台企业,在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乙方双创基地与集团运营总部,建设集双创、科普与知识产权交易大会会址为一体的知商谷国际知识产权产业园区基地。
低价策略,商标注册业务服务费最低301元。
7-快法务
隶属于2014年3月成立的北京快又好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截止2017年4月,官网显示拥有10万以上创业企业注册会员,5万以上活跃付费会员,3万以上共享服务者,13大城市的全面开拓服务。
②独特优势: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创业服务的集成
自己研发系统,让产品的服务流程标准化和可视化。创业者在平台支付完毕,享受每个节点可追踪的服务,服务结束进行评价,评价完成之后,钱才会支付给律师,如果这个过程中的服务体验不佳,快法务会全额退款给用户。此外,平台还会提供服务保障险,快法务和太平洋保险公司,最高对用户可提供20万赔偿保险金。[17]
在其他竞品做自营时,用共享的模式去做一站式法律服务平台。其定位是把服务质量整合控制起来的一个平台。服务需要专业度,需要专业的人,链条长且深入。
④产品策略:产品的丰富度上有竞争优势。
8-集佳
②独特优势:专业化与全球化。
为200余家企业担任知识产权顾问,提供咨询服务;重视行业研究,担任10余个行业协会的知识产权顾问;积极参与多个国际知识产权协会的活动,是诸多国际组织会员;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律师事务所、科研机构保持着良好的业务合作关系。此外,集佳国际商标团队由出口业务部、进口业务部、日本部三个部门组成,涉外商标代理人经验丰富,均具有中国律师资格或法律学位,并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集佳的出口商标业务在中国知识产权界名列前茅,不仅协助数千家中国企业在170多个国家地区进行商标注册,还代理了诸多涉外高端诉讼案件,在业务深度和广度上具有较强竞争力。
2015年的国内专利申请量为246.2万件[19],同年专利申请代理量为164.4万件[20],约占总申请量的67﹪。可见通过代理机构递交的专利申请量超过总申请量的半数。
2016年国内专利申请量为320万件[21]。截止2016年12月,国内有效发明专利达到110.3万件[22],首次突破100万件,我国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百万件的国家。我国国内(不含港澳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8.0件,较“十二五”期末提高1.7件。此外,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到,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目标为12件,可见发明专利申请量会继续提高,为专利申请和运营打下坚实基础。[23]
相对商标代理行业,专利代理行业门槛较高,积累具备技术知识、法律专业知识、流利外语与专业素养的专业人才,对公司顺利进入行业、市场后期拓展、创建品牌优势、拓展国际业务至关重要。
近年来,我国专利代理机构和律师事务所数量不断增长。截至2016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已审批设立1511家专利代理机构,其中2016年新设269家,是上一年新增机构的150%。执业专利代理人1.4万人,并且近两年以每年2000余人的增幅稳步增长。[24]
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代理总量可谓专利代理机构最主要“业绩”,据统计,近五年及2016年都进入专利代理总量前十名的机构有6家: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广州专利代理有限公司、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具体参见下表[26]:
表15近五年、2016专利代理前十机构
注:按各代理所代理专利数量的数据分析,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
PCT代理量是代理机构涉外市场能力的直观体现,据统计,近五年及2016年都进入涉外专利代理总量前十名的机构有8家: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简称“贸促”)、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简称“港专”)、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简称“上专”)、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参见下表。[27]
表16近五年、2016年涉外专利代理前十机构
注:PCT专利数量是指进中国的PCT数量
综合以上专利代理机构的排名情况,笔者选取了近五年专利代理总量及涉外专利代理总量各前五机构,共十家机构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1.集佳
2.科亿
3.南京纵横
4.南京苏高
5.安徽华信
6.港专
7.贸促
8.永新
9.上专
10.柳沈
下表为这十家专利代理机构基本情况:
表17十家专利代理机构基本情况
据统计,这十家专利代理机构的专利申请情况,参见下表[28]:
表18十家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申请情况
注:累计申请总量数据截止到2017年4月。
根据以上两表,分析这十家机构的专利申请数据:
●从人力资源看,港专、贸促、柳沈、集佳都有200人左右的专利代理人;除平台模式的科亿外,都集聚10-20年执业经验的元老级专利代理人,港专、贸促、上专和柳沈的元老级专利代理人甚至达到50人左右。
●从外联策略上看,传统代理机构不同程度地通过以下方式,树立口碑,扩大影响力:参与知识产权或其他行业协会,自身或由代理人担任协会成员、会员、顾问;携手政府部门主办或协办知识产权活动;组织跨国、企业、高校间的各种形式交流及合作,如学术研讨、书籍编纂、解决争端、工作培训、主题演讲;通过代理知名诉讼案件,入选知名行业杂志/协会或政府部门评定的年度典型案例、知名专利/知识产权机构;官网介绍代理人、合伙人、律师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业务领域、协会身份、工作语言等。
此外,其它模式如:
◆O2O商业模式
O2O就是线上交易、线下体验消费的商务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场景:一是线上到线下,用户在线上购买或预订服务,再到线下商户实地享受服务,目前这种类型比较多;二是线下到线上,用户通过线下实体店体验并选好商品,然后通过线上下单来购买商品。
如快智慧,涉及线上部分很少,更多是将工作放在线下,致力于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线下服务标准化的梳理、用户体验的提升、服务质量的提高上面。
◆免费商业模式
所以,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采取的部分服务免费+增值服务收费的这一模式。用免费的方式来吸引流量,用提供增值、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获取收入。而这也是互联网+知识产权代理行业威胁传统知识产权代理行业的重要杀手锏,如知果果。
◆工具+社群+商业模式
这种模式是指企业通过提供免费的工具,集聚目标用户,进而为其提供更长的产业链服务。例如佰腾、快智慧。
由于知识产权数量的增加、权利人权利意识的增强,维权行动的加大等原因,中国知识产权纠纷案件一直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相比其他民事案件,知识产权案件具有自身特点,如诉讼主体广泛、诉讼法律关系复杂,在知识产权诉讼中,知识产权权利人、权利受让人、被许可人以及其他利害关系人都有可能成为诉讼主体。而又因为知识产权案件专业性技术性强、取证和举证困难的特点,知识产权诉讼案件客户的议价能力较低,而根据案件的情况、律师的能力和收费方式,客户有一定幅度的价格选择范围。以下简单介绍知识产权律师对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存在以下五种主要的收费模式[30]:
▼定额型
委托人支付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律师费等所有费用,律师费的数额是确定的,案件胜负与律师费没有联系。适合有一定知名度的中上律师,是否接洽该案对律师来说具有较大选择权,收费数额比较高,这类案件数量不多,个案比较明显,且案件对客户较重要。
▼定额+提成型
▼半风险型
委托人支付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办案费用,先约定基本律师费但暂不支付,案件胜诉获得赔偿后,从赔偿额中先支付基本律师费,并按一定的比例另外支付提成律师费。适合知识产权中商标、专利案件,且为个案或小批量案件,律师对商标侵权或专利侵权进行基本判断,胜诉可能性大于50%的案件,提成比例通常会达到20-40%之间。
▼全风险型
▼总经销型
(二)国内外律所概况
美国:有接近4万人的专利律师和专利代理人(专利律师同样具有专利代理人资格),而大大小小的专利代理机构却有2万多家。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的资料,截止2015年5月16日,美国有10795名有效的专利代理人和32355名有效的专利律师,总计43150名。[31]
亚太:据“TheLawyer”杂志发布的《2016亚太150强:1大市场正在放缓》报告指出,波动性、竞争性、整合性是2015年亚太区本地律所争夺业务和人才的状况特点。其中,2015年度TOP100律所的律师总人数为38967,与2014年的40208人相比,下降了3.1%—。2015年中国经济放缓、东南亚市场波动、澳大利亚采矿业低迷、一些老牌律所把重点从扩大律所规模转向律所一体化,也是影响员工人数增长的重要因素。亚洲律所发展越来越成熟的另一标志就是:扩张方向跨越国界,并为国内重要客户的全球事务提供服务。Top100中的许多律所都新设立了办公室,尤其是总部设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一些北亚的律所,有些还在香港设立办事处,或在东南亚地区争夺位置。[32]
国内:截止2016年,我国律师队伍已超过30万人,注册律师事务所超过2.5万家。律师服务领域由传统的诉讼事务为主发展到诉讼、非诉讼事务并重,由国内业务为主发展到国内、涉外业务并举。律师人数、律师事务所家数、行业创收、办案量的增量和增速均列世界各国前列,并且仍处于快速增长期。[33]
知识产权诉讼及非诉讼律所排名
根据著名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andPartners)发布的《2017亚太法律指南》,(2017Asia-PacificGuide),2017年有17家律师事务所进入知识产权诉讼领域律所排名,有16家进入知识产权非诉讼领域律所排名,其中,有五家律所双榜有名,它们是:金杜律师事务所、中伦律师事务所、铸成律师事务所、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集佳律师事务所。参见下表[34]:
表192017钱伯斯排名:中国律所排名
创收破亿律所名单
据统计,已公布2016年破亿创收的律所中,除了中伦、汇业和君合外,创收增长率都高于35%,盈科、虹桥正瀚、炜衡去年创收增幅率超过或接近60%,炜衡上海所和汇业上海所跻身律界“亿元俱乐部”。参见下表[35]:
表202016年创收破亿的律所名单
综合以上知识产权律所的排名情况,笔者选取了六家律所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围绕基本情况、办公地点及特色、律师团队、知识产权领域(部分合伙人简介、案例、客户)几个维度进行分析。
1-方达律师事务所
1993年创立,中国最早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作为在商业领域被认可的处于领先地位的中国律师事务所,拥有与在纽约、伦敦和香港领先的国际律师事务所合作的丰富经验,并被一致认为是在各种跨国交易中最有能力的中国法律顾问之一。
②办公地点和特色
在上海、北京、深圳和香港设有办公室。北京执业团队在并购、私人股本投资和资本市场交易方面具有很强的实力。上海办公室在高端交易领域占有绝对优势的市场份额。深圳办公室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服务范围覆盖珠江三角洲及中国的其他南方省份。
③律师团队
④知识产权领域(部分合伙人简介、案例、客户)
胡斌,复旦大学法学院硕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系学士,中国执业律师。执业领域专注于争议解决,特别是在知识产权、反垄断、商业交易、合规及劳动法方面的诉讼和仲裁。服务客户包括拜耳、罗氏、赛诺非、阿斯利康、百特、朗盛、联合利华、美国微芯科技、德州仪器、丹纳赫、中芯国际、华硕、西门子、日本电气株式会社、英格索兰、奇虎360、沃乐玛、特雷克斯、淡马锡、迪士尼、上海纽约大学等。代表案例之一,美国交互数字公司与华为公司之间关于标准必要专利反垄断及专利许可民事诉讼一案,曾被最高人民法院选入年度“中国十大知识产权案件”。
李春,上海财经大学法律金融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复旦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执业律师。执业领域是争议解决,包括公司、金融、知识产权、民事侵权、劳动等方面的诉讼和仲裁,同时专长于处理破产和清算法律事务。代表案例之一是审理中国光大控股与东方明珠股份公司的中外合作纠纷案。
2-金杜律师事务所
1993年创立,中国最早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被广泛认为是全球最具创新力的律所之一,能够提供与众不同的商业化思维和客户体验。
拥有2000多名律师,分布于全球26个城市,借助统一的全球平台,协助客户了解当地的挑战,应对地域性复杂形势,提供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解决方案。金杜拥有高度国际化和专业化的律师团队,其中绝大多数毕业于国内外著名大学法学院,众多合伙人及律师具有在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德国、法国、日本及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执业和工作的经历,拥有丰富的跨国法律服务经验。海外学习、工作的背景和长期为各类国外客户提供法律服务的经历使金杜律师具备了熟练运用多种外语工作的能力。中文、英语是金杜的基本工作语言,部分律师亦可使用德语、法语、日语、韩语等进行工作。
代理众多世界领先的科技与医药公司,代理范围涵盖知识产权法的所有领域,就知识产权策略、进入新市场、权利获取、降低风险到权利保护所需的诉讼事务等方面提供全套的法律服务。
陈文平,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药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后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获得生物药物专业理学硕士学位。中国专利代理人资格,中国律师资格。主要从事化学领域的专利代理业务。曾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担任专利代理人。
孟凡宏,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分别获得理学学士和硕士学位,后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硕士学位。中国律师资格,中国专利代理人资格。执业领域为医药生物技术和化学领域的专利代理。曾就职于全球知名软饮公司,担任亚太区资深知识产权法律总监和国内一家大型知识产权机构的代理人。
3-立方律师事务所
成立于2002年,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策略性的知识产权及公司商事法律服务。
②办公地点
立方总部位于北京,并在广州、武汉和首尔设立了分支机构。
现有员工150余人,工作语言包括中文、英文、日文和韩文。20多名合伙人大多毕业于国内外一流法学院,具有中央政府、法院工作背景或海外工作经历。此外,还有30多位拥有良好法律专业背景和丰富实践经验的执业律师,30多位精专不同技术领域的专利代理人和专利工程师(超过15人兼具律师和专利代理人双重资质),以及近20位商标代理人。
谢冠斌,北京大学经济法法学博士,武汉大学知识产权法法学硕士,武汉大学经济法法学学士,中国律师执业资格,中国商标代理人资格。业务领域为知识产权纠纷、反垄断与竞争法、高科技公司法律顾问等。在科技产业领域,先后为微软、IBM、亨氏食品、趋势科技、爱普生、雅马哈、三星、美的集团等许多跨国公司提供常年法律服务。代表案例,曾成功使“国美”商标获得驰名商标司法认定,代表国内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成功索回PICC域名,代表达能公司处理“娃哈哈”商标争议。
蔡晖,中国人民大学民商法硕士学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学士,中国律师执业资格,中国法官资格。自1991年起就职于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曾从事兼职律师工作;1997年至2002年在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三庭继续担任法官;2003年专职从事律师业务,目前为立方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代表案例,如2015年代理中国联通北京分公司与某公司代理合同纠纷再审案,在原一、二审均败诉的情况下,通过再审完全改判并执行回转;如2014年代理中煤能源集团与唐山国贸投资公司港口作业纠纷案,涉案金额6千万元。
黄雅君,西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长江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中国律师执业资格。曾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商标局通达商标服务中心、审查二处、案件指导处、监督管理处工作达八年。2001年创办北京联合佳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任总经理。2014年加入立方律师事务所,担任合伙人。先后为(德国)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日本株式会社TBK、意大利莫依父子公司、英国克里丝蒂公司、宝姿国际集团公司、法国雅高酒店管理集团、中国奥委会、博鳌亚洲论坛、国家旅游局等众多跨国公司及国内外著名厂商提供常年法律服务,代理这些企业有关确权以及维权的各类重要商标知识产权业务。
4-华诚律师事务所
成立于1999年6月,系由原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下属长城律师事务所多位资深律师共同发起创建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承继了原长城律师事务所多年涉外法律服务经验,注重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在处理国际性法律事务方面具备独特的能力和丰富的经验,和国际律师界有着广泛的接触,并保持着密切而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构成了国际化的法律服务体系。
在北京、上海、深圳、长沙等地汇聚了活跃于公司、金融、证券、航空、房地产和建设工程、国际业务、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知识产权、旅游和酒店管理等各专业领域优秀律师。
③知识产权领域(部分合伙人简介、案例、客户)
知识产权法律服务是华城所优势业务之一,华城为此特别设立了自己的知识产权代理公司,由专业律师、专利代理人、商标代理人共同组成的知识产权专业团队,提供的法律服务范围涵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反不正当竞争、特许经营、影视音像、网络维权等诸多领域。
张宇锋,黑龙江大学法学学士,中国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北京大学高级工商管理,美国FORDHAM大学国际金融硕士,律师资格、经济师资格。1989年至1991年中纪委驻卫生部纪检组,1991年至1993年中国华联房地产公司,1993年至1995年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1995年至1998年长城律师事务所,1998年至今北京市华城律师事务所主任。业务领域:公司、银行、证券、信托、融资租赁、房地产和建设工程、国际业务、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知识产权、诉讼与仲裁。
5-中伦律师事务所
创立于1993年,中国最早的合伙制律师事务所之一,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主要涉及21个业务领域,超过1200名专业人员。
总部位于北京,目前在上海、深圳、广州、武汉、成都、重庆、青岛、杭州、东京、香港、伦敦、纽约、洛杉矶及旧金山15个城市约设有办公室。
中伦拥有一批既有丰富经验,又有深厚理论基础的律师,超过260名合伙人,大多毕业于国内外著名法学院,不少合伙人在国际著名律师行工作多年。
岑兆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博士,中山大学法学硕士,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学士,中山大学文学学士。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曾为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展达律师事务所律师、曾任职广州海关。专业领域为反垄断与竞争法,知识产权,诉讼仲裁,信息技术、电信、传媒与娱乐。曾代表原告在锐邦涌和诉强生医疗器械纵向垄断协议纠纷案中获得终审胜诉,该案是我国反垄断法实施后第一起纵向垄断协议案件,也是第一起原告终审胜诉的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被评为“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十大知识产权案例”以及“商法2013年度最佳交易”。
6-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
2016年11月,中国知识产权业内两家实力劲所——万慧达与北翔合并成立“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旗下包括万慧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及分公司)、万慧达律师事务所(及分所)以及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及分公司)。
北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业务覆盖专利、商标、著作权和反不正当竞争等各类知识产权法律服务,其技术领域包括化学、生物技术、医药、冶金、化工、机械、电子、通讯、半导体、计算机软硬件、网络等诸多方面。北翔拥有百余人的工作团队,总部设在北京,同时在深圳和美国硅谷设有分支机构。凭借高水准的服务,北翔在疑难、复杂专利申请或专利诉讼案件的处理方面积累了良好的业界声誉。在国际专业媒体中国区知识产权业务排名中,北翔多次榜上有名。
万慧达北翔知识产权集团的办公机构覆盖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宁波、苏州、厦门、昆明、深圳、香港等多个城市,以及美国和欧洲;集团专业团队规模达到500余人,其中核心专家20余人。
强劲的专家阵容:
白刚,万慧达北翔集团高级合伙人,万慧达首席合伙人,1992年开始知识产权专业生涯,1999年创办万慧达公司。办理或指导办理了大量的、各种类型的知识产权案件,并在知识产权确权和行政保护案件的处理方面彰显出非同一般的雄厚实力,其经办的诸多高难、复杂案件在业内和舆论界引起巨大的反响,白刚本人及有关案件也多次成为媒体报道的焦点。
黄晖,万慧达北翔集团高级合伙人,万慧达高级合伙人,商标法博士,1990年毕业于外交学院,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工作十二年。其间,留学法国斯特拉斯堡第三大学国际工业产权研究中心(CEIPI),获国际工业产权研究文凭。后师从中国社会科学院郑成思教授,从事商标法等知识产权的专业研究,并取得法学博士学位。2002年,加盟万慧达公司,成为公司的高级合伙人。2014-2015年,曾任国际商标协会中国商标事务委员会主席。曾参与国家商标战略的制定,为中国知识产权事业的纲领性文件贡献过智慧和力量。此外,还作为专家参与过商标法多个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或修改工作。
任海燕,万慧达北翔集团高级合伙人,万慧达高级合伙人,毕业于外交学院。1997年,任海燕赴美国华盛顿特区的律师事务所见习一年,其间主要从事民、商事案件及知识产权案件的处理,对于欧美知识产权法律事务的办理流程非常熟悉。1994年开始从事知识产权代理工作;随后参与了万慧达公司的创立,系最早期的万慧达合伙人之一。
其它还有资深知识产权律师苏和秦先生、朱志刚先生、资深知识产权和公司法律事务人士姚红军先生、资深专利人士李森先生、段晓玲女士、唐铁军女士、知识产权专家袁真富先生、欧盟商会知识产权工作小组联席主席康保罗先生等,以及来自北翔方面的资深专利人士姜建成先生、钟守期先生、张广育先生、郑建晖女士、资深商标法律人士高翔先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