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还没有几次和智能客服周旋的经历呢?随着智能客服的普及,这样的场景愈发常见。
据央视财经报道,2020年使用“智能客服”的注册企业是2018年的两倍,收费在几百元到上万元的区间,比起人工客服要便宜一大截。
腾讯客服运营总监杨金在接受光明网采访时表示:“腾讯客户用户中,75%的用户问题能依靠智能客服直接解决。”
欢迎接通智能客服,为您在线添堵。它们有绝对的耐心,不论你的诉求多么紧急、情绪多么失控,都会礼貌地一遍遍询与你“沟通”。就算被堵到拳头硬了,也是拳头遇棉花,卸劲儿。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智能客服都采用Q&A对问答系统,在“识别”“检索”“回答”的过程中,很难充分理解上下文,换个问法也可能直接懵了。网友描述智能客服的沟通状态就是:“听懂了,但没完全听懂”。
如果你想要重拾传统,直接和人工客服沟通,不好意思,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需要通过智能客服转接真人,过程之绝望,说起来都是泪。
智能客服——当代无效沟通的代表、糊弄学集大成者——绝不会让你轻易过关。
一
现代人从来没这么渴望过“人”和“人”的交流。无数人在互联网上发帖找攻略,宛若寻宝,宝贝就是那个亲切的“人工客服”。
张瑜就曾在网上做过攻略,她的办法是在智能客服说:“人工客服坐席忙,请说出您的诉求”后,回复“投诉”就能马上直达人工客服。
此前,梁智就曾因为无聊找过苏宁人工客服聊天,煞有其事地指导了国足的未来十年规划,世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现在他觉得报应来了。
张瑜的爸爸就是如此,和她通过攻略攻克客服难题不同,在智能客服上经历了一次21世纪的“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之后他选择拥抱营业厅,宁可线下亲自跑一趟,也不和智能客服玩弯弯绕。
据《数字化背景下客户服务便利度消费调查报告》显示,52.9%想要转人工,62%平台需要2次以上转接才能触达人工客服。81%的人工客服需要一次或多次输入“人工”或“转人工”字样才能转接。在黑猫投诉上,关于“智能客服”的投诉有9146条。
人工难等,这一点上,苹果的战术别出心裁。苹果等待客服期间,以音乐安抚客户的焦虑(转移注意力),用户甚至可以从“流行”、“古典”等多种风格中做选择。
如果要给智能客服挑一首主打歌,这里强烈推荐一首《洋葱》:如果你愿意一层一层一层地剥开我的心,你会鼻酸,你会流泪。
二
智能客服不智能,人工客服等半天,已经足够让人难受。更绝望的是,现实让你怀疑:这人工客服,到底存不存在?
从9月2号开始,李仕的王者荣耀简直没法玩了。不知怎么怀疑他是未成年,每天五六次要求人脸识别。已经奔三的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以一种别样的方式梦回青春期了。
最过分的一次,游戏过半,李仕切出去回个消息,再回来就看到窗口:“系统判断您当前账号可能是未成年人在使用,请配合完成人脸识别”。光速认证完后,那一局游戏已经进不去了,事后,他又因为挂机被扣了信誉积分。
这个被幸运青睐的群体喜大普奔,一度认为,不写下一篇数百字的攻略都对不起自己的锦鲤属性。在B站,“我接到了腾讯人工客服的活人”这样平平无奇的十来秒视频,播放近2万次。人工客服变成了一个都市传说,听说过,没遇到过。
三
智能客服的在线添堵技能,并不总是被动激活,有时候,它们甚至能主动出击。
当然,没有负面情绪且充满耐心,AI也许还会让一些人放下心防,倾诉苦恼。这不是个好主意,最终,你还是难逃被收集信息、标记信息的命运。
如果你有意愿,也可以选择用魔法打败魔法。
客服,本意是为客户服务;机器人代表智能、高效方便,但是两者合起来却变成添堵。看起来,智能客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文中李仕、贝塔、张瑜、梁智为化名)
参考资料
《天猫双11背后的技术力量:一场全球最大规模的AI总动员》雷锋网
《超半数消费者遭遇客服难题!江苏省消保委发布<数字化背景下客服服务便利度消费调查报告>》现代快报网
《央视315晚会曝光:声牙科技探针盒子窃取用户个人信息》央视财经