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什么要立法反外国制裁?会产生哪些威慑作用?国际法法律制裁法

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该法共十六条逾1200字,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是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中国为什么要立法反外国制裁?立法的依据有哪些?又会产生哪些威慑作用?CCTV1《焦点访谈》节目、《光明日报》等就此专门采访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专家霍政欣教授。霍政欣教授通过该法制定的背景、国际实践、主要特点和重要意义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点击观看完整视频

【CCTV1-焦点访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正式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正式施行

霍政欣:以其之道还治其身

6月10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专家普遍认为,此法有助于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有助于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为我国稳步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出台这部法律,符合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

霍政欣表示,这部法律的立法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合法权益,是为了捍卫国际法上的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以,这部法律与西方制裁我国的法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在国际法上具有正当性。

出台这部法律,同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一致

霍政欣说,包括美国、俄罗斯和欧盟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已制定形式各异但内容相近的“阻断立法”,对他国不友好、歧视性措施进行反制。中方出台此法,与国际上的通行做法一致,借鉴了欧盟等立法经验,也结合中国时代特点和现实需求,提出了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明确目标。

霍政欣说,美西方一些国家随便拿一条国内法当借口,就对其他国家实行‘长臂管辖’。为应对随时伸过来的‘长臂’,我们更要充实和丰富自己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

出台这部法律,有助于更好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有两句老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中国实施反外国制裁法突出的是‘反制’而不是关门拒客。可以肯定,中国将一如既往欢迎外商投资,拥抱经济全球化,同各方实现互利共赢。”霍政欣表示。

为我国依法反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就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反外国制裁法访中国政法大学教授霍政欣

记者刘华东

《光明日报》2021年06月12日02版

6月1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反外国制裁法。作为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的重要法律工具,这部法律的制定有何背景,亮点和特点是什么,对我国依法实施反制有何意义?本报记者专访了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霍政欣。

记者:您认为反外国制裁法出台的背景是什么?这部法律的通过施行有何必然性?

霍政欣:近年来,美国回归零和博弈的地缘竞争思维,将中国视为最主要的战略竞争者,动用国家力量全方位遏制和打压中国,愈加频繁地以所谓法律手段制裁中国,侵害我主权、干涉我内政、压制我发展。拜登政府执政以来,一方面延续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和思维,另一方面拉拢其盟友,试图通过和盟友一致的步调,加大对华压制力度。近来,美国等一些国家和组织陆续因涉疆或涉港问题,依据其本国法律,对我国有关的国家机关、组织和国家工作人员以及一些实体机构实施所谓“制裁”。

6月9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2021年美国创新和竞争法案》,该法案充斥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打着“创新和竞争”旗号,以所谓的法律手段,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因此,中国面临的外部挑战和压力持续增大。在此外部环境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反外国制裁法,为我国实施反制措施提供法治保障和支撑,十分必要。

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党中央明确提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今年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也强调要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推动形成系统完备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反外国制裁法的制定施行,可谓刻不容缓、势在必行。

记者:反外国制裁法有何亮点,如何为我国依法反制外国歧视性措施提供有力法治支撑?

霍政欣:第一,这部法律开明宗义地指出了本法的立法性质、目的和宗旨。从性质上讲,这部法律是为了反制裁,本质上属于反制,是运用法治手段,理性、文明地维护国家主权;从目的上讲,这部法律是为了维护我国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从宗旨上讲,这部法律是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等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原则,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第二,这部法律为我国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今后实施反制措施,提供了国家立法的有力支撑和充分保障。在本法出台之前,我国已经积累了一些反制裁实践,比如,外交部多次宣布对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肆意侵害我国利益的官员和个人实施制裁;商务部制定了《不可靠实体清单规定》《阻断外国法律与措施不当域外适用办法》。不过我国之前的反制基本上停留在运用行政手段的层面,从法治体系上讲,还缺少一部综合性的国家法律提供支撑。

从其他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不少国家为了维护本国利益,反对外国不当制裁,已经制定了相应的反制裁法,如俄罗斯在2018年制定了《关于针对美国和其他国家不友好行为的反制裁法》,为俄罗斯政府实施反制裁措施提供了法律依据。欧盟、加拿大、墨西哥等也曾针对美国的单边制裁制定了《阻断法》。

全国人大常委会一方面总结了我国的反制实践,另一方面也借鉴了国外有关立法,在此基础上出台反外国制裁法,这标志着我国综合运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等手段维护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也标志着我国在构建攻防兼备、体系完备的涉外法治体系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记者:反外国制裁法的制定出台,对我国依法反制意味着什么,有何积极意义?

霍政欣:本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国家立法权,通过立法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这是国家主权的应有之义。

反制性:中国有句古话,“来而不往非礼也”;还有句话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美国等西方国家非法制裁我在先,我反制在后,可谓有理有利有节,符合国际法原则。

必要性:在当今世界,国家维护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需要以法治手段,运用法律武器展开。在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频繁以其国内法为依据,干涉我国内政,制裁我实体和个人的背景下,我国出台反外国制裁法,是运用法治方式维护国家利益的必然要求,是现代法治国家展开对外斗争的最佳方式。

正当性:首先,西方国家以其国内法为依据制裁我国,在国际法上不具正当性,这些国家以涉疆、涉港、涉台或涉藏等中国主权范围内的事项为由,制裁我国实体与个人,违反国际法关于国家主权平等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具有明显的非法性;这次我国制定反外国制裁法,在性质上属于反制。此外,这部立法在目的上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为了捍卫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和主权平等原则,是为了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所以,我们的这部立法与西方制裁我国的法律形成鲜明对比,前者在国际法上具有正当性。

最后,需要指出,本法是为了反制外国所谓“制裁”,是为了维护国际法治;同时,近年来我国颁布的涉外法律法规,包括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等表明我国扩大开放的决心不变,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外交政策未变,拥抱经济全球化的立场未变。未来,我国将注重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维护国家权益和解决发展中的问题,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和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所以,中国的法治环境会不断改善,对外开放的大门也会越来越敞开。

THE END
1.法治之光百条法律指南百年来,这些法律被用来保护弱势群体,防止滥用职权,对抗腐败。它们确保了每个公民都能享有平等的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这不仅是一种制度保障,更是一种道德责任,是我们作为文明国家成员应承担的一份责任。 四、国际合作中的协调作用 在全球化的大潮中,这些法律也需要适应新的挑战,比如如何处理跨国公司的问题,以及如何处理https://www.1lhyh3ij.cn/ke-yan-jin-zhan/396419.html
2.百条法律法规精粹揭秘国法典的智慧与力量国际交流合作与借鉴 随着全球化趋势不断深入,在国际上推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内容开展更紧密合作,不断吸收其他国家在这方面取得经验,为进一步完善国内外百条主要法律文件提供新的灵感来源,有利于我们继续前行在这一领域。https://www.gntpr.com/xue-shu-huo-dong/78883.html
3.解读百条深度剖析中国法律法规的精髓摘要: 解读百条:深度剖析中国法律法规的精髓 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法律法规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重要工具。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其法律体系复杂而完备,其中100条法律法规尤其值得关注,因为它们涵盖了各个领域,影响着每个人的日常https://www.f3kg3td6j.cn/jun-lei-zhi-shi/450378.html
4.宪法在我国的地位是什么样的?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宪法的作用主要有哪些? 宪法的地位 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保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长治久安的法律基础,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律保证。 1、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https://henan.china.com/falv/2023/0314/2530374897.html
5.常用法律法规知识问答17、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多少岁的人? 答:未满16周岁的人。 《义务教育法》 18、父母不让子女上学违反了什么法律? 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19、受教育者也就是学生应当履行的哪些义务? 答:(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http://www.ruili.gov.cn/jrrl/yfzs/content-164-149-1.html
6.基准地价有哪些作用?基准地价有哪些作用? 1.显示中国城镇土地在已有利用过程中所能产生的各类经济收益,同时也按价格标准显示城市土地质量的优劣程度。 2.为各级政府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时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土地使用权在土地使用者之间转让时提供参考依据。 3.各地价区段及不同用途的基准地价水平,也对国家加强土地市场的管理、实现土https://www.64365.com/zs/1209595.aspx
7.法理学在何种意义上有助于部门法学?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教师发展最后,法理学与部门法学之间应该维持一定的距离感。虽然法理学对部门法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法理学发挥作用应该是有限度的。 探讨法律主要有三个层级:第一是法的本质的问题,这应该法理学研究和关注的问题,第二是立法的层级,第三是法的解释和适用的问题,部门法应该涉及到第二和第三层级。 https://www.ilawpress.com/material/detail/161358635660747776
8.国防教育全民国防教育有关知识集锦21、国防教育法是根据什么法律制定的? 国防法与教育法。 22、“国防教育”一词,在我国最早是谁、在他的哪一篇著作中提出的? 孙中山;《建国方略》。 23、为什么说中国有着悠久的国防历史? 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夏、商、周至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国防形成和发展的时期,我国的国防不仅有明确的领土和财产等防卫https://www.hnswtzb.org/content/646656/90/12129120.html
9.第七届“绿色杯”环保知识竞赛题库3、人们放置生活垃圾的场所不能随便选择,也不能说不用就不用,生活垃圾的处理须按法律规定进行。(对) 4、“六·五”环境日只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纪念日。(错) 5、我国绿色食品标志是由太阳、叶片和蓓蕾三部分组成。(对)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https://zhxy.ynau.edu.cn/info/1047/1572.htm
10.明氏家族电诈头目将受到什么制裁?缅北电诈集团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的犯罪活动,中国警方持续高压打击,但公开通缉在境外电诈头目并不多见。那么,目前打击境外电诈有哪些难点?中国警方直接通缉在境外犯罪分子有哪些法律依据?这些犯罪分子在境外罪行是否适用我国法律,移交我方后将受到哪些制裁?澎湃新闻邀请多位法律人士进行解读。 http://news.hnr.cn/shxw/article/1/1725341471754637313
11.中国司法解释的地位与功能作出解释的数量和在社会生活中所起作用看,司法解释数量众多,干预社会直接,显得更加重要。 第三、依据现行司法体制,中国目前有权作出司法解释的主 体有两个: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由它们分别行使审判业务和检察业务的司法解释权。由于审判业务涉及法律的范围和对法律解释的需求远远大于检察业务,考虑到国际法律http://www.iolaw.org.cn/global/en/new.aspx?id=3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